棄油棕、種椰子 印度南部農民為什麼不愛棕櫚油? | 環境資訊中心
環球360°

棄油棕、種椰子 印度南部農民為什麼不愛棕櫚油?

2021年04月29日
文:沙拉達·巴拉蘇布拉曼尼安(獨立環境記者)、簡西·塞繆爾(自由撰稿人)
儘管國家大力推動國內棕櫚油生產,但農民和消費者卻更傾向於椰子油。

來自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坦賈武爾地區(Thanjavur)的農民卡塔林加姆既種椰子,也種油棕。他的村子大多數農民已經停止種植油棕,因為他們發現種油棕在經濟上並不划算。圖片來源:Santhakumar Chakravarthy / 中外對話

55歲的傑雅拉克什米·帕拉尼亞潘(Jeyalakshmi Palaniappan)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的一個村莊種植了1.5英畝(約9畝)的油棕。但她發現種油棕在經濟上是行不通的。9年後,她把它們剷除。

現在,她在同村的另一塊土地上種椰子樹,這給她帶來了更好的回報。

來自這個邦另一個地區的79歲的退休教授烏瑟拉帕西·姆吐薩米(Uthirapathy Muthusamy)既種椰子也種油棕。雖然他對油棕的收入感到滿意,但2018年的氣旋「嘉雅」(Gaja)讓他失去了這兩種作物的大部分。他決定只種植椰子,因為椰子需要的養護更少,利潤卻更高。

與這兩位種植者一樣,越來越多的油棕種植者轉而種植椰子和其他作物。在印度政府正在推動增加在地棕櫚油生產的同時,國內椰子油和芥花油等其他傳統食用油的消費量也正在增加。與此同時,人們似乎越來越意識到與棕櫚油相關的環境成本和健康問題。

許多農民更喜歡種植椰子,因為椰子樹耗水量要少得多,而且可以在更廣泛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生長。

鑑於這些優勢,椰子油會部分取代棕櫚油嗎?

 

食用油

印度各個地區傳統上消費的都是當地生產的食用油。印度南部喀拉拉邦(Kerala)和泰米爾納德邦一些地區的人們更喜歡椰子油、芝麻油和花生油。20世紀90年代,當價格更為便宜的棕櫚油出現時,這種消費模式發生了變化。隨著這種高熱量食用油的供應量日益增加、價格越來越低、越來越容易買到,印度對高能量食品的胃口也越來越大。

根據植物油行業機構印度溶劑萃取商協會(the Solvent Extractors' Association of India)的數據,印度食用油消費量從2001-2002年的1013萬噸增加到2018-2019年的2275萬噸,增長了近125 %。與此同時,棕櫚油的消費量從294萬噸增加到959萬噸,增長了225%。2019-2020年,印度食用油進口支出達到100億美元,其中棕櫚油占了近一半

為了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印度政府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在國內大力推廣油棕種植。泰米爾納德邦從1993年開始推廣油棕種植。在邦和聯邦政府的資助下,棕農獲得了苗木、滴灌系統和化肥的全額補助,並且在等待油棕成熟的四年間政府還為棕農提供收入損失補助。

炒作與失望

在政府的大力推廣和財政支持下,許多農民開始種植油棕。然而,實際困難讓許多人感到不滿。


印度許多農民在獲得財政支持後,放棄水稻改種油棕,但隨著利潤的減少,他們又開始種回水稻。圖片來源:Santhakumar Chakravarthy / 中外對話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農民說,他所在地區的農業部門沒有為他們提供適當的培訓。「我們原以為它就像扇葉樹頭櫚一樣,根本不需要任何照料。我們不知道油棕需要這麼多的水、農資和維護,」他說。

國家油籽油棕使命行動」( National Mission on Oilseeds and Oil Palm,NMOOP)認為,油棕需要2500至4000公釐的均勻分佈的年降雨量。正如人類學者、森林權利研究者兼作家馬杜·拉姆納特(Madhu Ramnath)指出的那樣,16個油棕種植邦中沒有一個的降雨量符合油棕生長需求,種植者們因此不得不向更深的地方開採地下水。

在泰米爾納德邦推廣種植油棕時,被寄希望將油棕果串加工成棕櫚油的四家公司相繼退出,讓農民們陷入困境。由於這些公司沒有如期收購新鮮的油棕果串,而且據稱政府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農民們不滿情緒逐漸高漲。看到早期種植戶遇挫,泰米爾納德邦的許多後來加入的人便砍掉了他們的油棕,甚至那些長勢良好的。

後來,油棕收購工作被指定給了Godrej Agrovet有限公司,如今它在阿里雅盧爾縣(Ariyalur)的榨油廠承擔著整個泰米爾納德邦的棕櫚油壓榨工作。

農民卡塔林加姆·D(Kathalingam D.)說,他們的收入遠沒有達到之前宣傳的水準。此外,那個時候他們也沒有意識到政府每個月都會根據國際毛棕櫚油價格為棕櫚鮮果串定價。

更多維護

巴拉克里希南·K家(Balakrishnan K.)已經種了12年的油棕,對它充滿信心。「種植園越大,維護起來就越經濟;如果灌溉和養護都到位的話,每英畝的最低淨收入能有6萬盧比(相當於每畝850元人民幣)。」許多農民對此並不認可。

同時種植椰子和油棕的卡塔林加姆說:「與椰子相比,油棕需要更多的維護。」砍光了自家4英畝油棕的農民維斯瓦納坦·A(Viswanathan A.)說,由於需要進行維護,種植補助根本不夠。65歲的柯蘭賈瑪爾·安迦姆圖(Kolanjiammal Angamuthu)在種植不到一年後也砍掉了油棕,因為她的丈夫行動不便,他們無法自己照料這些樹木。

人類學者拉姆納特指出這裡面的性別問題。「油棕枝葉多刺,只有男人可以修剪,女人被邊緣化了,」 他說。尤其是正在推廣油棕的東北部地區,一個混合型農場整個家庭都投入耕作,這樣一家人整年都有飯吃。「但是油棕破壞了人們自給自足的方式,工作和報酬都在男人手裡。這樣一來,婦女在家庭決策中就被邊緣化了。」他說。

椰子還是油棕?

NMOOP的標準是每株油棕每天澆150到200升水。而印度椰子發展局(the Coconut Development Board)則要求每四天對每棵椰子樹澆水一次,每次澆45升,或者是每天10升。

2018年,印度水利部的一份新聞稿稱,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使用者,其地下水開採量約佔全球的25%,其中近90%用於灌溉。

泰米爾納德邦椰子生產公司的總裁塞爾瓦姆·S(Selvam. S)表示:「由於氣候變化導致降雨不穩定和乾旱頻繁,政府不應該再提倡用水密集的油棕。」

正在從事椰子農場開發和銷售的農民維斯瓦納坦說,如果種植椰子而非油棕,他的土地價值會翻一番,能夠為他帶來豐厚的利潤。


雖然一些改種椰子的農民說他們的利潤已經顯著提高,但也有人認為維護大型油棕種植園是划算的。圖片來源:Santhakumar Chakravarthy / 中外對話

他說:「農民只能把油棕果賣給榨油廠,不像椰子可以賣給任何商人。許多農民僱用當地勞工,自己榨椰子油,就像家庭作坊。」

一家椰子生產公司的總裁巴賈瓦提·NK(Bhagawathy NK)說,椰子的價格現在很好,但那些生產椰子油的人的收入通常會因為摻假而受損。一些商人在椰子油中摻入無色無味、價格便宜的棕櫚油,然後以更低的價格出售。他說:「純椰子油的價格最低為每升270盧比(約23元人民幣),但他們以200盧比的價格出售摻假油。」

一位退休的印度椰子發展局(Coconut Development Board)官員說,除了賣椰子,農民們還應該賣椰子花序汁(neera),一種從椰子花序中提取的營養飲料。他說:「從幾棵樹上採收花序汁不會影響椰子的產量,但會讓農民在椰子價格波動的情況下獲得有保障的收入。」

走向在地化

過去十年裡,消費者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選擇使用當地木製壓榨機生產的傳統冷榨油。隨著意識的提高,他們開始對當地種植的食物表現出偏好,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發生後。

發展組織可持續農業中心(Centre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的執行主任拉曼賈涅尤魯·GV(Ramanjaneyulu GV)說,「在地種植,在地食用」不僅僅關乎在地經濟, 「也關係到在地生態、在地資源和飲食習慣。在這裡種植和食用青花菜不是一件『在地』的事,你需要關註生態效率、地方經濟和健康食品。」

喀拉拉邦農業部門的官員也認為該邦棕櫚油產量已經下降。該邦出產的大部分棕櫚油都是由印度油棕有限公司(Oil Palm India Ltd)和喀拉拉邦種植公司(Plantation Corporation of Kerala Ltd)生產的。這兩家公司都是政府實體。種植椰子和橡膠更容易、成本更低,而且可以在當地加工,不像油棕那樣,加工過程都工業化了。喀拉拉邦的椰子種植面積儘管在全國位居第一,但產量落後。全國椰子平均產量為7828公斤/公頃,喀拉拉邦為7222公斤/公頃,遠低於泰米爾納德邦9405公斤/公頃的水準。

 

巴賈瓦提說,無論是提高生產力,為農民提供高質量的榨油機,還是提高人們對椰子油具有的優勢的認識,印度椰子發展局都應該更加積極主動。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為什麼印度南部農民放棄油棕而改種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