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研究團隊準備吃午餐時,接收器傳來陣陣訊號,那是戴有發報器的麝香貓在附近活動的信號。研究團隊從聲音、位置判斷麝香貓正在附近活動,心想用完餐再去找也無妨,於是關掉了接收器,回到哨口繼續休息。
突然間,附近傳來熱鬧的狗吠聲。由於竹子山戰備道周邊本來就有居民養狗,研究員也不以為意,不料當午餐吃完、狗群散掉後再拿起接收器,卻發現訊號已經停止不動。這隻麝香貓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失去了生命。
研究人員把牠帶回給獸醫檢查,發現牠的胃有穿刺傷,很有可能就是狗留下的。
這是2013年,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朱有田的研究團隊在陽明山國家公園調查麝香貓時發生的插曲。自彼時起,研究人員便開始密切關注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自由活動犬隻對野生動物造成的生存壓力。
陽明山國家公園蘊含豐富的自然生態。基隆河和淡水河割開了它與其他陸域的連接,讓陽明山宛若一座孤島,這裡的哺乳動物不易與其他地方的族群交流,因此隸屬二級保育類的麝香貓數量也較他處多一些,朱有田就曾在2015年的文獻中指出,這可能是台灣狀況較良好的麝香貓族群之一。其他生活在這裡的中大型哺乳動物還包含山羌、山豬、獼猴、穿山甲、鼬獾、白鼻心、麝香貓、食蟹獴、赤腹松鼠和野兔等。
然而,山區居民慣於讓家貓、犬自由活動,加上鄰近都會區、交通便利等特性,此地成為許多貓狗的住所。
清大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顏士清曾於2019年統計,陽明山的流浪犬和放養犬(以下通稱遊蕩犬 )約有800~1000隻,台北市動物保護處則認為有超過500隻。並且因為流浪狗大多沒有結紮、2019年家犬絕育率也僅達約68%,每年還會不斷新增幼犬。據動保處統計,2020年送進台北市立收容所的近200隻流浪幼犬中,就有100隻來自陽明山。
遊蕩犬貓的存在,使棲息於陽明山的野生動物除了可能遭受獵捕、攻擊,也面臨資源與空間的競爭,更曝露在共同傳染病的風險之下。
【遊蕩動物的威脅1】獵捕攻擊
狗大多會結成群,無法進入群體的狗難以在山上存活,但是狗成群以後狩獵能力大幅上升,連體型比牠們大得多的梅花鹿都獵捕得到。根據國內現有的研究報告,陽明山1999年就已發生過遊蕩貓捕食鳥類事件,此後也陸續有人紀錄到流浪動物與野生動物的衝突,受害的物種包括竹雞、赤腹松鼠、麝香貓等,甚至曾經有居民目睹狗群獵捕兇悍的山豬。此外,陽明山地區也曾發現不少斷尾的穿山甲,長期在陽明山調查狗群的顏士清博士認為,應該只有狗能夠造成這種斷裂傷口。
【遊蕩動物的威脅2】空間競爭
國家公園境內的生物多樣性,會隨著地表的植被不同、人為干擾的頻率、與人類聚落或者道路的距離,而有所不同。但研究發現,「狗群」是影響生物多樣性的關鍵變因,只要狗群一多,不論其他條件如何,物種的豐富度一定會顯著下降。
「幾千張狗的照片,只有一張白鼻心。」
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這種情況最嚴重的是硫磺谷一帶,2018年共調查到79隻自由犬,卻幾乎沒有野生動物。顏士清指出,硫磺谷屬於「重災區」,野生動物幾乎已經「團滅」,監測動物活動的自動相機拍到3000多張狗的照片,而野生動物的照片卻只有已經相當適應都市環境的松鼠,和唯一一隻手腳靈活、可以上樹避難的白鼻心。
【遊蕩動物的威脅3】作息改變
狗群也會改變野生動物的活動作息,提高野外生存的挑戰。 與具有掠食性的犬隻共同生活,野生動物就像住在常有飆車族經過的地方,只要飆車族在外面鬧事,就沒有辦法正常活動。
研究發現,每逢4到7月,野生動物就會改變作息,避開狗的活動時間,只能利用狗群沒有活動的零星時段外出覓食。顏士清認為,這可能是野生動物在繁殖期間,為了降低幼獸遭到捕食、攻擊的風險所做的行為調整。但是混亂的作息,不僅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讓野生動物不健康,也可能讓野生動物錯過獵物的活動時段,增加牠們覓食的難度。
【遊蕩動物的威脅4】疾病傳染
遊蕩動物增加、山區動物密度提升,意味著傳染病的傳播風險會隨之上升。 壁蝨是犬貓身上常見的寄生蟲,也是許多人畜共通傳染疾病的媒介。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助理教授余品奐在陽明山的研究發現,焦蟲病隨著壁蝨在遊蕩犬與野生動物之間互相傳染,白鼻心驗到有75%的抗體陽性率,其次為狗39%。
除此之外,陽明山的野生動物間也傳染著弓蟲病,天溪園一帶的鼬獾甚至有9成都曾得過。由於弓蟲只會在貓科動物身上進行有性繁殖,並透過糞便污染環境、傳播給其他動物。而陽明山地區沒有石虎的蹤跡,這顯然是因為家貓、浪貓所造成的流行。
傳染病對野生動物有哪些影響?顏士清表示,就像人類經常感冒生病,免疫力差,活動力下降,長期下來也會影響整個族群的健康狀況和繁衍存續,而弓蟲病更可能讓懷孕中的動物流產。再者,不同的傳染病對不同物種造成的影響不同,家犬得了犬瘟熱可以獲得治療,對但在鼬獾身上卻可能有著極高的致命性。
近年遊蕩動物與野生動物衝突的案例時有所聞,舉凡石虎犬殺事件、穿山甲、獼猴等野生動物遭到犬隻攻擊等等。對於喜愛動物的社會大眾來說,每一次事件發生,無疑都是一場心理衝擊:當大眾眼中可愛、無辜的遊蕩犬隻,傷害甚至殺害了同樣無辜的野生動物,心中那把是非正義的尺該如何安放?
以陽明山為例,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理事、獸醫林雅哲解釋,陽明山屬於都會型國家公園,位處都會與山區的交界處,都市社區中的流浪動物問題一旦外溢,首當其衝的就是陽明山,並對野生動物造成威脅,「像雪霸、玉山那種人很少的國家公園就(比較)不會有衝突,這是一個人類社區造成的問題。」
顏士清認為,兩者之間的衝突,只能靠移除遊蕩動物來解決。
點此完整閱讀「陽明山,誰的家?遊蕩犬與野生動物衝突專題報導」多媒體專頁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 本文不適用CC授權,若欲轉載請來信洽詢:infor@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