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後的台灣永續低碳運輸轉型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新生活

COVID-19後的台灣永續低碳運輸轉型

2021年06月30日
文:鄭祖睿(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人流不見,運輸車流也跟著大幅下滑。臺鐵日均搭乘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69%-89%;與第三級警戒發布前相比,高鐵搭乘人次下降71%;國道日均車流量則減少30%-60%。

繁忙的台北街頭充斥著車子。圖片來源:othree(CC BY 2.0)

臺灣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將屆滿一個月,在分流上班、遠距工作、線上教學、及避免群聚等措施下,民眾大量減少外出。截至今年6月1日,Google的「COVID-19社區人流趨勢報告」 顯示若與基準期相比,臺灣整體在零售業和休閒設施、公園、大眾運輸場站的人流減少47%-57%;工作場所的人流下降24%;待在住宅區的時間則增加18%。

人流不見,運輸車流也跟著大幅下滑。臺鐵日均搭乘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69%-89%;與第三級警戒發布前相比,高鐵搭乘人次下降71%;國道日均車流量則減少30%-60%。各縣市大眾運輸也受到疫情影響,捷運搭乘人次持續下探,甚至創歷史新低;市區公車搭乘人數下滑達80%;共享自行車租借次數減少75%。

疫情期間國際上的運輸轉型

2020年國內全民成功抗疫的平行時空裡,大多數國家歷經了疫情數次席捲,國際上交通運輸部門收入嚴重減少、政府資金又短缺,導致服務能量與範圍遽減;反觀私有車輛使用出現逆勢成長。

其實過去30年,運輸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成長,占了全球燃燒燃料直接排放的24%。在歐盟境內,運輸是唯一碳排還無法穩定減量的部門。去年因疫情關係,運輸部門減少了15%的碳排,但隨著解封及經濟復甦,碳排極有可能會報復性成長。

事實上,運輸部門在疫情期間歷經一些轉型。步行與自行車成為市民必要外出時的主要載具。為了保持行人社交距離與自行車道空間及數量,臨時性的人行道拓寬,以及自行車道建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些是用停車格與車道空間來交換。巴黎市長Anne Hidalgo去年競選連任時,便將「十五分鐘城市」作為競選主軸,透過都市生態轉型,形成走路或騎自行車15分鐘內就能到達購物中心、公園、健康中心、學校等,減少都市中的空氣汙染及通勤壓力。Anne Hidalgo更進一步在今年初宣佈舉行公眾諮詢,提議巴黎市中心禁止車輛進出。

疫情之下,巴黎不是全球唯一重新規劃主動運輸(active mobility)(泛指靠人自己移動的運輸方式,如:步行、騎自行車等)與都會空間的城市,國際上有更多巨型城市,像是倫敦,也加入整治行列。

綠色振興中的永續運輸

疫情也讓國家及區域的振興方案融入減碳目標。德國1300億歐元的振興方案中,運輸部門是重要基石之一。除了提供融資及補助給地方大眾運輸業者外,聯邦政府將提供德國鐵路公司50億歐元,擴建鐵路路網與現代化設施。個人運具上,則提高民眾購買電動車之補助;另外還有25億歐元用來廣設充電站、建立統一的充電收費標準。另外,中小企業車輛換成電動車、公車與大型貨車汰舊換新等補助也在振興計畫裡,同時也規劃70億歐元投入綠色氫能源技術的研究發展。

歐盟復甦與韌性基金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總計6725億歐元,有超過1/3投入進永續基礎建設,以及交通運輸相關之創業、社會經濟發展的改革與投資,內容包括各類型運具數位化,而各國提出申請計畫時,必須呼應2021年歐盟執行委員會公布的年度永續成長策略 (Annual Sustainable Growth Strategy 2021)。

這份策略認定運輸部門是永續轉型重要領域之一,資金投入不僅能帶來強而有力的復甦,還有顯著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空氣品質改善。因此在歐盟基金中,希望在2025年前提供運輸部門100萬公噸的再生氫能源,同一時間點建置100萬個充電站與1000座加氫站,並透過永續、可及(accessible)與智慧運輸的運用、大眾運輸路網的延伸,讓城市更乾淨。


巴黎在疫情之下越來越多人選擇騎腳踏車上班。圖片來源:Joan(CC-BY-NC 2.0)

疫情後的交通部門該朝哪裡走?

國際上層級最高的跨政府組織「國際交通論壇」(International Transport Forum),今年剛發表「運輸展望2021」(ITF Transport Outlook 2021)報告就提到,受疫情影響,現在無法確切推估未來的運輸需求變化,但可以確定的是,全球經濟發展與人口持續性成長會增加運輸需求。而且即使目前各國交通運輸脫碳承諾全部達標,2050年時運輸部門的排碳仍會增加16%。因此,疫情後的交通政策更得顧及經濟復甦、氣候變遷和社會公平三個面向。其中要優先考量提高可及性(accessibility),一旦交通運輸觸及增加,服務有效率,碳排會減少,更讓民眾因為交通便利,能獲得工作機會以及生活需求被滿足。

今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會議(COP26),馬拉喀什全球氣候行動夥伴的「運輸部門氣候行動路徑」(Marrakech Partnership Transport Climate Action Pathway) 預計將加強路面運輸零碳排力道,意味著除了電動汽車與軌道運輸之外,電動大小貨車的政策承諾及市場發展都將納入政策考量。此外,也預計運用永續交通中的「避免」(Avoid)、「移轉」(Shift)、「改善」(Improve)架構,搭配疫情時各級政府的經驗,建議聯合國成員結合主動運輸、大眾運輸、零碳運具,發展綜合性的運輸部門脫碳行動方案。


國際交通論壇固定舉辦大型會議,邀請各大運輸專家和利害關係人一起探討低碳可能性。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Transport Forum(CC BY-NC-ND 2.0)

台灣低碳運輸的可著力之處

運輸部門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危機也是轉機。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蔡英文總統提到政府已經開始評估及規劃台灣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可能路徑,就運輸部門而言,筆者認為可著力之處有:

  • 透過提供安全、舒適、便利、具可及性的主動運輸市區路網與基礎建設,提升旅次占比。
  • 提升城際與都市大眾運輸的服務品質與路網構建,並加速汽車客運業電動化,並訂定協助業者電動化的能源管理與標準。
  • 明訂機車、小汽車、大小貨車等運具之電動化期程、相關補助與基礎建設投資計畫,以及燃油車退場機制。
  • 透過運具電動化加速能源轉型與電網管理提升,並推動以再生能源為主之電動化與氫能源研發。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在溫管法修法與振興方案齊頭並進的同時,政策的共伴效應將會是運輸部門加速競逐零碳的一道曙光。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COVID-19後的台灣永續低碳運輸轉型

作者

鄭祖睿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曾任ICLEI德國世界秘書處永續運輸部門負責人、ICLEI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主任,曾在英國從事交通與建成環境可及性之研究。主要研究興趣為永續運輸與交通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