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濕地上的食農教育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濕地上的食農教育

2021年07月05日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魚點設計

「媽媽在超市買的蘋果和隔壁水果攤的蓮霧,哪一個碳足跡比較低呢?」孩童們在林邊光采濕地農圃的戶外教室,聆聽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解說老師的分享,認識日常吃的水果與土地環境間的關係。

蓮霧是這片臨海土地上遍植的熱帶果樹,過去靠著農民精湛的技術,種出極具地方特色的果實,以黑珍珠之名凸顯出道地的滋味。和搭乘貨輪經冷藏運輸、從遙遠的異國進口販售的蘋果相比,蓮霧的碳足跡較低,在環保低碳的飲食選擇上,吃在地種植的蓮霧會是更好的選擇。

為何要推廣低碳的飲食呢?這是對林邊地區長期以來的土地資源利用,以及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所作的反思。

林邊除了種植蓮霧,沿海一帶的養殖漁業也極為興盛。然而過去耗用土地資源、抽取地下水的生產方式,造成地層下陷,終究帶來了自然的反撲。莫拉克風災後,地方政府和在地團體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當時在政府「養水種電」政策下,慢慢改變土地利用的方式,推動能源轉型的同時,也為當地面對氣候變遷的災害風險,找出因應之道。

以環境教育為宗旨而設立的光采濕地,十年來也在林仔邊協會的努力經營下,為許多到訪遊客展示了生活中如何做到能源轉型,傳遞人與環境共生的可能性。

光采農圃位在架高的光電板下,利用空地放養本土黃牛,牠們吃在地種植的牧草,也幫光電場區內除草。黃牛是過去農家最好的幫手,而牛的糞便提供了優質的養分,可用來養土種植蔬菜和香草,不需另加化肥,就可讓遊客品嘗健康又營養的食材。

遊客來到光采濕地農圃,可以摘採循環農業下生產的蔬菜,使用在地當季的食材親手做窯烤披薩;接著跟隨在地達人的腳步,走訪林邊在地社區,認識環境變遷下人們的生活樣貌,他們如何重新建立與土地的關係。

食物的生產系統,是造成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吃在地食材,可減少長途運輸的碳排放,不管是鳳梨、蓮霧或是池邊現撈的午仔魚、虱目魚等,都是離產地最近、低碳又新鮮的在地好物產。

另一方面,消費者支持友善耕作或永續養殖的農漁民,透過行動,從產地到餐桌串起促進自然資源永續的生產鍊。

光采濕地農圃的食農教育,強調食在地、吃當季。在活動中,認識生活飲食如何選擇低碳、友善環境的食材,更能支持這片災後重生土地上的人們,重新找回與自然永續共生的方式。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