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蝙蝠是地球上素養最好的社群之一嗎?過去研究曾發現,吸血蝙蝠生病時會保持社交距離,另一項研究發現,吸血蝙蝠的寶寶在母親去世後被另一隻母吸血蝙蝠收養。
英國獨立報報導,最新關於吸血蝙蝠的研究揭露,由母吸血蝙蝠組成的群體能不分社會等級,平等地分享食物和互相理毛。
科學家發現 母吸血蝙蝠位階次序與個體大小無關
研究團隊用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TRI)圈養的一般吸血蝙蝠,研究牠們三個月間在有食物的情況下的互動關係。
這個群體包含從兩個偏遠地點捕獲的24隻成年母蝙蝠以及九隻幼蝠(四隻雄性、五隻雌性)。蝙蝠飼養在一個大籠子裡,地板上有血滴,以紅外線攝影機記錄蝙蝠進食時的互動狀況,總共觀察到超過1000筆蝙蝠的互動紀錄資料。
科學家們發現,吸血蝙蝠跟其他哺乳動物社會不同。在覓食相關行為上,最大最強壯的個體不一定佔優勢,吸血蝙蝠的位階次序是隨機的。科學家們測量的各種指標上,都沒有任何一隻蝙蝠特別佔優勢,所以任何成年母蝙蝠在棲地中的位階可能很高或很低,而且機會均等。
過去對群居哺乳動物,尤其靈長類動物的研究發現,位階結構影響後代的生存、壽命和健康,是否有同伴陪伴則不太重要。本研究的主要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卡特(Gerald Carter)說,相較之下,吸血蝙蝠透過逐漸建立信任來交「朋友」,並表現出在野外繼續維持友誼的現象。
機會均等 母吸血蝙蝠之間會相互理毛和分享食物
除了理毛和取得食物的機會平等外,另一個有助於維持整個群體健康的關鍵行為,是反芻牠們吃下的血給其他成員。
卡特說:「多年來,我們已經知道母吸血蝙蝠之間會互相理毛和分享食物,但不知道牠們之間如何競爭⋯⋯許多經過充分研究的靈長類動物群體以及合作繁殖的鳥類和哺乳動物中,雌性個體的社會位階非常重要,我們懷疑吸血蝙蝠也有某種社會位階制度,但沒有強而有力的預測根據。」
研究團隊最終發現,母吸血蝙蝠之間的社會位階是「弱線性和淺層的,熟悉的蝙蝠之間可以公平地獲取資源」。
「牠們將大約5%的時間花在互相理毛上,不僅會將食物反芻給後代,還會反芻給與牠們密切相關的無血緣關係的成年蝙蝠。」卡特說。
學者借鑑蝙蝠行為:「想促進合作,就必須了解競爭」
但是公吸血蝙蝠群體的生活則大不相同。「公吸血蝙蝠保衛領域並競爭雌性個體,」卡特說,「牠們不像母蝙蝠那樣社交,但我們對公蝙蝠的社交生活也所知甚少。牠們很可能是獨來獨往的。如果你看到一隻吸血蝙蝠單獨棲息在某處,牠很可能是公的。」
卡特認為,蝙蝠的行為可以提醒人類如何在競爭和包容間取得平衡,以獲得更好的結果。「我們可以從其他物種的差異和共通點中了解複雜性和合作的知識。許多被充分研究的物種,包括人類、黑猩猩、狒狒、貓鼬、吸血蝙蝠、300多種合作生殖鳥類、蜂類等真社會性昆蟲,甚至微生物,都分別演化出讓牠們能夠合作、協調和維護社會穩定的特徵。
「牠們往往會壓抑自私和競爭的行為來做到這一點。自然界從來沒有純粹的利他主義,因為搭便車行為的存在使純粹的利他行為不穩定。」卡特表示,「因此,身為人類,我們應該始終將合作和競爭視為一體兩面。如果我們想促進合作,就必須了解競爭。」
該研究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