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
環境結盟會議全台近60專家視訊 促強化源頭管理保護環境
盜伐、盜採砂石、廢棄物污泥被「以合法掩護非法」回填農地或任意棄置,嚴重威脅國土與環境,國立成功大學於防疫期間,透過視訊邀請全台產官學研及NGO環團近60位專家,召開環境結盟活動,第四河川局長李友平在會中表示,近年來因垃圾焚化爐即將屆限及處理費大幅提高,導致大量廢棄物被趁夜濫倒在全國河川區域,污染河川水源,建議環保單位必須源頭管理。(自由時報報導)
改善空污與能源轉型 雲縣府邀台塑及專家進行討論
雲林縣政府為改善空污與能源轉型,14日下午邀請專家學者、產業代表舉辦「空氣污染與能源轉型專家諮詢會議」,共同探討如何在兼顧工安、環保、人民期待、經濟規模的情況下,推動能源轉型、空污改善,希望能創造多贏的局面,將雲林縣打造成永續發展城市。(大紀元報導)
全台首次 台東富山保育區魚種植入發報器監測活動
台東縣政府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合作,在富山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進行全台首次以手術方式將發報器植入魚體腹部後縫合,以監測魚種在保育區內活動行為,結果已收到訊號回報,顯示富山保育區經營成效佳。(聯合報報導)
玉山下熊鷹伊布的愛情故事 今年初南橫誕下寶寶小依比
玉山國家公園最近追蹤到一隻母熊鷹「依布」,今年初在南橫公路下方山谷,在一棵五葉松的老樹上築巢生下了寶寶,讓研究人員驚喜不已,推測「依布」的配偶應該是一隻比她小1、2歲的年輕公熊鷹,屏科大同步記錄下珍貴的生態影像。(聯合報報導)
防疫不忘防登革熱 汐止里長推復育蓋斑鬥魚
這段期間除了防疫,夏天到了也要預防登革熱,因為一隻蓋斑鬥魚一天可以吃300隻孑孓,今年汐止區公所也再度和長青里長陳建興合作,推廣復育工作,如果民眾要飼養的話,也可以洽詢公所,有魚可以免費提供。長青里長陳建興說,今年復育的蓋斑鬥魚仔魚已經有一定的數量了,希望能提供讓汐止區的民眾來認養。(觀天下報導)
高捷黃線環評過關 增設鳥松濕地監測
環保署環評大會今天審查高雄捷運黃線環評案,對於環委在初審會議時所提意見,高捷完備補充資料,最後環委僅建議增加鳥松濕地鳥類、水文等監測項目,決議本案補充修正後通過。有環評委員提到,本案是國內首次施工機具加裝SCR(選擇性還原觸媒系統)去除氮氧化物,希望開發單位能詳細確認執行後空氣品質狀態,對於未來案子執行可做為很好的數據。(中央社報導)
畜試所導入全亞洲首款吸糞機器人 為酪農省人力
畜試所今天表示,評估發現貼合台灣牛舍地板條件後,今年導入來自荷蘭、亞洲第一台牛舍吸糞機器人,成本5年可攤提,既可減輕勞務,環境乾淨牛更健康,已4家乳牛場引進使用。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助理研究員葉亦馨指出,牛舍環境保持乾淨,可避免牛隻腳踩踏糞便,將之到處擴散,環境乾淨有利於牛隻坐或躺下休息時,乳房、尾巴保持乾淨,可改善環境因素引發的蹄病、乳房感染問題,牛隻健康乳品品質也會提升。(中央社報導)
微解封掀原鄉步道登山熱 屏內埔警急勸「行前做功課」
中央宣布13日微解封,林務局也配合有條件鬆綁戶外場域,熱門登山步道吸引悶壞的山友上山,因多數涉及自然保護區域或須經由部落、社區進出,林務局尊重在地意願,仍不開放,為避免不知情的山友被部落居民攔阻發生爭議,轄區有多處原鄉登山熱門步道的屏東縣內埔警分局,除在部落必經道路掛起橫幅布條,也貼心製作簡易圖示,但仍提醒民眾避免不要的人車移動。(聯合報報導)
鴻海攜手SES 攻次世代電動車電池
電動車充電混合鋰金屬電池開發及製造商SES Holdings Pte. Ltd於13日宣布與艾芬豪資本收購(IVAN)合併,鴻海集團參與合併後的私募增資案,布局次世代電池。市場人士指出,鴻海將與SES在次世代電池合作,共同開發高能量密度車用電池,主要布局固態電池技術,鴻海有機會與一線車廠同步推出長里程數的電動車車款。(中央社報導)
中國碳交易市場7月上線 將嚴查數據真實性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今天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於7月正式上線。陸媒指確切時間為16日。此前曾傳出企業造假碳排放報告事件,官方也強調將狠抓數據管理。而陸媒「財經」引述多名業內人士表示,在延後3週後,全國碳交易市場將於16日上午在北京、上海和武漢同時舉行開市儀式,隨後開始第一批交易。(中央社報導)
安聯環球宣布 投資將擴大對煤炭業等投資限制
全球領先主動式資產管理業者之一安聯環球投資宣布將擴大全球性排除投資政策,特別是針對既有的煤炭投資限制等相關政策,預計年底上路。根據此項政策,未來逾三成年收入來自動力煤開採、逾三成電力生產來自煤炭的公司將被限制投資。(經濟日報報導)
歐美太空總署強強聯手 成策略夥伴對抗氣候變遷
歐洲與美國的太空總署今天宣布將建立策略聯盟,聯手對抗全球氣候變遷。雙方表示,這是史無前例的策略合作,結合兩方的地球科學人才,並透過太空制高點測量氣候變遷。美國與歐洲太空總署之前就已在環境議題上合作過,例如哥白尼哨兵6號(Copernicus Sentinel-6)計畫,由如小型貨車般形狀大小的衛星量測海平面上升,追蹤將在一個世代之內威脅上千萬生命的變化。(中央社報導)
新加坡浮動式太陽能場揭幕 最高電力等同減少7000輛汽車碳排
新加坡一座大型浮動式太陽能電場今天正式揭幕,面積等同於45座足球場,生產的潔淨能源有助減少相當7000輛汽車排放的溫室廢氣。勝科登格浮動式太陽能電場(Sembcorp Tengeh Floating Solar Farm)覆蓋星國西部登格蓄水池(Tengeh Reservoir)1/3的水面,生產的電力可供5座自來水廠使用,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浮動太陽能電場之一。(中央社報導)
LG化學宣布將砸2648億 擴大投資電池材料業務、加速永續發展
南韓大廠LG化學今宣布,到2025年將投資10兆韓圜(約新台幣2648億)擴大旗下電池材料等業務,並加速向綠能市場過渡。《韓聯社》報導,LG集團旗下的化工部門表示,將透過併購、合資和投資擴大與業界主要企業的合作夥伴關係,加速轉向對環境友善的業務,LG也補充提到,目前正在審查30多項計畫。LG表示,將向電動車領域投入6兆韓圜,以提高主要鋰電池材料的產能,建立穩定的電池供應鏈。(自由財經報導)
南韓推新政2.0 擴大投資規模 估創造250萬職缺
南韓政府在14日宣布,他們已將「韓版新政」升級為「韓版新政 2.0」方案,到2025年之前所計畫投入的總投資規模由原先的160兆韓元擴大到220兆韓元 (約新台幣5.3兆元),也目標創造出250萬個直接與間接的就業機會,較原本計畫多出60萬個。在綠色新政方面,也將碳中和推動相關的基礎建構,列為全新的努力目標。為了在2030年之前達成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將建置溫室氣體的測量、評估系統,另外在產業界的碳排放減少方面也要建構相關體制。(鉅亨網報導)
全球首例 日研究團隊拍到珊瑚跟蟲黃藻共生瞬間
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宣布,成功拍攝並觀察到蟲黃藻被珊瑚細胞納入的「共生」瞬間,創全球首例。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沖繩縣等地珊瑚受到海水溫度升高導致蟲黃藻離開,出現「白化現象」問題,研究團隊期待這次研究能成為釐清珊瑚白化結構的線索。(中央社報導)
日本黑雨訴訟 廣島高院二審力挺受害民眾
日本廣島等地民眾自訴因廣島原子彈爆炸降下「黑雨」造成健康受損,88人2015年提出團體訴訟,2020年一審獲勝訴,但中央與地方政府隨後聯名上訴,廣島高院今天再判決原告勝訴。2015年發起訴訟的原告共有88人,由於訴訟歷時數年,88名原告已有16人過世,目前包括受害者家屬在內剩84名原告,年齡最高者已97歲。(中央社報導)
大型郵輪進入威尼斯潟湖區引反彈 禁入令將於8月1日生效
歐洲多國疫情稍有緩和,因此在6月重新開放大型郵輪進入威尼斯沿海的運河區和潟湖,以吸引各國遊客。但地方人士與文化團體大聲抗議,認為這勢必破壞潟湖的生態,危及威尼斯的世界遺產地位。在疫情還沒有來襲之前,國際組織與當地居民就呼籲義大利政府,禁止大型郵輪進入潟湖和運河,這項由文化部推動的法案,預定於8月1日生效。(公視報導)
青海2030年將基本建成零碳電網 服務全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青海是中國西北地區新能源資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國家能源局昨(13)日聯合印發《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着眼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兩大目標任務,錨定2030年青海全省風電和光伏裝機1億瓩以上,乾淨能源裝機超過1.4億千瓦的目標,基本建成零碳電網,服務全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香港文匯網報導)
香港溫室氣體排放量達15年新低 發電仍為最高排放源
港府在施政報告中稱爭取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環境保護署今公布,香港在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401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18年下降1.5%,亦為15年以來最低,當中發電與其他能源工業最多,佔整體排放量65.7%,其次為運輸、廢棄物等。但有關注團體指跌幅太低,難以趕上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叫市民、政府要加大力度減排。(東網報導)
港郊野溪流首現微塑膠 綠色和平擔心會進入食水系統
綠色和平昨(13)日發表一項研究的結果,警告在香港郊野溪流首次發現微塑膠,其中驗出含微塑膠的潭崗飛瀑位於集水區內,擔心微塑膠會隨河流進入食水系統。綠色和平指,今次驗出的微塑膠主要是聚丙烯,常見於即棄塑膠包裝、外賣盒及即棄餐具,而微塑膠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促請政府加強監管,並呼籲市民效遊時,不要使用即棄餐具及記得帶走垃圾。(大紀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