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危機隨時可能再來,台灣的產業需水量卻年年增加。經濟部水利署估計,到了2036年,全台產業每日需水量成長162萬噸以上,每年產業用水將激增6億噸,超過一座全台最大的曾文水庫。
台灣每年用水量約168億噸 民生用水是產業用水的兩倍
今年的旱災讓民眾再次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台灣每年總用水量約168億噸,其中約1/4來自水庫、1/3取自地下水,其餘則為河川引水。
分析用水標的,產業用水約一成、民生用水約兩成、其餘七成則為農業用水。由於農業用水占用水大宗,每遇乾旱總是最先被犧牲的部門,2020年乾旱期間,全台超過7.4萬公頃農田被迫休耕停灌,是歷年最大面積的停灌政策。但是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院長虞國興指出,一味限縮農業用水,將無助解決水資源不足問題。
虞國興表示,1985年至今每年的農業用水平均降低約30億噸,但民生及工業供水量卻僅增加10億噸,「農業省下來的水,並不能完全轉移到民生及工業用水。」反而因為減少河川取水,導致流入大海的水資源增加。
農業省水補給大海? 僅用掉一成水庫水還能涵養水源
事實上,工業與民生用水主要來自水庫,而根據農委會統計,每年120億噸的農業用水中僅10%取自水庫,其餘的灌溉用水多取自川流水、養殖用水則多取自地下水。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副署長陳衍源說,農業用水豐水期時取水較多,不會與民生、產業爭水,還能涵養地下水資源;空間上,東部灌溉用水最多,但限縮東部農業用水,整體用水量看似有減少,但實質上對水資源利用並無幫助,「這些水農業不用,還是流入大海。」
陳衍源指出,自1982年到2015年,灌溉用水共削減913億噸,民生與工業用水僅增加465億噸,農業用水的削減反而讓每年13億噸水資源平白流失,與其限縮農業用水,應將水資源儲存於埤塘、地下水層等。虞國興也說,唯有農業用水能夠把水留住並補注地下水,解決台灣水資源問題。
人口負成長使民生用水下降 產業用水預期大增35%
其他用水方面,根據統計,過去30年間產業用水並未明顯增加,但民生用水量從每年20億噸大幅提高到每年32億噸,去(2020)年全國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達289公升,以台北市338公升最高,屏東縣248公升最低,相差近百公升。
隨著2020年台灣進入人口負成長,未來民生用水量有望微幅下降,降幅約每日4.3萬噸。
但產業用水方面持續攀升。水利署估計,到2036年產業每日需水量將提高162萬噸,每年用水由16.8億噸增加到22.8億噸,漲幅達35%。台灣未來將面臨人口下降,民生與產業用水量不減反增的處境。
節水靠再生水、海水淡化? 專家提醒:注意耗電與碳排
為滿足逐年增加的產業用水,水利署計畫在2036年增加每日29萬噸再生水,另規劃每日70萬噸海淡水。再加上跨區水資源調度、提高節水、降低漏水等策略,以因應氣候變遷,短期目標是2036年以前,再遇類似今年的百年大旱,也不必進入分區限水。若超出今年的乾旱規模,則仍有限水可能。
然而,地下水資源暨水文地質學會理事長張良正提醒,水資源的多元化沒有錯,但是要全盤考量各種水資源的影響,「不反對使用再生水與海水淡化,但這些『再製』的水,要用能量去交換。」他提醒,開發與使用成本要完整呈現,「不只是錢,還有耗能,產生的碳排放都應納入考量。」
水利技師公會前理事長陳賜賢也指出,海水淡化與再生水都是高耗能的水,過度依賴兩者,「未來若缺電就會導致缺水問題。」國際上僅有以色列與新加坡致力使用海水淡化,則與其國土面積與降雨稀少有關。
陳賜賢直言,不同於以色列、新加坡,台灣的降雨充沛,只是水資源利用率低。他建議,應該以水庫蓄水搭配地下水與伏流水,海淡水與再生水僅作為輔助。
立委鍾佳濱也呼籲,政府利用海水淡化及再生水解決久旱未雨的缺水荒,但不能忽視兩者的外部環境衝擊,海水淡化所產生的滷水、再生水的高耗能都需要一併考量。
立委洪申翰則表示,面對極端氣候,開源、節流與提升水資源管理不可或缺,除了盤點多元的水資源運用途徑,更應重視伏流水的使用與地下水補注的平衡,可透過盤點伏流水地質、試驗分析及政策輔助善加運用。
極端氣候持續加劇,今年恐怕不會是台灣最後一次的嚴重旱災。久旱不雨或許是天災,過度消耗水資源則是人禍。我們無法控制降雨,只能努力節約用水,否則用水需求無限成長,下再多的雨都不夠。
【大旱之後:系列報導】
- 【大旱之後】水費凍漲27年 經部:乾旱之後繼續推動水價合理化
- 【大旱之後】需水無度的真相 2036年產業用水超過一座曾文水庫
- 【大旱之後】雨來了,留得住多少水? 台灣水資源像坐擁金山的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