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動手打造自然建築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動手打造自然建築

2021年08月10日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魚點設計

在土堆裡加入切碎的稻桿和水,志工們脫下鞋襪,捲起褲腳,踩呀踩。「還不夠,要多踩幾下。」一旁的師傅叮嚀,做土磚要不間斷地踩踏,把土壤的黏性踩出來,同時揉入稻草以增加土磚結構強度。待土堆凝結成團,便可放入模具,套模成一塊塊方正的土磚,放著晾乾。如此,蓋一棟自然建築土磚屋所需要的基本建材就誕生了。

土磚屋是舊時代的建築形式,從前人們就地取材,打造自己的居住空間。而在進入工業化後,現代建築已普遍使用鋼筋混凝土,尤其在都市城鎮地區,人們在水泥建築空間裡生活,逐漸遠離了自然。

或許你未曾留意,然而城市裡密集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已使我們不得不面對全球暖化等環境惡化的問題。建築是全球二氧化碳最大的來源之一,根據全球營建聯盟的數據,建築在興建和使用過程中所耗用的能源及碳排放,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38%。這意謂著,人們一生花最多時間所待的空間,實際上正加速氣候變遷,促使自然資源不斷流失。

蓋一棟自然建築,是從自身反思人所居住的生活空間和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在全球和台灣有許多民間團體提出倡議,並實際採取行動,將不永續的建材捨棄,重新拾回過去人與自然的友善互動。

他們重新使用大自然可取得的建材來蓋房子,如土壤、木竹、石頭,甚至漂流木、回收玻璃瓶等,這些材料可自然循環,利用傳統建築智慧和現代技術的輔助,重新蓋起一棟棟穩固又好用的房子。

野地森活土地工作室的廖春媖,在全台各地推廣用泥土蓋房子,以手工建造一座座土窯和土團屋。和使用大型機具的鋼筋水泥建築不同,土團屋需要許多人一起來,動手動腳,在製作土團和蓋屋的過程中,邊感受土地和自然環境,同時慢慢等待建築完成。

苗栗通霄楓樹里烘爐崎親子生態園的「石虎小泥窩」,就是數十位志工花費三年時間,利用人力和自然材料所打造出來。這塊淺山棲地是石虎經常出沒之處,而志工在當地參與蓋土團屋時,也親身體會了人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打造低碳、永續的自然建築是一種可能。

自然建築除了使用自然素材,建材通常為在地取得,生產和建造過程幾乎不產生碳排放。用土磚或土團蓋的牆有極佳的隔熱性,即使夏季高溫,也不需耗費大量能源開冷氣空調幫房子降溫,冬天則有保暖的效果。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氣候變遷,我們或許無法把建築統統改成傳統自然建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可思考如何使建築減少耗能與碳排,創造低碳且較為健康的生活空間。

延伸閱讀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