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國際水見證」(Water Witness International,WWI)組織17日發表報告指出,全球快時尚品牌造成的污染,把非洲河流染成藍色,酸鹼值甚至變成漂白水般的鹼性。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1387055667_46602cc29b_b.jpg)
報告:快時尚受非洲廉價勞動力吸引 卻未確保勞工及環境權益
這份報告以非洲南部賴索托和坦尚尼亞受污染的河流為例,強調全球有越來越多品牌受到廉價勞動力和稅收優惠政策的吸引,向非洲承包商採購服飾。
報告主要作者、WWI負責人海普沃斯(Nick Hepworth)這些全球性的品牌大可強制供應鏈採取更好的做法,但到目前為止,它們對於非洲普遍存在的問題,像是河川污染、承包工廠囤積水資源,甚至只是確保工廠員工有足夠的水和衛生設施,都沒有什麼積極作為。
「往好的方面想,(快時尚)可能成為改革的力量,但品牌和投資者需要帶頭。」海普沃斯說。
在賴索托,研究人員發現一條河流明顯被生產牛仔褲的藍色染料污染。報告指出,從坦尚尼亞達三蘭港姆辛巴齊河採集的水樣本pH值高達12,與漂白水差不多。這條河附近就有紡織廠,當地社區也用河水洗滌、灌溉。
提高產業永續性 專家建議消費者向快時尚施壓
報告找出大約50個從非洲國家採購或曾經採購過服飾的國際品牌,包括Zara、ASOS和H&M,但並未指出河流污染與任何公司的供應鏈間的直接關係。
Zara對此沒有發表評論。ASOS和H&M證實它們確實向非洲採購,但強調有採取永續性或解決水問題的措施。
與非洲和亞洲各國政府合作過的牛津大學水安全和品質專家查爾斯(Katrina Charles)說,品牌確實可以生產環境永續的服飾,而消費者的壓力是鼓勵更多環境友善服飾相關措施的關鍵。
查爾斯表示,紡織業為非洲國家帶來經濟成長和機會,包括增長和就業機會,但如果不能確保污染被妥善管理和適當的工作條件,這些機會就不會得到回報。「讓紡織業成為對非洲的有益力量得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參考資料
- 路透社(2021年8月17日),Fast fashion spurs bleach-like pollution of Africa's rivers - report
- 獨立報(2021年8月17日),Fast fashion is dying African rivers blue, report 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