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環境】麥當勞2050年淨零碳排、環團籲禁播油品廣告、美洪水保費將漲18%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午安環境】麥當勞2050年淨零碳排、環團籲禁播油品廣告、美洪水保費將漲18%

2021年10月04日
編輯室

10月4日

運具電動化規畫 洪申翰要交通部扛起責任

交通部次長陳彥伯今天表示,運具電動化是經濟部主導。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認為交通部從2017年到現在一直在逃避運輸規畫,要求交通部應該扛起來。洪申翰認為,運具電動化最重要的是運輸規畫,交通部卻沒有扮演好因應、規畫的角色,世界各國沒有看過是由經濟部門主責,都應該是運輸部門承擔起下一階段運輸系統性變革的工作。陳彥伯最後承諾「會扛起責任」,將在會後以書面報告回覆委員。(中央社報導

馬英九曾說再生能源是丑角 綠委批「在野黨貶低」錯誤言論流竄

民進黨立法委員洪申翰今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提到,前總統馬英九曾說「核電是主角」,且不少在野黨認為再生能源政策是民進黨的事,不少錯誤訊息仍流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對此表示,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國際能源署(IEA)已經說再生能源絕對是超過一半,再生能源才是主角。(ETtoday報導

CIP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 完成首座水下基礎安裝

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今天表示,彰芳西島離岸風場已完成第1座三腳套管式水下基礎安裝,共將安裝62座,由伯威海事負責基樁與水下基礎安裝作業。CIP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指出,CIP全權委由世紀鋼以總價承攬供應的62座水下基礎,至今仍是台灣離岸風電史上最大的一筆本土化訂單,伯威海事也是目前唯一提前落實水下基礎施工本土化的大廠。(中央社報導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復育有成 加入里山倡議

位於台南市官田區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今天宣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今年代表園區正式加入「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的組織。(中央社報導

中市府保留北屯百年荔枝森林 規劃特色秘境公園

台中市北屯區三光里內有一片百年荔枝老樹林,原是社宅預定地,台中市政府今天表示,經溝通後決定保留現存上百棵百年荔枝樹,規劃為特色秘境公園,預計明年4月完工。(中央社報導

基隆熱熔保麗龍集氣器損壞 臭味四散居民抗議

基隆市環保局委外廠商在天外天焚化廠旁設保麗龍回收場,由於集氣器在近期損壞,附近居民不滿常飄散出臭味,今天到回收場抗議,環保局表示,已要求業者改善。(中央社報導

鎖管人工繁殖獲得突破 澎湖海洋物種更進化

澎湖夏季主要漁汛俗稱「小管」的中國槍魷,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人工繁殖獲得突破,首次在養殖池中產卵並培育孵化幼體,讓澎湖海洋物種更加進化。(中央社報導

竹市打造原民地景建築 那魯灣文化聚落年底完工

新竹市香山區那魯灣部落是台灣西海岸唯一阿美族聚落,市府將打造原民地景式建築「那魯灣文化聚落」,並營造腹地能辦豐年祭,解決部落缺乏公共集會空間問題,預計年底完工。(中央社報導

桃園首座草原式滯洪池公園 龍山埤塘生態公園明年7月底完工

埔心溪支流魚管處分線為桃園大圳流經桃園區龍山里,每逢豪雨易造成雙龍社區周邊嚴重淹水,市府水務局去年3月以工程總經費7.06億元,將原魚管處埤塘打造成多功能滯洪池。市長鄭文燦今天前往視察「龍山埤塘生態公園(桃園區魚管處滯洪池)」工程時表示,這是桃園第一座分上下池、結合乾式大草原,以及參考日本「地下宮殿」雨水撲滿的滯洪池公園,預計明年7月底完工。(自由時報報導

台東污水下水道完成800戶 台東市外綠島、蘭嶼優先建置

台東縣去年底迄今施污水下水道工程,原本預估年底可接管1600戶,但工期受疫情提升警戒影響,須延至明年4月才有初步進展。縣府建設處表示,除了台東市區和知本溫泉區布建污水下水道,綠島、蘭嶼也正在作業,但可能要到明後年才會啟動。(聯合報報導


吃速食也能對抗氣候變遷 麥當勞:2050年前達淨零碳排

美國速食業者麥當勞4日定下目標,旗下事業體在2050年前要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全球牛肉採購量名列前茅的麥當勞表示,將下放部分權責給地方團隊,以採行環保解決方案,例如增加使用再生能源、食材由再生農業生產、及採購永續包裝材料。(經濟日報報導

全球暖化 專家:升溫攝氏1.5度及2度差別攸關生死

0.5°C或許看似不多,但氣候專家表示,比19世紀工業化前高出1.5°C的世界,與升溫2°C相比,可能有著生死之間的差別。法新社報導,在升高2°C的世界,面臨極端熱浪的人數將比現在增加逾1倍,面臨水資源短缺的人數將增加2.5億。北極海無冰的現象將不再是百年一見,而是10年一見。(中央社報導

永恆之城變垃圾之都 羅馬選市長「野豬」定成敗

義大利首都羅馬民眾今天投票,要在號稱世上最髒亂城市之一的羅馬選出新市長。這位市長將接下處理殘破公共運輸、災難性垃圾問題等讓人卻步的工作。英國雜誌Time Out上月排名為全球最髒亂城市之一的羅馬,居民更關心的是運輸、水患、垃圾與路面坑洞等長年夢魘。因為垃圾管理太差,住宅區常可看到野豬被堆積如山的垃圾吸引而來,大搖大擺地逛大街。(中央社報導

認定石油和天然氣有害 環保團體籲禁廣告或贊助

綠色和平組織和其他環保團體今天呼籲全歐洲禁止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油品廣告與活動的贊助,因為這些行徑與有害的菸草促銷活動無異。這些團體表示,他們將發起示威活動,並募集100萬名歐洲聯盟(EU)公民的連署,要求歐盟執行委員會(EU Commission)立法禁止化石燃料做廣告。(中央社報導

加州重大漏油事件衝擊生態 死鳥死魚沖上岸

美國加州濱海郡橘郡(Orange County)多座城市今天倉促行動,試圖緩解造成「重大生態衝擊」的外海大規模漏油事件。杭庭頓海灘(Huntington Beach)市府當局在聲明中說,截至今天為止,外洩的48萬公升原油估計已蔓延10公里長,延伸到人氣海灘杭庭頓海灘與新港灘(Newport Beach)。(中央社報導

印尼西爪哇豆腐鯊擱淺死亡 民眾宰殺分食

印尼西爪哇省海邊9月底有一尾瀕臨絕種的豆腐鯊擱淺,遭民眾宰殺分食。印尼當局指出,據體型判斷,這尾鯨鯊仍是青少年,疑在海浪中與鯨鯊群脫隊,被沖上岸邊死亡。印尼環保新聞網站Mongabay報導,即使宰殺已死亡的豆腐鯊仍可獲判最高5年刑期、面臨印尼盾1億元(約新台幣19.4萬元)的罰款。(中央社報導

印度煤炭庫存剩4天 恐面臨大停電

印度當局警告,發電廠的燃煤庫存量已嚴重不足,經濟學家指出,若政府不盡速擴大國內產量或增加進口,恐引發大停電。也讓印度成為全球能源供應緊縮中,最新一個面臨嚴重電力危機的國家,並可能破壞印度經濟從疫情中的復甦。(自由財經報導

「氣候風險」納入成本 美洪水保險費將漲18%

氣候變遷使面臨洪水威脅的人口大幅增加,聯邦急難管理局(FEMA)1日宣布未來將首度把氣候風險納入洪水保險成本中,房屋價格將大幅提升,明年4月大多投保人的保費將上漲,並且在未來20年以每年18%的幅度調漲。(聯合報報導

反射雲層減少致地球變暗 或由氣候變遷造成

近期刊於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的研究發現,從外太空所觀察的地球,變得越來越暗,而氣候變遷可能是罪魁禍首。因為隨著海水變得越來越熱,明亮雲層的產生越來越少,令反射回太空的陽光越來越少,造成全球暖化加劇。(立場新聞報導

矽價飆漲300%!中國限電短缺更嚴重,太陽能、汽車製造慘波及

地殼含量第二豐富的元素「矽」已變稀有,加上中國因限電減產,擴大矽短缺,使矽價兩個月內飆漲 300%。彭博社報導,全球能源危機牽動世界經濟體,從天然氣到電力短缺,進一步影響矽、燃油、化肥等多種領域,矽短缺又嚴重影響太陽能、汽車製造等眾多下游產業。(科技新報報導

解決英國電力燃眉之急,724公里挪威─英國海底電纜開通

挪威擁有豐沛的水力發電資源,水電發電占比高達95%,除了可以供應挪威國內大部分的用電,也能透過海底電纜或陸上電纜,以連通電網當鄰近國家的「大型電池」。英國國家電網和挪威Statnett的合資企業促成這項大型工程計畫,跨國電網在6月開始進行測試,之後的三個月都以50%潛力試運行直到容量達1400MW,足以供電140萬戶家庭。只可惜這條新開通的電網,無法「顯著改善」英國現在面對的高電價問題。(科技新報報導

聯合國氣候會議前夕 教宗籲全球領袖提解決之道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今天警告,世界領袖在本月底即將登場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上,必須為眼前「空前的生態危機」提出解決之道。(中央社報導

中國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三大產業搭成長趨勢

中國今年加強落實能耗雙控政策。瑞銀最新的報告指出,限電可能使中國第4季的經濟成長率下降0.3到0.5個百分點,這樣的壓力可能促使中國放寬「能耗雙控」政策力度。

凱基投顧今日指出,能耗雙控政策對台廠電子供應鏈將有短期衝擊,但也顯示中國能源轉型勢在必行,預料將帶來綠能發電、電動車和儲能等產業長期商機。(中央社鉅亨網報導)

冬季用煤偏緊 中國掀搶煤潮 捧錢也買不到

中國近來大規模限電引發民怨,中國官媒引述業內人士表示,限電背後是飆漲的煤炭價格導致火電廠發電愈多愈虧,自然就不願意發電,企業捧著錢還買不到煤,形成嚴重供需失衡;而限電帶動相關產品的漲價效應也已浮現。報導稱,新增產能釋放還需時間,冬季用煤可能仍偏緊。(世界新聞網報導

疫情防控 中疾控主任:應大規模篩查野生動物

第一財經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近日撰文表示,現實世界中已有11種動物感染了COVID-19的病毒,包括老虎、大猩猩、雪豹和水貂;另外14個動物物種已經確定能夠在實驗室的試驗中被感染。他呼籲對陸地和海洋野生動物進行大規模病毒篩查,以制定進一步防控策略,並為人類應對下一次疫情做準備。(中央社報導

十一長假動物園攬客不擇手段 孔雀綁樹上

中國「十一」長假期間景點遊人如織,卻傳出虐待動物的事例,其中遼寧省瀋陽市鳥島景區將孔雀綁在樹上供遊客觀賞、拍照,廣州一處動物園櫥窗裡的北極狐則為取悅人類而奄奄一息。(中央社報導

遼寧暴雨冰雹齊來 13座水庫超越防洪限制水位

中國遼寧省近日天氣異常,陸續出現暴雨、雷電、冰雹、大風,大連國際機場多航班延誤或取消,截至今日上午,全省共有13座小型水庫已超過防洪限制水位,當局至今轉移受災民眾4430人。(中央社報導

港調查:僅兩成半人聽聞港府氣候變化政策 綠色和平批至今未訂碳中和路線圖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調查顯示,只有兩成半人聽過政府氣候政策,當中逾八成認為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決心不足。綠色和平質疑,政府去年訂立2050年達致碳中和的目標至今未有路線圖,呼籲政府盡快落實時間表和措施。團體促請政府把握周三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及今年內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機會,訂立積極進取氣候政策,以展示紓緩氣候危機決心。(立場新聞香港01東網報導)

香港生物多樣性目標僅3成達標 觀鳥會批規劃保育割裂 加速生境損失

香港觀鳥會今日發表《香港生物多樣性與保育之10年回顧》,評估本港自然保育表現。《報告》比較2010年「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20個標準,發現香港只有6個部分達標,批評本港發展規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割裂,甚至威脅本地物種存活,最終出現中華白海豚在大嶼山水域種群數量過去10年間大減一半、牛背鷺的繁殖種群減少三分之二、貝澳淡水濕地因南大嶼沒法落實規劃管制而持續減少等情況。(香港01報導

憂管制即棄餐具變廢物轉移 港環團籲政府引餐具租借服務多設回收點

香港環保組織綠領行動於疫情初期曾估計,本港每周消耗逾1億元外賣即棄塑膠。同時,政府計劃於2025年全面禁止即棄發泡膠餐具,綠領行動認為是時候推動可重用餐具服務,建議政府應增撥資源,透過投標方式引入餐具租借服務供應商,為市場提供發展空間。而本港近年亦有不同團體推廣服務,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外國同香港已經有成功例子,依家只係欠東風。」(香港01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