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海渡假村環評補件再審 珊瑚礁區、原民傳統領域爭議未解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黃金海渡假村環評補件再審 珊瑚礁區、原民傳統領域爭議未解

2021年10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台東都蘭灣黃金海渡假村開發案去(2020)年由觀光局送回環保署進行環評審查後,已歷經三次補件,今(27日)再度召開審查,最終仍決議須補件再審,但也預告下次將為最後一次審查。閉門會議時也有環委直言,雖尊重其他委員希望再給開發單位機會的決議,但應退回本案。

環委提到,開發單位先前明確表示將會採分期開發,但今又表示可能以不分期的方式「一次做好」,根本是「浪費四次審查時間」,要求開發單位下次審查時針對變更項目作明確說明。也有環委表示,雖然法規界定開發基地不屬於海岸地區,但兩者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未來關於鄰近海岸地區的作為一定要納入後續審查。


黃金海渡假村開發案環評審查,今(27)日決議須補件再審。廖禹婷攝

黃金海度假村歷經超過十次環評 爭議未解仍需補件再審

黃金海休閒渡假村佔地10公頃,距離杉原灣沙灘僅200公尺,且鄰近佔地26公頃的棕櫚濱海度假村預定地。此案歷經多次環評也被稱為「殭屍環評」,因涉及東海岸重要珊瑚礁區、鄰近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以及富山考古遺址而備受爭議。今(27日)環保署針對該案的「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環現差)進行審查。

開發單位規劃將採分期開發,第一期用地設置250間客房,第二期用地規劃200間客房,且於第一期開發營運兩年後,年平均住宿率達到65%時才會考量進行第二期開發。

但有環委指出,因為開發單位將要分期施工及營運,可能牽涉到污水處理廠設置、太陽能板設置、滯洪池設計與保留及停車空間設計等,應該將具體時程、區分方式具體說明,並表明第一期施工及營運的確切時間點及時程。

開發單位則表示,因還有開發計畫、水土保持計畫需要做後續審議,將在環現差同意變更後三年內取得開發許可,並強調取得許可後一年內一定會動工。另外,也會再重新評估分期開發的規劃,未來也有機會以一期方式完成工程,不再分期。

另外,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根據觀光局2015年「都蘭地區觀光永續發展評估案」推估,都蘭地區2023年尖峰日房間需求是851間,但鄰近的大型開發若全部興建,房間數估計將超出預計需求量1000多間。在「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2020~2023年)」當中也明確評估東海岸住宿設施「沒有開發需求」,但觀光局卻在歷次專案小組中對上述問題避而不談。

地球公民基金會痛批觀光局一再將管理問題推給其他單位,「讓八屆環委做白工,進行無效益審查,不僅對廠商及部落形同折磨,更虛耗龐大社會資源。」

不過觀光局與會官員僅簡單表示,對於本案後續發展會尊重環委意見。他也提到,舊案廢止因涉及行政處分問題,請業者審慎評估後續是否開發,若確定不開發也應自動提出申請以利後續處置,一切尊重大家意見。


根據2015年都蘭地區觀光永續發展評估案,若都蘭地區的開發案全部興建完成,供給將會超過實際需求量。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大型開發引發部落反彈 加路蘭部落族人:堅決反對

黃金海渡假村鄰近有莿桐、都蘭與加路蘭三部落,開發單位雖表示已於今年8月25日與加路蘭部落領袖召開溝通協調會議,不過環委認為,開發單位並未說明當地民眾認同度以及具體共識。開發單位解釋,目前已有規劃辦理說明會議但因疫情問題尚未確定日期。

而加路蘭部落族人鍾勻慈也透過影片表示,堅決反對黃金海渡假村開發案,除了當地屬於部落傳統領地以外,她也提到黃金海渡假村山腳下在圓規颱風時也因為豪雨引發災難,憂心當地地質條件無法承受大型開發。「難道我們真的要跟氣候去賭博,硬讓這個案子通過來威脅當地居民的安全嗎?」


加路蘭部落族人鍾勻慈以影片表明反對立場,希望大家尊重部落。廖禹婷攝

開發地地質脆弱 環團憂邊坡滑落、泥沙流失成珊瑚危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曾椲涵表示,杉原灣沙灘的珊瑚種類高達110種,也是稀有的貝氏耳紋珊瑚在台灣唯一的棲息地。此外,當地地層不穩定,若貿然開發將植被移除後,泥沙流失經過沖刷進入海洋,沈積在珊瑚礁區,恐嚴重危害珊瑚生長。

曾椲涵也指出,根據過去12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杉原灣沙灘進行珊瑚礁體檢的數據顯示,活珊瑚覆蓋率目前已呈逐年下降趨勢,且去(2020)年泥沙覆蓋率已高達63%,「這裡的珊瑚正遭受非常嚴重的泥沙淤積的威脅,我們需要積極的珊瑚保育措施,而不是可能造成更嚴重泥沙淤積問題的大型開發案。」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黃靖庭表示,黃金海度假村預定地的地質屬於脆弱的「利吉混合層」,圓規颱風大雨過後鄰近邊坡也有明顯滑落及位移現象,而黃金海預定地也可見坍塌處。她建議環委將本案退回,「不要再虛耗委員和族人的時間。」


台東杉原海域海下珊瑚種類有超過100種,佔全台的1/3。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000年富山考古遺址 環委批:文化處放任開發單位淡化遺址重要性

因為涉及4000年前的富山第1及第2考古遺址,文資保存也成為歷年來爭點之一。開發單位強調,當初取得基地時並不知道有考古遺址存在,未來建築物也將全數迴避遺址範圍,並規劃10公尺的遺址緩衝區。不過環委認為目前規劃的10公尺距離過短,希望開發單位評估增大迴避距離的可能性。

地球公民基金會賴沛蓮也提到,「開發單位應該正視選址失當的問題,而不是一再利用更改建築量體規避這個事實。」她也質疑開發單位無法確保工程施作期間不會對遺址造成干擾,痛批開發單位未對此說明,卻只想靠「後續規劃」、「事後搶救發掘的文物」來亡羊補牢。

環評專門委員郭素秋指出,台東縣文化處曾向文化部文資局提出「(民國)109-110年臺東縣列冊富山第2考古遺址保存狀況暨文化內涵調查試掘計畫」的經費申請,當時台東縣文化處表示「富山第二考古遺址為重要考古遺址,有朝進一步指定成限定遺址的文化價值」,因此文化部才同意補助九成經費。

郭素秋痛批,台東縣文化處以富山第2考古遺址的重要性為由,向中央申請補助,卻放任開發單位不斷淡化富山第2考古遺址的重要性,「是監督的概念還是共犯結構?」她也質疑,業主以文化處的報告宣稱基地內沒有重要史前遺物,但是遭到環委反駁時卻又表示沒有取得文物出土的相關資料,「有利的報告拿得到,對你不利的報告為什麼又拿不到?」


黃金海渡假村預定地位在富山第1及第2考古遺址。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