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庭莉 | 環境資訊中心

劉庭莉

期待能帶給世界一點改變

文章列表

2023-07-07 16:59
513、303兩次全國大停電,監察院5日調查發現人為疏失,通過糾正台電並彈劾時任興達發電廠廠長等八人,移送懲戒法院審理。調查報告另提到,台電調度運轉核二、核三廠緊急電源「氣渦輪機」卻未納入電業年報,形同「黑電」。台電澄清,氣渦輪機本就提供尖...
2023-07-06 10:39
為加速發展光電,經濟部研擬綠能發展區,提高「低地力」農地、「非養殖漁業生產區」魚塭設置光電比例。農委會預計以「農地政策白皮書」說明農地光電原則,然而尚未完成,內政部就預告鬆綁「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放寬綠能發展區內農牧、林業、養殖及國土...
2023-07-04 17:50
證交所昨(3日)揭露,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8月7日於高雄成立。做為自願性減量碳權的交易平台,未來將先行國外碳權買賣,待國內相關子法上路,再做國內碳權交易。對於正式引入碳權交易,外界也擔憂引發「碳權漂綠」。立法委員洪申翰、林楚茵舉辦公聽會邀請產...
2023-07-03 18:16
我國七成原物料來自進口,與產品製造相關碳排占45%。為加強資源循環、提升產業韌性,在上月30日環保署舉辦的論壇中,聯電資深處長賴懷仁建議政府透過AI技術主動媒合產業,協助產業尋找各種廢棄物資源化的可能,降低尋覓合作廠商成本。 ...
2023-06-27 13:39
2024年大選,各政黨陸續敲定立委提名人選,12個環保團體今(27日)召開聯合記者會指出,環境保護為全球普世價值,各政黨不分區安全名單應至少有一席環境保護專業的委員。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葉國樑表示,區域立委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制度下,小黨難以...
2023-06-26 18:18
我國三座核電廠陸續除役,核廢料最終處置如何能以「永久貯存」落地,促成世代與核設施共存的文化,公眾溝通是一大課題。專家學者提出,建議比照《奧爾胡斯公約》國際公約,於程序開始前及時通知受影響公眾,在意見表達階段就落實溝通協調,與民間尋求共識,減...
2023-06-21 16:30
為什麼蜥蜴、蠑螈等會再生的動物,受傷越重再生越快?這是困擾生物學家超過250年的奇特現象。中研院組成跨領域團隊,發現斑馬魚利用「機械波」及時偵測受傷發生的位置,以調控相對應的傷口癒合和再生反應。研究成果今年6月刊登於國際期刊,為首次在活體動...
2023-06-19 14:41
氣候危機迫在眉睫,綠色和平今(19日)公布氣候危機對「鹿港老街」、「大甲媽祖遶境」、「阿里山鄒族部落」、「台南北門」四處文化地景的衝擊報告。以鹿港小鎮為例,只要單日累積雨量達豪雨等級,鹿港就有六處古蹟面臨30公分~1公尺的淹水風險。綠色和平...
2023-06-16 17:31
無包裝商店成為新興環保潮流,但若以無包裝販售有機農產品,就有可能涉及違法。有機農產品店鋪「零居」2022年底被新北市府以違反《有機農業促進法》裁罰6萬元。經業者訴願,農委會近日決定撤銷原處分。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昨(15日)關切表示,現有法規不...
2023-06-16 10:11
發現擱淺海龜,通報專線118之後呢?若是有醫療需求的海龜,全台有哪些地方可以收容?目前全台五座鯨豚與海龜救傷站、90個收容池的量能,足夠作為接住受傷海龜的「海龜急診室」嗎? 目前全台七成收容池集中於澎湖水試所,本島則有八成位於屏東海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