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環境】台絕跡攀鱸現蹤金門、黑面琵鷺普查數量創新高、蘭嶼珠光鳳蝶現蹤台北產卵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午安環境】台絕跡攀鱸現蹤金門、黑面琵鷺普查數量創新高、蘭嶼珠光鳳蝶現蹤台北產卵

2021年11月21日
編輯室

11月19-21日

蘭嶼珠光鳳蝶現蹤台北產卵 專家:非常不好

原棲地在蘭嶼的珠光鳳蝶日前出現在台北植物園產卵,園區緊急移除交由動物園昆蟲館收養。專家憂心說,珠光鳳蝶出現在台北「非常不好」,希望不是有人放養。雖然珠光鳳蝶是保育類,但原棲地在蘭嶼,因此對於台灣本島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外來種,任憑牠在台灣活動、繁殖對台灣其他的物種可能造成威脅。(中央社報導

創新綠能科技 工研院院士促編經費支應

工研院第十屆院士會議剛結束,針對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國際新局勢,院士群提出建言。短期策略上,政府與大企業應對上下游生態系盤查碳足跡,建立具公信力的碳排數據資料庫,因應國際碳排盤查需求。中長期需加速修訂溫管法,導入碳定價及碳交易制度以推動減碳;政府對相關法規要審視與調整,推動淨零排放與循環利用,以新技術改善產業。(經濟日報報導

韌性農業因應氣候變遷 已備四種水稻五年後登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日舉行記者會,主委陳吉仲指出,全球在2040年將升溫1.5°C,對台灣衝擊大,三年前開始研究規劃韌性農業,2022年相關研究經費將倍增至新台幣8億元,並已育種十幾種因應,水稻有四種,五年後推廣。(中央社報導

台東知本光電案縣府不同意廠商展延 部落:應立即解約

爭議三年的台東知本光電開發案,日前在縣議員質詢下,縣府鬆口廠商已超過申請展延合約期限,不會再同意展延的申請。知本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19日發聲明表示,縣府雖回覆廠商不展延,但仍舊不願終止知本光電案,目前合約關係仍在,意味著撕裂卡大地布傳統領域主權的威脅並沒有消失,縣府應立即解約。(聯合報報導

台中市三焚化廠歲修垃圾車大排長龍 環保局緊急啟動棄置場

台中市三座焚化廠11月起展開歲修,環保局清潔隊垃圾車優先進場,民間垃圾車只能在外排隊等候,超過20台垃圾車、隊伍綿延400公尺,司機等候最長達九個小時引發民怨,環保局緊急啟動棄置場來堆放垃圾。

市議員何文海19日至文山焚化廠查看,驚見垃圾車大排長龍,他表示,歲修期程長達一個月,焚燒的效率降低,建議新建焚化廠,弭平中市垃圾焚化能量不足的棘手問題。(公視新聞自由時報報導)

黑面琵鷺普查較去年同期多1300隻 數量創新高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13日普查黑面琵鷺度冬族群,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四地總計3315隻,超越去年同期的2045隻,增加1300多隻。台江國家公園研判,除了台灣環境變好更適合黑琵度冬外,跟全球氣候變遷也有關係,而11月初並非黑琵的最大量階段,推測12月至明年1月,還可能有新高數字出現。(公視新聞報導

地層下陷區推動光電 屏東民生綠電111年可達100%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20日到屏東地層下陷區視察屏東縣推動「嚴重地層下陷區太陽光電計畫」進度,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預計今年底可至少完成140MW併網量,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私有地太陽光電案場,明年民生用電使用綠電可達100%。(中央社報導

防優養化 桃市府多管齊下為石門水庫減磷

環保署日前公布8月的結果,石門水庫從普養轉為優養。桃園市府為避免石門水庫水質因優養造成惡臭、混濁惡性循環,去年啟動總磷削減計畫保護水資源,除了水務局在水庫上游新建水資源回收中心,避免家庭廢水直接排入水庫,還借鏡日本滋賀縣琵琶湖水庫減磷成功經驗,由環保局教導原鄉部落製作或使用不含磷的洗劑,同時教育如何維護水庫環境。(聯合報報導

非洲豬瘟南投廚餘去化困難 偷倒溪流影響環境觀光

南投縣預防非洲豬瘟,禁止廚餘養豬,衝擊養豬業,廚餘處理也成棘手問題,縣議員吳瑞芳說,她發現鹿谷鄉有人將廚餘偷倒到溪流,造成河川污染,鹿谷每天遊客超過8000人,也影響環境和觀光。南投縣環保局表示,因非洲豬瘟疫情,廚餘可能成為感染途徑,廚餘去化困難,會協助鄉鎮公所成立廚餘堆肥場,以免廚餘亂倒污染環境。(聯合報報導

桃園工廠業者怨垃圾無處丟 只能堆在廠內

桃園市垃圾爆量,問題嚴重,民代近期不斷接獲民眾陳情指工廠內垃圾無處扔,業者叫苦連天。由於其他縣市拒絕代燒垃圾,桃園只能堆置,環保局則協調市轄處理廠商增加垃圾處理量能,期待明年1月觀音生質能中心試營運能解燃眉之急。(公視新聞報導

傳說中會走路與爬樹的奇魚 「中斑虎」攀鱸金門現蹤

早期金門長輩稱為「中斑虎(閩南語)」的攀鱸,在台灣已經絕跡,近期在烈嶼鄉尋獲,經過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陳光耀的研究,成功復育其後代,目前數量已達200多條。(聯合報報導

二仁溪生態復育有成 台南大甲二行濕地喜見一級保育鳥

台南市仁德區大甲二行生態濕地位處二仁溪河畔,濕地內有多個水質淨化池,種植大面積水生植物淨化水質,常吸引許多本土鳥類及冬候鳥棲息,今年1月曾觀察到18隻一級保育類的黑面琵鷺,3月更是首度觀察到相較黑琵更少見的白琵鷺,保育成果令人驚喜。(聯合報報導

永安濕地黑琵出現繁殖行為 鳥友期待第一隻MIT小黑琵

保育類黑面琵鷺已開始南下避冬,高市永安濕地飛來2、300隻琵鷺棲息。記錄黑琵生態已29年的生態攝影師王徵吉發現,黑琵疑似出現非繁殖期的繁殖行為,或許因氣候變遷暖化影響,會改變候鳥北返的抉擇,若氣候、環境許可,黑琵很可能會留下來,成為留鳥,鳥友們期待第一隻「MIT小黑琵」趕快出現。(聯合報報導

柯文哲:碳定價收入應撥三成予地方 助弱勢及中小企業轉型

民眾黨20日舉行「永續台灣」論壇,黨主席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COP26要求在2030年減碳45%,政府應先有方案,再和社會各界對話。他並希望未來中央能將碳費、碳稅或碳交易的收入三成撥給地方,讓各縣市成立基金因應,協助弱勢族群、勞工及中小企業轉型。他表示,民眾黨在立法院推動氣候變遷法,台北市政府也提出淨零排放路徑評估報告,開始與社會對話,並計劃在市議會下會期提出因應氣候變遷碳中和管理自治條例,希望盡快完成立法,讓大家開始準備。(中廣電台報導

離岸風電併網基地 全台首座啟用

全國首座離岸風電併網基地「台電彰一開閉所」21日啟用,台電表示,可協助彰化外海北側廊道離岸風電業者,將發出電力併入全國電網,提供1.5GW併網量(150萬瓩),預計2024年可再增加1GW併網容量,後續搭配預計2025年上線的彰工升壓站、永興開閉所,可提供彰化離岸風場6.5GW併網需求。(聯合報報導

宜蘭監獄被指排放污水及惡臭 村長率隊拉白布條抗議

宜蘭監獄被指控排放污廢水,造成鄰近排水溝魚群暴斃,並散發惡臭,影響村民生活品質,在地的三星鄉拱照村長鄭阿財21日率隊拉白布條抗議;獄方回應,即日起全面檢視獄中污廢水管線,若有破損會儘速修復。(自由時報報導

王美花估三接不蓋將多燒500萬噸煤 環團:政府恫嚇人民

中南部的環保團體不滿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表示,三接不蓋的話,要多燒五百萬噸煤,因此在21日聯合北上抗議,認為這是政府拿三接在威脅中南部民眾的肺。(公視新聞報導

廢棄養殖漁農用地常遭不法傾倒廢棄物 雲林環保局加強稽查

雲林沿海鄉鎮有許多廢棄養殖魚池及農地,卻常遭不法業者傾倒廢土或棄置廢棄物,沿海鄉鎮今年截至11月,就取締九件、共19人違反廢棄物刑事罰法案件,台西警分局及雲林縣政府環保局將聯合稽查,不定時攔檢砂石車等大型車輛,避免不法業者濫倒廢棄物。(公視新聞報導

中石化頭份廠 五個月減排263噸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推動污染源空污季企業自主減量,中國石油化學公司頭份廠率先響應簽署協議書,預計今年11月至明年3月,將減少空氣污染物粒狀物19.7公噸、硫氧化物56.4公噸、氮氧化物186.8公噸排放,共約263公噸。環保局強調,協議沒有強制性和獎勵,不會特別針對內容稽查,但是平常稽查也不會鬆懈。(聯合報報導


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 盜獵者設置大量陷阱

舉世聞名的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遭盜獵者設置大量陷阱誘捕動物,僅7至9月園方就移除590個陷阱。警方積極追捕盜獵者外,獸醫也儘量為動物們安裝追蹤器保障牠們安全。(中央社報導

如何把核電廠搬上月球 NASA徵詢意見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美國能源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19日徵求提案,以開發星球表面核裂變電力系統。這兩個機構正在合作,希望在10年內開發一項不用仰賴太陽的能量來源,供登月任務使用。(中央社報導

海底火山浮石北漂東京外海 三宅島設攔油索備戰

日本受到今年8月小笠原群島海底火山噴發影響,在沖繩本島等地沿海出現的大量「浮石」,已對漁業及觀光業帶來影響。目前已北漂到東京都伊豆群島附近,其中的三宅島如臨大敵,20日已設置攔油索「備戰」。(中央社報導

儲能系統黃金十年將至 2030年全球裝置量攀升20倍

彭博能源財經(BNEF)預估,2021年到2030年全球新增儲能容量將增加345 GW/999 GWh。美國和中國將是兩大主要市場,2030年占全球儲能裝置的一半以上。BNEF預測到2030年,55%定置型儲能將應用在電力調度,另一方面再生能源與儲能的搭配也會愈來愈常見,尤其是太陽能+儲能計畫也趨於熱門,BNEF表示,住宅、商業和工業儲能系統也會愈加常見,十年後家庭和企業儲能裝置將占全球儲能裝置的四分之一,目前德國和日本為市場先鋒,澳洲和美國加州市場也相當大。(科技新報報導

重量輕又具環境永續優點 爆米花有沒有機會變成保麗龍?

德國哥廷根大學的教授Alireza Kharazipour希望能用爆米花變成便宜、可生物分解與永續的發泡聚苯乙烯(EPS,也就是保麗龍)。哥廷根大學團隊指出,爆米花泡沫吸熱效果更好、易燃性也較低;於回收方面,最後還可以堆肥處理、又或是切碎再利用於沼氣,甚至也可以變成動物飼料。爆米花保麗龍也已獲得德國Bachl集團認可,技術商業化後可用於建築隔熱、防護/絕緣包裝、運動器材部件和輕型汽車部件等。(科技新報報導

香港京士柏氣象觀測站 獲世界氣象組織認證 成全球首個百年高空觀測站

香港天文台高空觀測站,最近成為全球首個獲世界氣象組織(WMO)認證的百年高空觀測站。天文台科學主任、京士柏高空觀測站站長林學賢表示,至今約有300個具百年或以上歷史的觀測站獲世界氣象組織認證,但絕大多數是地面觀察站,而京士柏高空觀測站則是全球首個獲得該認證的高空觀測站。長期氣象觀測對記錄和分析地球氣候變化十分重要,有助推動氣候研究發展。(立場新聞報導

野豬傷人案多於餵飼時發生 香港漁護署:盡快擴展禁餵區及提高罰則

香港漁護署近日以誘捕及人道毀滅方式捕殺野豬惹爭議,漁護署長梁肇輝21日在電視節目表示,香港是全球首個地區試行捕捉絕育放回策略,但試行幾年發現無法有效控制野豬問題,因此需調整策略,強調署方只會捕殺對市區構成威脅的野豬,不會影響郊野公園的野豬群落。他又指正研究擴展野豬禁餵區,並提高罰則,但未有具體時間表。(東網報導

石澳發現成年江豚屍 為香港本年第30宗鯨豚擱淺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20日接報,指港島石澳泳灘有鯨豚擱淺。人員隨即趕往調查,證實擱淺的為一條成年江豚,長約171厘米,性別有待確定,屍身已達第4級嚴重腐爛。保育基金已將江豚帶回海洋公園作詳細解剖及化驗。這是本年度第30宗鯨豚擱淺個案。(東網報導

港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長遠需考慮核電達碳中和

港府訂立減碳目標,望在2050年前香港實現碳中和,並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中力爭在2035年前把本港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郭振華21日在電視節目中指,日後要達致碳中和目標,要避免完全依賴天然氣,長遠需要考慮核能發電,又應參考大亞灣的這種作業模式,考慮長遠在廣東省有區域合作,投資發展類似的核電廠。(東網報導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量 破10億千瓦

在加大「能耗雙控」的背景下,中國國家能源局21日發布,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0.02億千瓦,突破10億千瓦大關,比2015年底實現翻倍成長。(聯合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