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地景」成就今日共食凝聚 遇見明日多樣景觀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可食地景」成就今日共食凝聚 遇見明日多樣景觀

2021年12月27日
文:蘇庭妤

「人活著就是要動,大家走出來,多認識其他長者朋友,把整個地區維護起來,大夥就能凝聚在一起。」新莊區雙鳳里里長潘素娥如是說。

走在石頭小徑蜿蜒劃分的社區田園,有別於一般都市屋頂的盆栽式種植,高低錯落的可食作物色彩繽紛,長者們非常「接地氣」的或蹲或站。難以想像,過去這裡其實是雜草幾乎高於人的荒地。「這邊有蝶豆花、桂花,那邊有甘蔗、香蕉還有咖啡,秋葵也正是時候。」自發性參與的居民熱情的介紹著。


為改善都市生活景觀與環境品質,社區志工夥伴保留原本的果樹,利用現地大小不一的石塊,依著果樹圍塑成菜畦,引用山泉水打造里內景觀生態池,減緩大雨時的地表逕流。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提供。

凝聚社區共識 拓展長輩的社交生活

里長潘素娥與牡丹心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合作,帶領里民志工以不同主題、打造三處收成多元且美觀好吃的可食地景——咖啡樹區、香草區以及蔬菜瓜果區;不僅為鄰里環境增添繽紛色彩,也促進鄰里長輩互動,減少獨居長輩的孤獨感。

除了收成後的咖啡豆與香草,成為里民間分享的飲料來源,所生產的瓜果蔬菜更結合當地公有市場惜食平台的農產品,在志工精湛的廚藝下,將之烹煮成一道道創意佳餚,供鄰里長輩享用。讓獨居或兒女外出工作的爺爺奶奶,在志工的陪伴下共餐歡聚;長輩們因此變得更加開朗,鄰里志工們也為爺爺奶奶們的轉變感到喜悅。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前往社區人群聚集處一同用餐,可以豐富長輩的社交生活。

共食的觀念,可謂原本就存在於台灣的文化之中,這從辦桌文化不難看出來食物共享的美好寓意。然而自2020年初至今,COVID-19的全球蔓延讓人類有好長一段時間需要彼此隔絕。後疫情時代,在情況看似逐漸受到控制,開始能逐步解封時,我們渴望社交、渴望親近自然、渴望健康、美食與心靈療癒。而當人們外出受到限制時,那些屋頂陽台有著精心打理綠植栽景觀的家庭與社區,頗值得讓人稱羨。

回看歷史 創造「可食地景」的新思維應用

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使得英國小鎮托德鎮當地的高中及小店等,都面臨了關閉的危機,這些情況觸發了當地居民的憂患意識。兩位當地婦女挺身發起會議,召集居民商討應對策略,最終決定結合人們親近自然的需求,以社區營造精神號召居民各自貢獻所長,一起整理社區家園中無人關照的荒地角落、利用可食植栽改造主要公共路徑上的風景。

藉由社群共工,重新形塑社區公共空間的地景風貌與過程,打破人們物理上、心理上的藩籬,拉近彼此,同時創造了身心的滿足與療癒,進而組織IET(Incredible Edible Todmorden)行動,無疑是創造「可食地景」老觀念新思維的傑出應用。在行動中,他們把該區來自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們,透過「吃」凝聚在一起,社群標語也因而成為:「If you eat, you're in.」。

樂在其中 形成改變未來的原動力

台灣過去自耕自食的生活模式存在已久,但做為一種都市生活時尚則是近年的風潮。目前制度化推動「可食地景」的相關單位,以新北市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藉公部門力量加以輔導最為明晰,推動地點以社區、中庭、露台、屋頂、鄰里開放空間、學校等處為主,一定程度上避開了交通繁忙要道。想來,可能也是為了排除一般民眾對於道路旁蔬果可能受空污影響的疑慮。


雖位處市中心,但近年來將部分學校利用校地作為,為避開交通要道的可食地景案例。圖片來源: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民眾透過實際參與,體驗到可食地景的好處,不僅止於安全食物的取得,還有縮短食物里程、增加都市人農耕體驗、提供景觀效益以及休憩價值等;在作物栽植的實質收穫與衍生出的觀光效益之外,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推動過程與社群溝通交流而為地方帶來的凝聚力。

人們參與過程,最重要的就是享受且樂在其中,相信只要與社群同在,任何事情都有改善的可能,同時體認到地球正面臨諸多棘手的問題,若現在再不作為則幾乎沒有什麼可以留給未來;只要這樣信仰著並且行動,讓一次又一次的小行動累積成巨大能量,相信改變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顯著。

由田園城市到可食地景 多層次區域規劃串連

以「田園城市」標準來說,台灣已看到許多佳績,而下一步,我們需要努力的是「如何讓以人為本的點狀綠園,真正變成完整的生態廊道,成為兼具美感與生態機能的『可食地景』。」

廊道的功用,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鐵路、公路和運河等交通運輸外,還包括提供生物通行、覓食以及棲息的環境,後者亦即生態廊道。可食地景結合生態廊道,在生態保育、自然資源和植栽美學等方面的應用,幾乎都能以各種方式加以融合。

完整的規劃雖需仰賴專業人士從經濟影響、生態環境、景觀美學等進行多方考量,但我們依然可以隨時號召身旁親友,從作物與土壤的學習開始,並參考不同景觀設計的案例,發揮創意將不同作物與植栽依照季節、高度、生長方式及色彩等進行規劃。

目前台北市政府有提供免費的耕作技術諮詢顧問,可親臨現場協助市民規劃種植空間,讓都市不再只是水泥叢林。此外,若能再額外由公部門增加空間景觀美學等推動相關課程,更能幫助民眾在打造「可食地景」時,具備多元創造力,讓綠意不只侷限在盆栽與空地。

當點狀的可食地景愈多,接受並參與其中的人數愈多,相關單位也能愈好地進行完整的再規劃。例如新莊區雙鳳里牡丹心社區,他們一步步將公有地與私有地融合,再憑藉既有成果與其他私人地主溝通,讓「可食地景」的社區營造範圍不斷擴大;社區不再到處雜草叢生,磚瓦經過居民自發性的設計擺放,融合各式作物,不只提供更多居民生活物資,也療癒更多都市人心靈。


改造閒置空間為兼具食用與景觀功能的可食地景。圖片來源:新北市綠美化環境景觀處。

期許可食景觀池 拓展可食地景理念

台灣青壯一代,在生命經歷中有更多機會接觸社區營造,也對公共事務的操作更為熟悉,而「可食地景」能否推動成功,有一個重點是「不要讓活動過程變為制式的知識階級指導,而是要廣泛的對所有地區居民展開雙臂,確保各經濟階級、各文化背景的人們,都能平等參與其中,因為『 If you eat, you're in 』。」

另外,台灣各地也持續推動「魚菜共生」,這是一套結合水產養殖和水耕蔬菜的科技系統,能避免水質惡化,且形成魚幫菜、菜幫魚的良性循環。因為魚的排泄物含有氮、氨等成分,若直接排入河川或土壤會造成環境負擔;但這些物質反而能供給蔬菜養分,而且經蔬菜淨化後的養殖水,又可以導回魚池再利用。

未來,如能進一步結合魚菜共生,將漁產養殖也納入「可食地景」,設計出可食景觀池,更能拓展可食地景之理念,也能增加生態景觀豐富性,以朝生物多樣性與都市景觀共榮共存的未來邁進。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