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鳥氏帶紋赤蛇現蹤畢祿山區 太魯閣區內蛇類再添一種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羽鳥氏帶紋赤蛇現蹤畢祿山區 太魯閣區內蛇類再添一種

2007年06月07日
本報2007年6月7日台北訊

5月底,太魯閣國家公園保育人員在海拔2,100公尺的畢祿山區發現一條小型蛇類,保育人員初步判定是帶紋赤蛇,但經仔細比對,證實是更稀有的羽鳥氏帶紋赤蛇。而牠的出現也為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的蛇類再添一種,總計達25種之多。

羽鳥氏帶紋赤蛇的族群數量極為稀少,列名為農委會公告「珍貴稀有」等級的保育類野生動物,與帶紋赤蛇外觀極相似,牠們共同的特徵是頭部橢圓形,黑褐色,頭部的後方有一白色的環紋,頸部並不明顯,頭部向後有三條黑色的縱帶,鱗片光滑無稜脊,有時會反射出虹彩般的光澤,屬蝙蝠蛇科的毒蛇。這二種蛇類最大的差異,在於羽鳥氏帶紋赤蛇體色黑色縱帶上有20多條白色橫斑。依據台灣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出版的「保育類動物圖鑑」,認為有可能是帶紋赤蛇的變異個體,至於牠們屬同一種或是分屬二種,則有待學術界更進一步研究。這兩種蛇的毒性都極強且沒有血清,幸好個性溫和,很少有攻擊行為。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達9萬2,000公頃,涵蓋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生態環境,儘管對區內物種全面調查,但許多不常見的物種也極有可能在調查研究中未被紀錄到。彙整學者的調查統計,太魯閣國家公園95年的蛇類名錄計有23種,96年3月29日在太魯閣台地曾發現盲蛇出現,如今又發現稀有的羽鳥氏帶紋赤蛇,因此蛇類已增加到25種。這正足以顯示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度極高,同時也代表自然環境中仍有許多我們所未知的,不僅值得我們更深入研究探索,更需要學習謙卑對待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