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國際無消費日 環資辦市集邀請民眾斷捨離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響應國際無消費日 環資辦市集邀請民眾斷捨離

2021年12月0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柏霖報導

為了響應國際無消費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近期舉辦「斷捨離市集」,邀請民眾以換物的方式減少過度消費,並邀請創辦「雪羊視界」與「營火部落」的兩位KOL分享自身購物理念,一同推廣無消費日。


除了可以帶自己物品前來參與外,也可以直接在現場選取自己所需的物品。劉昱旋攝

近幾年來,每到接近年底,促銷活動一檔接著一檔,像是萬聖節、雙十一購物節、聖誕節、各大百貨公司周年慶,一個個接連出招,吸引人們趁著低價折扣購買商品。然而在熱絡的購物氣氛與龐大商機背後,卻隱藏著大眾購買太多非必要的商品,甚至買了之後多半也用不上的東西。不但浪費錢,還導致家裡空間壅擠,物流業短時間內工作暴增,同時也造成資源大量浪費。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著眼於「過度消費對環境的衝擊」,於是在11月26日舉辦一場「斷捨離市集」,邀請民眾在無消費日當天,帶著自己手邊仍有使用價值,但其實並不需要的物品,來到環資一起互相交換、贈與和交流。因為即使是自己用不上的物品,也可能成為他人所需,透過交換,便能減少製造與消費,更可以避免全新的物品直接成為廢棄物。


雪羊在挑選戶外用品也是秉持著「還能用就不買新的」的原則,照片中的帽子就是雪羊從2017年一直用到現在,已經變色但仍在服役中的最佳例子。圖片來源:雪羊提供

參與活動民眾都帶著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也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離開,包含手工肥皂、藍芽喇叭、掛畫、書籍與廚房用品等。

此外,環資也分別邀請到創辦「雪羊視界Vision of a Snow ram」的雪羊與經營「營火部落」的達哥,發揮其影響力向大眾推廣無消費日的理念,兩位KOL推廣戶外活動之餘,也十分關注環境問題。

雪羊表示,自己已將無消費日的理念內化成了自己的日常習慣,購物前會先做足功課,然後「挑最好的,然後用到不能再用為止。」因此身上總是只有那幾套衣服在循環。達哥則表示,他的頻道內容很符合無消費日的理念,秉持著「買到位,買適合,一直用,用很久」的原則來選擇自己所需,而不盲從特價、促銷等商業手法。落實需要的物品才購買,戶外裝備還能用就繼續用,減少不必要購買的實際經驗。

透過KOL推廣,以及身體力行舉辦斷捨離市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也將持續推廣「減少不必要消費而達到保護自然資源」的理念,邀請社會大眾一同加入實踐的行列。

「Buy Nothing Day國際無消費日」1992年由加拿大藝術家特德・戴夫(Ted Dave)提出,目的在於對抗感恩節檔期民眾大量購物的情況,呼籲在黑色星期五當天拒絕購買任何商品,希望大眾正視消費主義帶來的資源浪費,該非正式節日也獲得國際熱烈響應。


營火部落的達哥常在自己的頻道分享應該如何挑選,好用、實用又耐用的戶外用品,減少買錯與浪費。圖片來源:營火部落提供


在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國際無消費日斷捨離市集。劉昱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