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之星】小動物狠角色! 既危險又「腹黑」的山中刺客──黑腹虎頭蜂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自然谷之星】小動物狠角色! 既危險又「腹黑」的山中刺客──黑腹虎頭蜂

2021年12月17日
文、圖:吳佳奇

田間工作,有很多與「蜂」的不期而遇,所以如果您喜歡觀察生態的話,蜂類是很好的觀察對象:獨居蜂、長腳蜂、蜜蜂、青條花蜂、寄生蜂等等,「蜂」情萬種,各有特色。

通常我們說到蜂,志工們最常問的就是:「有蜜蜂嗎?遇到蜜蜂怎麼辦?」其實,遇到蜜蜂一點都不可怕,蜜蜂可愛又忙碌,如果沒有主動攻擊,即使一直在旁邊近距離觀察,蜜蜂也不理你,而是忙著採蜜啊!

真正危險的並不是蜜蜂,而是虎頭蜂。今年11月初,高雄那瑪夏山區才發生虎頭蜂螫咬讓24人送醫的事件,所以住家附近若有虎頭蜂,通常都會讓人聞「蜂」喪膽。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山林中最怕遇到,也是攻擊性最強的黑腹虎頭蜂。

有次我們在果園帶領志工活動,氣氛正歡樂時,突然出現一隻黑腹虎頭蜂。我們一開始提醒大家避免大力揮舞,不然反而激怒了牠們、發動攻擊。但過了幾分鐘後,開始出現兩隻黑腹虎頭蜂在周圍盤繞,看來警告意味濃厚,這時已經讓人神經緊繃了,沒想到一隻黑腹虎頭蜂就這樣卡在志工的頭髮上,好險同事眼明手快迅速把黑腹虎頭蜂抓起一甩,結果,同事就這樣被叮了!

雖然同事立刻甩開手套,所以並沒有真的被螫進去,但可以明顯看到黑腹虎頭蜂瘋狂攻擊那隻手套。黑腹虎頭蜂屬於胡蜂科,螫針沒有倒鉤,因此可以重複攻擊,這時我們也驚覺到黑腹虎頭蜂的狀態已經不同,必須盡快離開那裡,算是一次驚險的回憶。


黑腹虎頭蜂的特徵,頭部胸部均為紅褐色,腹部全黑是最大的辨識點。

每年秋冬,是蜂群的繁殖期,蜂巢的規模到達頂峰,腰圍處可達一公尺;此時新一代蜂后正準備離巢,虎頭蜂們進入警戒狀態,所以這也是最常發生螫人事件的季節。虎頭蜂一個巢的週期是一年,新培育出的女王蜂會去找地方過冬,而其他個體到了冬天會全部死亡,明年春天新的女王蜂再去建立新的世代。

後來才知道,原來在工作果園的附近,遠遠目測超過五層樓高的樹梢上,掛著一顆超級大的虎頭蜂窩!大部分虎頭蜂的巢其實都相當隱蔽,畢竟過於明顯也容易遭受天敵攻擊,但黑腹虎頭蜂就是其中的例外。兇猛的黑腹虎頭蜂喜歡築巢在高大的相思樹或山黃麻上,視野開闊、出入方便的森林邊緣或空曠地。如果蜂巢前被擋住,牠們甚至還會直接咬除障礙物。黑腹虎頭蜂的蜂窩有點像圓形雞籠,所以黑腹虎頭蜂又叫雞籠蜂。


黑腹虎頭蜂蜂窩最大直徑可達一公尺,呈圓形雞籠狀。

黑腹虎頭蜂之所以危險,除了因為較為兇猛外,警戒範圍也非常大——以巢為中心,方圓100公尺都是警戒區,全盛時期一巢會超過上萬隻蜂。黑腹虎頭蜂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頭部呈現紅色,前胸背板為橙紅色,中胸部為黑色,下緣有一枚橙色斑,腹部黑色具短絨毛。雖不是最大的虎頭蜂,卻是最兇猛的虎頭蜂。當黑腹虎頭蜂感受到驚擾跟威脅時,會從毒針針孔噴出毒液跟費洛蒙,當氣味傳回巢中,很快就會引起群體攻擊,黑腹虎頭蜂的蜂窩出口是長條狀,且出口有很多個,因此守衛蜂可以快速的傾巢而出,發動大量攻擊。

說了這麼多可怕的攻擊模式,但其實也有很多時候是可以好好觀察牠們的,譬如說台灣的特有種光蠟樹上,樹幹灰白色的樹皮中含有大量汁液,是許多昆蟲補充養份的來源,其中當然也包含了虎頭蜂。光蠟樹在成長時每年都會不斷脫皮,樹皮很容易撐破,因此常常可以在光蠟樹上看到大量虎頭蜂、獨角仙、蝴蝶分食,就像是共享餐桌一樣,這時就是可以靜靜觀察牠們的好時機。

【小知識】遇到虎頭蜂怎麼辦? 
由於虎頭蜂對於深色特別敏感,不論是隨意飛揚的秀髮、黑色跟粗糙的衣物,都會讓黑腹虎頭蜂特別注意並認為是敵害,因此常發現牠們會圍繞著頭部盤旋或打轉。所以走入山林,除了淺色衣物外,記得把頭髮紮起、戴上帽子,可以減少頭部等重要部位被攻擊的機會。
如果真的遇到虎頭蜂時,先觀察是否有一兩隻在周圍圍繞,並大步離開該區域,切忌急速的奔跑,因為奔跑時反而會帶動氣流,使目標物更為明顯,被蜂螫的機會更大。此外,使用含有敵避DEET的防蚊液,可降低虎頭蜂的攻擊行為。

中文名:黑腹虎頭蜂

別名:黑絨虎頭蜂、絨毛胡蜂、雞籠蜂(台語)

科名:胡蜂科

學名:Vespa basalis

分佈:近郊、低中海拔森林。

生態:喜愛築巢於視野良好的高大樹上,領域範圍大,極易攻擊侵入者。

特徵:

  1. 頭部胸部均為紅褐色,腹部全黑是最大的辨識重點。
  2. 全身佈滿細小絨毛。
  3. 體長約1.8-2.8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