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藻礁遭沙埋 海保署調查出爐:淤泥非屬三接施工土方、生態未受明顯影響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大潭藻礁遭沙埋 海保署調查出爐:淤泥非屬三接施工土方、生態未受明顯影響

2022年02月18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孫文臨報導

去(2021)年9月,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於臉書指控,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施工土方疑似外溢,導致大潭藻礁G2區域多處淤積大量污泥,影響藻礁生態環境及柴山多杯孔珊瑚,引起各界關注。

海保署與桃園市政府於兩個月後完成該案調查,研判藻礁淤泥與中油土方組成不同,「來自中油填土方的可能性非常低」,且一個月後淤泥即被海流帶走,殼狀珊瑚藻與柴山多杯孔珊瑚未受明顯影響。


公投結束後,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持續於大潭海岸施工,其環境影響需各單位謹慎把關。資料照。攝影:孫文臨

潘忠政質疑中油三接施工是藻礁淤泥元凶 海保署:可能性極低

去年9月,潘忠政於臉書上指出,大潭藻礁G2區域多處淤積大量污泥,淤泥情形與過去淤沙的狀況截然不同,導致生物棲息的藻礁孔隙被覆蓋、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遭活埋,對藻礁生態產生重大影響,並呼籲主管機關應立即展開調查並清除淤泥,在調查結果完成之前,中油也應暫停施工。

不過,當時中油駁斥相關指控,強調海岸淤沙是會隨季節變化的自然現象。中油副總經理方振仁認為,淤積在藻礁海岸的泥沙,是受豪大雨沖刷而帶出海的河川底泥,與三接工程無關。

同年9月8日,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邀集中油、桃園市府、海保署、環保署等相關單位一同前往大潭藻礁G2區現勘。海保署署長黃向文也親自到場了解藻礁區的淤泥情形,並承諾將於兩個月內調查藻礁區的淤積原因,釐清是否與三接工程有關。


去年9月8日,立委蔡壁如(發言者)與潘忠政(右一)到大潭海域現勘關心淤泥問題。資料照。攝影:孫文臨

海委會在去年11月8日完成《大潭藻礁淤泥覆蓋調查報告》,但並未公開於網路上,記者經海委會取得該份報告。調查結果指出,經分析,藻礁淤泥主要成分為「綠泥石」,但中油三接施工的填土方並無此成分,「研判藻礁淤泥來自中油填土方的可能性非常低。」

淤泥與三接填土方粒徑、成分有差異 一個月後即被海流帶走

此份報告中,海保署負責調查殼狀珊瑚藻的藻種、覆蓋率,並抽查柴山多杯孔珊瑚的生長現況,以了解藻礁生態是否受淤泥影響。至於淤泥組成分析則由桃園市政府委託國立中央大學協助執行,透過粒徑及岩相分析,釐清去年秋季大潭藻礁G2區海岸淤泥是否為三接工程的填土方。

中央大學團隊於去年立委現勘當天(9月8日)、一周後(9月15日)、四周後(10月5日)分別進行三次現場底泥的採樣調查,並將藻礁潮間帶底質、淤泥及中油三接施工填土方一同帶回實驗室,利用雷射粒徑分析儀、光薄片礦物鑑定、X光繞射等方式進行科學分析。

雷射粒徑分析結果顯示,淤泥的粒徑分布在粉沙及黏土的成分區間,且最多分布在約10~25微米之間,「若淤泥是由中油土方漂送過去,兩者在粉沙及黏土的粒徑分布曲線應為相同,但比較兩者在0~100微米的細顆粒粒徑分布曲線有所差異。」

透過光薄片礦物鑑定分析,中油土方含有8.3%不透光物質(Opq)及1.7%碳酸鹽類(Cb),而淤泥則沒有此兩種成分。透過X光繞射更發現淤泥的主要成分為綠泥石,而中油土方則無此成分,「研判淤泥是由中油填土方洩漏漂送過去的可能性非常低。」


X光繞射分析結果顯示中油填土方(左),沒有藻礁G2區的淤泥所含的「綠泥石」。圖表來源:擷取自海委會《大潭藻礁淤泥覆蓋調查報告》


光薄片(礦物鑑定)顯示,中油填土方與藻礁G2區淤泥有所差異。圖表來源:擷取自海委會《大潭藻礁淤泥覆蓋調查報告》

報告指出,去年8月適逢波浪很小的海象條件,且G2南側區域流速又較其他區域慢,形成適合粉沙及黏土沉降的環境,因此估計淤泥應是經由海流輸送到適合沉積的環境後沉澱累積所致。

所幸在淤泥事件發生一週後(9月15日),中央大學團隊發現,G2南側區域的淤泥在自然風浪作用下已被海流移除,顯示淤泥不屬於原有潮間帶環境應有的沉積物;四周後(10月5日)團隊再度前往現場調查時,已經不容易發現淤泥,推測該區域的沉積環境並不適合淤泥永久存在。


大潭藻礁G2區的淤泥在去年10月6日後已明顯減少。圖表來源:擷取自海委會《大潭藻礁淤泥覆蓋調查報告》

海保署:殼狀珊瑚藻、柴山多杯孔珊瑚生長未受明顯影響

為了解淤泥對藻礁生態的可能影響,海保署爬梳歷史資料指出,自2001年到2018年間,大潭藻礁覆蓋率起伏於20%~100%之間,易受海氣象條件的影響。

2020年,大潭藻礁海域發現殼狀珊瑚藻共22種,且數量會隨季節變化而有所差異,以冬季14種為最高,其次為春季12種、秋季9種,夏季8種最低,顯示殼狀珊瑚藻的覆蓋率與藻種數會受海溫、氣溫等環境因子影響。

去年夏季在G2測站共計監測到7種殼狀珊瑚藻,覆蓋率介於1%~20%之間;同年秋季則監測到11種殼狀珊瑚藻,覆蓋率介於1%~54%之間,生長狀況較夏季良好。

此外,針對各界關心的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先前中油公司在G2區域共監測到93株,惟因其生長於潮間帶水域,研究人員只能把握大退潮到日落前約一小時進行現勘,因此考量時間及人力,海保署此次鎖定淤沙較嚴重的區域,一共調查24個點位。參考中油調查資料,在去年9月之前約有16株存活,10月6日海保署人員趁著大退潮前往調查時,共計18株存活、2株遭沙埋,另外4株則因水質混濁無法確認其狀況。


原先有柴山多杯孔珊瑚遭淤泥沙埋,在一個月後已大量減少。圖表來源:擷取自海委會《大潭藻礁淤泥覆蓋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指出,其中「G2-3-17」及「G2-NTOU#2A」兩個點位,在去年9月8日現勘調查時,從媒體記者拍攝照片顯示,已遭泥沙完全覆蓋,但過了一個月,在10月6日再度調查時,泥沙已散去,覆蓋範圍也明顯減少,潮池的群體再次露出且仍然存活,認定「柴山多杯孔珊瑚並未受明顯影響。」

海保署強調,將會持續監測藻礁生態系及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數量,並與各單位共同監督中油執行海岸保護及生態調查,另也會與桃園市政府及環保署合作推動保育工作,維護藻礁海域生態系的健康。


去年10月6日,海保署前往現勘24個點位,有18株柴山多杯孔珊瑚存活,未受淤泥影響。圖表來源:擷取自海委會《大潭藻礁淤泥覆蓋調查報告》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