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提醒台糖土地利用邏輯混亂 慎防右手開發左手減碳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立委提醒台糖土地利用邏輯混亂 慎防右手開發左手減碳

2022年03月08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即使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農委會宣示農業淨零排放2040年提前達標,農地上高耗能產業的開發行為仍持續;台灣碳排總量似乎尚未達到高峰,讓人質疑「龜苓膏」何時奏效,將碳排瞬間歸零。

近年爭議不斷的台南市綠能產業園區、台中東大科技產業園區等開發案,即鎖定台糖土地,讓86.55公頃、7公頃面積不等、樣態茂密的森林,以「病蟲害」、「過密必須疏伐」等名義,砍伐移除部分林木,卻不需提出淨零排放對策。


全球淨零排放呼聲高漲,樹林、土壤的重要功能日益凸顯。攝影:廖靜蕙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日前即對台糖公司名下農地利用開發不斷,且絕多數是將農地變成工業區,甚至不惜將園區原本深具碳匯的森林剷平,顯然違背淨零排放的目標,為此召開記者會,要求台糖檢討政策,基於國家一體,共赴淨零排碳國家大計。

國營事業私人土地 台糖用地爭議不斷

台糖土地從國民政府自日人接管至今,原本的11萬多公頃至去(2021)年剩4萬9000多公頃,75%為農地,優良農地佔2萬多公頃。過程牽涉許多原住民、原墾農土地正義議題未解,在追求轉型正義中,一直為人詬病。依據台糖公司資料,仍有2200公頃土地正規劃開發中。

陳椒華表示,位於台糖土地上的產業園區開發案,將原本有助於因應氣候變遷、濾淨空氣、減緩熱島效應的森林,變成需要耗能的產業。他強調,土壤是陸地系統最大碳匯、增加森林面積是「增匯」首選,不應任由農業區變更為工業區,要求定位台糖土地在碳匯、增匯以及區域性環境貢獻的關鍵角色。

森林、農地碳匯扮演重要角色 立委籲台糖土地應善盡公益

長期監督興建掩埋場合理性的前台南市長參選人陳永和表示,開發單位不該以土地上有掩埋場而合理化開發行為,台糖土地最好能符合土地脈絡,發展成大自然森林公園,如東京的明治神宮;都市發展應該朝整體規劃,不應是破碎式規劃。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理常務理事黃安調則指出,森林的多重功能,舉凡固碳、降溫、降低溫室氣體、減緩氣候變遷、淨化空氣等,保護森林幾乎是全民願望;而森林更是許多生物的家,透過無干擾的種群關係,供應生態系服務功能。

右手開發左手減碳 台糖土地利用邏輯混亂國家用地該負責。圖片來源:陳椒華辦公室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針對台糖農地開發不斷召開記者會。圖片來源:陳椒華辦公室

此外,農業是「生態產業」,除了固碳、降溫,提供動物的棲地,更是「良好的滯洪區」,透過地表逕流、窪積、入滲,將漫流水以重力式捕注地下,對「降低水患」與「水循環」有重大的貢獻。

他認為,浮濫將台糖農地變更為工業地的現象,除了水電需求將捉襟見肘,日後的「污染排放」與「熱島效應」,將導致更嚴重的氣候變遷與災害。

開發不需提淨零計畫 立院修法須與時俱進

目前環評尚未納入碳排淨零計畫或碳交易,陳椒華預估此會期立院有望完成《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不過院版尚未送出修法版本。

台糖公司資產處長陳德為發言時表示,台南市政府規劃之初,台糖公司即提醒要與農租戶與林主妥善溝通;其中,甜心牧場已排除在開發之外。

陳德為受訪時解釋,台糖屬國營事業、公司組織,依法土地屬於私有土地,歷年園區開發都是徵收取得;政府雖已停止台糖園區土地徵收,改為合作開發,合作開發的土地也須比照國產署土地,只租不售。不過歸類為「農一」的土地是不容土地變更、開發,目前開發的土地都不是農一。

他引述去(2021)年11月22日台南市政府「台南市綠能產業園區」可行性規劃報告暨土徵第一次公聽會資料,園區88公頃中有58公頃造林,共2萬9215棵林木,台南市政府評估植株過密,因此進行「疏伐」,將有病蟲害的林木移除,保留優秀、強健、原生的1萬4608棵樹,再將其中3000棵,移植給園區外其他公共工程使用。

身不由己? 長久以來的台糖土地利用爭議

台糖土地如何利用,數十年來爭議不斷。《台糖通訊》2016年11月號專欄「身在江湖的大地主」即指出,「真正讓台糖帳下土地減少的肇因,絕非台糖賣地求財」,並舉例南科用地、嘉義與台南高鐵站區、路科園區、台中糖廠二次徵收,還有台糖總管理處附近的台南副都心與都會公園等,「要是台糖強悍也像文林苑都更、大埔張藥房那樣動員反制,就不知該稱台糖是『擁地自重』還是『守土有責』了?」
文中也指出,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在其臉書公告台南將建立一個國際性的影城;影城欲使用的土地,有先跟地主打過招呼嗎?「彷彿台糖只是個帳戶名稱,土地可以隨人予取予求。」

參考資料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