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背後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微笑的背後

2006年01月23日
作者:Beluga

「牠在微笑!」商人與媒體總是這樣形容小白鯨,看到水族箱內「笑容滿面」的小白鯨,遊客們總忍不住發出「牠好可愛」的讚嘆,不過牠真的在微笑嗎?

1月18日保育團體公佈了俄羅斯漁民活捉小白鯨的影片,殘忍粗暴的方式,讓人真實地看到小白鯨的眼淚,不過這些震撼的畫面卻沒有打醒唯利是圖的商人、是非不明的政府官員以及心已被矇蔽的學術人士。

海景公司新購買的4隻小白鯨,還是按照原定計畫抵台,農委會、海生館、海景公司三方一致口徑的表示「申請手續一切合法,小白鯨展示是一種生態教育」,「生態教育!!」這4個字,就像一面免死金牌,拿著這一張令牌就可以行騙天下嗎?

從2002年8月,6隻小白鯨遠從俄羅斯來到台灣的那一刻起,海景公司無時無刻不在熱炒小白鯨,不只以置入性行銷的手法,長期買下電視新聞的時段,還結合銀行、旅遊業者等企業聯合行銷小白鯨,甚至因爲運輸造成緊迫而不幸死亡的那2隻小白鯨,竟然成為催促民眾要看要快,否則來不及的另一種助力。

而這一次,4隻小白鯨趕在最熱門的春節假期之前來到台灣,商業利益可想而知,更厲害的是白鯨還沒到,新聞早已在大放送,什麼「苦練新舞步-白鯨之舞」、「娶個老婆好過年」、「小白鯨在叫春」、「舉辦迎親大典」「還有主婚人證婚人」等等,奇奇怪怪的招數紛紛出爐。

爲什麼還要進4隻母白鯨,海景公司說池子裡有3隻6歲的公白鯨,牠們頻頻探頭,發出「叫春」的吶喊,於是要幫牠們做人工繁殖,不過鯨豚研究人員表示白鯨又名海中金絲雀,本來叫聲又多又豐富,目前科學家還沒發現過小白鯨會「叫春」呢!更何況白鯨性成熟是8~9歲,海生館的小白鯨還真早熟,而頻頻探頭的行為,也只是因為白鯨天性好奇,尤其圈養動物更容易產生這一類的行為模式,身為台灣第一名的水族館提出這樣怪異的理論,可能會淪為國際上一大笑柄。

更好笑的是海生館所謂的生態教育,竟是馬戲團式的表演,刷牙、畫畫、跳舞、頂球等等,這些原本都不是野生小白鯨的正常行為,到底是「教育展示」還是「表演賺錢」,大家心知肚明,更何況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曾經判決海生館以教育名義進口小白鯨,實際上卻從事商業表演,因此涉嫌逃漏稅,必須補繳149萬的進口税。

然而報紙上卻寫著「海生館表示白鯨圈養在池子裡,不運動、不互動,會無聊痴呆。」很難相信這是海洋研究人員所說出的一番話。是誰讓牠們遠離海洋,從一望無際的大海來到只有3300公尺的牢籠,是誰讓牠們做著小丑式的動作,只為了吃到一口冰凍過的魚?

以前還沒買到白鯨時,海景公司先拿鯊魚當明星,當白鯨一到這些養在展示缸裡的鯊魚,馬上失去利用價值被丟到後場,十幾隻鯊魚擠在小小的池子裡,連游動都很難,最後這些鯊魚又被丟到清水休息站的水族箱,當海景公司大聲說出自己做的是「生態教育」,真的無愧於心嗎?

從鯊魚到小白鯨,海景公司做了生態教育最差的示範,尤其當遊客看到小白鯨的表演,發出歡笑,卻不知道牠們的痛苦,不知道那是多少小白鯨犧牲之後,所換來的代價。

因為一張水族館的訂單,讓原本棲息北極與亞北極的一群白鯨被趕到淺海,人們挑選「適合」的白鯨,用繩子綁住尾巴往岸上拖,有些同伴驚嚇、受傷、死亡,幸運一點捱過長期旅程來到陌生國度,一輩子在空蕩蕩的水族箱裡,來回游動,看著玻璃外的人群,遙想著故鄉的海洋滋味。

鯨豚表演的意義在哪裡?或許早年電視不發達,獵捕鯨豚又盛行,透過水族館的展示與表演,可以喚起大眾對於鯨豚的喜愛,然而現在打開電視每天可以看到完整的生態影片,也可選擇搭乘賞鯨船出海,親身體會與鯨豚的互動,在大海中感受生命的躍動,爲什麼我們非得展示不屬於台灣,又是保育類的白鯨,更何況海生館已經有4隻小白鯨了。

上一次2隻小白鯨的犧牲,似乎大家還沒有學到教訓,而這一次別再讓自己成為扼殺小白鯨的間接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