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9 15:34
昨天(8日)海洋保育團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簡稱黑潮)線上發布全台第一本《花紋海豚體表傷疤圖鑑》,透過照片辨識方法(Photo-ID),分析花蓮海域50隻花紋海豚的體表傷疤。
搜集花紋海豚各個角度照片。圖片來源:黑潮海洋文教基...
2023-05-30 10:26
隨著夏季來臨,又稱「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也來報到,在馬祖展開兩個多月的繁殖期。對於全球數量僅剩100多隻的牠們來說,是物種存續的關鍵時刻。今年連江縣政府提早準備,初春便開始捕鼠、除草,5月順利觀察到至少五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鐵尖島停留、...
2023-05-23 10:43
疫情讓不少人習慣「WFH」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進而延伸出到世界各地邊工作邊旅遊的「辦公度假」(Workation)形式。這個月月初在宜蘭南澳的朝陽社區,就多了一個半辦公、半度假的「浪速計劃 Naniwa House 1...
2023-05-02 10:57
去(2022)年3月,花蓮的織羅部落與農委會特生中心合作,在水稻田區架設三支「猛禽棲架」,提供黑翅鳶等鳥類休息和覓食,並透過支架上的紅外線自動照相機記錄鳥類活動。截至去年12月,裝置已拍下6000多張鳥類照片,記錄19種鳥類,今(2023)...
2023-03-29 17:59
TOYOTA汽車總代理和泰集團2017年展開「一車種一樹」公益計畫,其子公司長源汽車去(2022)年承租彰化縣溪州森林公園旁6公頃土地,欲設置商用電動車展售中心,卻被居民發現,包商施工疑似讓該地珍貴老樹群奄奄一息,多棵老樹根部被土方掩埋。昨...
2023-02-24 09:58
去年(2022)6月基隆民間團體發起地方公投「基隆護海公投」,反對協和電廠填海造陸工程,興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年底遭內政部函覆公投為「非地方自治事項」。質疑內政部說法站不住腳,「基隆護海公投」公投領銜提案人、前基隆市議員王醒之22日上午與...
2023-02-20 09:55
過去數十年來,世界各地蜜蜂銳減,影響授粉與糧食供應。蜜蜂消失的原因很多,近期新發現的蜜蜂病毒「西奈湖蜜蜂病毒」是其中之一,且尚無藥物可治療。日前我國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國輻中心)研究團隊成功解析該病毒的構造與功能,領先全球,研究成果登上國...
2023-02-02 09:48
在家中發現白蟻,經常也能看到一道道泥巴蟻道,難免會疑惑「家裡怎麼會出現泥土,讓白蟻蓋蟻道?」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李後鋒研究團隊發現,不同族群的白蟻會根據不同的覓食需求,改變建材比例與建築工序,例如白蟻咀嚼過的木材、白蟻的糞便、唾液,以蓋出不...
2023-01-09 16:54
黃喉貂在台灣為特有亞種,被列為珍稀保育類動物,過去少有針對黃喉貂的生態研究。玉管處於2019年委託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在塔塔加及玉山主群峰地區調查發現,雖然黃喉貂在塔塔加遊憩區被目擊的頻度有上升,但整體族群數量並無特別變化。調查還發現,黃喉...
2023-01-04 16:38
浣熊因為外表可愛,不少人當作寵物飼養,但可愛的浣熊到了野外,卻成為強勢的外來入侵物種。最近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在執行「木瓜溪生態廊道計畫」時,就意外監測並紀錄到浣熊的蹤影,在通報花蓮縣政府與花蓮林區管理處後,也立刻透過臉書貼文呼籲民眾,協助追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