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23:17
今(21)日凌晨開始,人潮逐漸湧進青島東路。一整天間歇的風雨中,民眾高喊「退回黑箱、逐條審查」,希望對議場內的立委施以壓力,不讓國會改革相關法案以及花東交通相關特別條例過關——立法院院會今排審「環島高鐵」、「花東快」兩案,和目前正在協商冷凍...
2024-05-21 21:59
立法院今(21)日繼續召開院會,爭議極大的「花東三法」有機會表決成真。立院場內繼續攻防的同時,場外則有民間團體「經濟民主聯合」再度號召民眾集結,主辦方包括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環保團體,時代力量、台灣綠黨等小黨...
2024-04-02 16:06
由於缺乏長期運作的氣象觀測站,全球山區氣候變化的測量,一直是一個大挑戰。近日,由我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沈聖峰領銜的跨國團隊,首創山區氣候速度推估方式,發現全球17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正以每年超過11公尺的速度上升中,表示該地暖化...
2024-03-29 17:17
今年又將迎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台灣純淨保養品牌綠藤生機再次攜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團體,宣布「綠色生活21天」活動將於4月1日正式展開。今年以「給地球的一封信」為主軸,邀請李霈瑜、路嘉怡、王麗雅和禾浩辰等藝人聯名,並運用創意串連古今中外名...
2024-03-12 09:39
專為回收牛仔褲創造新生命的零廢時尚品牌「Story Wear」,以及曾為多個城市閒置空間注入活水的忠泰集團藝術策畫團隊「明日製作所」攜手推出「永絮意識 Recreating Stories」特展,從藝術的角度詮釋舊物生命,並邀請兩位台灣當代...
2024-02-05 17:34
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全球沿岸棲地逐漸消失,海龜面臨沒有沙灘產卵的危機,然而人為保護的介入,卻也改變了爬行類生物的食物網平衡。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團隊橫跨23年,在蘭嶼進行長期監測發現,原以海龜蛋為食的蛇類,因食物來源減少而被迫改食陸生「蜥...
2024-01-19 10:49
為釐清歐亞水獺的遺傳資訊,在農業部林業署的支持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李壽先教授和跨國團隊合作,分析亞洲地區包括金門在內的歐亞水獺族群。研究結果顯示,歐亞水獺已形成三個具明顯遺傳差異的族群,金門的歐亞水獺便是其中之一,應被視為不同的保育管理單元...
2023-11-08 10:32
海保署2日公布今(2023)年第三季全台淨海成果及海廢分布地圖,海廢清除總量為6156公噸,回收再利用則高達3114公噸,再利用比例首次過半,占近51%。其中,竹木類廢棄物佔最大宗,大多來自台南市。
海底廢棄物。此為示意圖...
2023-10-24 17:59
不只日、韓專有,台灣首批授證的森林療癒師也在今天誕生了。農業部林業署2021年起委託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建立「森林療癒師培訓平台」,迄今共34人完成課程及實習,成為全台首批獲林業署認證的森林療癒師,象徵森林療癒產業的分水嶺。林業署署長林華慶今(...
2023-10-20 16:37
林業署花蓮分署昨(19)日下午接獲通報,位於花蓮卓溪鄉古風村的一座工寮遭黑熊入侵,然而當工作人員前往驅離時,卻發現黑熊躺臥床板,全身抽搐,並在後送途中失去生命跡象。經現場初步判斷,黑熊身上除斷掌舊傷外無明顯新傷,血檢成肝衰竭,正待病理解剖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