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斜斜地穿透樹葉間隙,點亮了樹冠上的枝葉,也照亮了森林底層的苔蘚和落葉。手持望遠鏡佇立在林間的調查員,正打開身體的感官,仔細的觀察、傾聽並記錄下在四周躍動和鳴叫的鳥類。突然,繁茂的枝葉後方傳來獼猴追逐和打鬥的吱吱聲,只見調查員熟練地在一連串的鳥名後方,加上一列台灣獼猴群的紀錄。
看到這,也許你的腦海中已浮現出好幾個問號。
第一個疑問:一位調查員記錄到的資料,能有什麼代表性呢?
沒錯,如果只有一位調查員的一筆紀錄資料,實在很難看出整體的狀況和趨勢。但若台灣每年有316位公民科學家,在2,738個樣點,運用一致的方法收集資料並持續長達5年。這5年所累積的紀錄,便能讓科學家分析台灣獼猴的分布狀況和短期族群變動趨勢,並試著回答大眾最常提出的問題──「台灣獼猴族群數量是否變多?」
第二個疑問:調查鳥類為什麼還要記錄台灣獼猴呢?
台灣獼猴屬於哺乳類,和鳥類差這麼多,怎麼會扯上關係呢?沒錯,牠們在生物分類的親緣關係上可是差很遠,不過部分野外調查的觀察技巧和方法卻是可以通用的。
自2009年便持續運作至今的BBS Taiwan,因有感於保育經營管理上,對台灣獼猴分布和族群變動趨勢資料的需求。從2015年開始,團隊請遍布在全台各地的調查志工,在調查鳥類的同時,也將台灣獼猴當作一種鳥來記錄。
依循BBS Taiwan既有的樣點和標準化調查方法,加上公民科學家投入的能量,便能有系統地蒐集台灣獼猴的出沒資料,並將這些資料轉化成即時的獼猴族群指標值,藉此追蹤族群變動趨勢。這樣一來,當人們再問台灣獼猴的族群量是變多或變少時,團隊才能提出科學數據來回應。
第三個疑問:公民科學家的調查資料可信嗎?
為提升公民科學家正確觀察和記錄獼猴的能力,團隊製作了圖文並茂的調查說明文宣,也在調查訓練班時加強說明調查注意事項。當團隊收到回報資料之後,也會進行資料檢核,只有合格的資料才會納入後續的分析。
此外,台灣的野外只有一種獼猴,且其體型大、群體活動時常會高調地發出警戒或聯繫的聲音,個體在樹枝間移動常會造成大幅度的搖動。加上參與調查的公民科學家,平常就有野外觀察動物的經驗。因此,若有獼猴出現,應該均能察覺得到。
遵循定點調查法 在獼猴活躍時段調查鳥類也調查獼猴
那麼,公民科學家又是如何執行台灣獼猴的標準化調查方法的呢?
與BBS Taiwan相同,台灣獼猴調查採用的是定點調查法。首先,調查員需選定或劃設面積大小1x1公里的網格樣區。接著,沿著樣區內或邊緣的車道或路徑,設置6-10個樣點,兩點間的直線距離需為200公尺以上。如此一來,在樣點有效調查半徑為100公尺之下,任意兩調查樣點的範圍便不會重疊。
至於調查時機則是在每年的3-6月間,每個樣點每年需進行2次調查,每次調查停留6分鐘且需在日出後的4小時內完成。調查員在調查鳥類的同時也記錄是否發現台灣獼猴,這麼一來,除了能滿足鳥類調查的需要,還可配合獼猴較活躍的時段進行調查。若發現獼猴,則需進一步記錄是猴群或孤猴,以及猴子離調查員的距離。
依獼猴群居習性 以「猴群」為單位進行調查
完成調查後,各地的公民科學家將資料送交給團隊彙整,並進行後續的資料檢核、篩選和分析。比較特別的是,台灣獼猴資料分析的單位是「猴群」而不是「個體」,且要將「雄性孤猴」的資料篩選掉。
這是因為台灣獼猴屬於群居性動物,常態的猴群由成年雌、雄猴與未成年猴組成。另外有一些雄性獼猴是單獨活動(故名之為「孤猴」),有一些雄性光棍猴沒在常態猴群中,並不是單獨活動,而是組成了光棍群(有時稱孤猴群)一起移動。
這些不在常態猴群中的雄猴占總族群量的比例少、也不容易估算,因此被排除在分析之外。而每一群獼猴的個體數變化大,通常若不是長期追蹤研究,很難短時間內在茂密的森林中算出精確的猴群個體數,因此我們只有請調查員在野外確認是否為常態猴群(排除光棍群與單隻孤猴),不用在調查現場計算猴群中有幾隻猴子。
海拔50公尺以上森林棲地常見猴群出沒
從2015年至今,非常感謝BBS Taiwan公民科學家夥伴的支持,熱情地參與這項衍生的獼猴調查。尤其許多夥伴的樣區位在獼猴出現機率很低的都市和農田地區,也耐心地回報給團隊沒有獼猴出現的紀錄。在系統性的科學調查中,只要真實反映調查當下的現況,即使在該樣點沒有調查到猴群,也是一筆非常珍貴的資料。
2015-2019年,團隊在平均316位公民科學家的協力下,進行每年二次、五年共計十次、每次平均345個樣區(包含2,738個樣點)的調查。其中,每次平均有1,415個樣點,位處於海拔50公尺以上的森林棲地[1]。分析這段期間記錄到的資料後發現,高達96%的猴群出現在海拔50公尺以上的森林棲地。
猴群密度與猴害多寡 並無直接因果關係
平面分布上,有記錄到猴群的行政區包括宜蘭縣、新北市、桃園市、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和花蓮縣等13個縣市。經過進一步的分析,團隊發現獼猴群在台東和花蓮出現的機率,比北部(包含宜蘭縣到苗栗縣)和中部(台中市、彰化縣和南投縣)高,透露出獼猴分布因區域不同而異。
對比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良恭,彙整2003-2013年的資料,顯示台灣獼猴危害的主要區域為彰化、南投、雲林、台南、高雄和台東,似乎和獼猴出現的機率沒有絕對的關聯性。好比說,獼猴出現機率很高的花蓮,並不是台灣獼猴危害的主要區域,顯示猴群密度與猴害的多寡,不必然存在著因果關係。
未來在台灣獼猴族群經營管理上,除了探究危害地點的主要成因和防治措施之外,也可以進一步探討花蓮——獼猴出現機率高但危害事件較少的區域特性,對獼猴危害管理應該有潛在的參考價值。
看完獼猴在台灣的平面分布狀況,再來看看其在海拔分布上的情形。資料顯示,猴群的相對密度在海拔501-1000公尺的區段出現一個高峰。這片低海拔的淺山地區,除了獼猴之外,也供養著包括人類和其他多樣的生物群相。然而,因為跟人類活動空間的高度重疊,許多生存其間的野生物也面臨著人為干擾和生存壓力。而近年各界推動的綠網、生態給付以至於里山保育等行動,便是希望生活在這片淺山森林的各類生命都能夠降低衝突、和諧共存。
台灣獼猴族群趨勢揭曉:近五年無顯著改變
最後,想必大家還是很想知道:「台灣獼猴的族群數量是變多?還是變少呢?」
分析2015-2019年間的資料,發現台灣獼猴的短期族群趨勢「沒有顯著的上升或下降」。如果能夠持續蒐集資料,就能夠解析較長期的族群變動趨勢。
其實早在約20年前,就有研究團隊執行過全台獼猴調查並粗估猴群數量,但很可惜的是,之後就再也沒有這種大範圍的台灣獼猴族群調查,因此沒有數據可做不同年代的比較。此外,那時候採用的是沿線調查法,和BBS Taiwan施行的定點調查法不同。在地形陡峭的台灣山區,若直接比較這兩種不同調查方法的結果,可能不是很恰當。
而類似這種大範圍且需要重複執行的調查,非常仰賴群眾的力量。感謝眾多公民科學家的參與,未來也期望藉著廣大公民科學家的力量,繼續一起用標準化的方法,在各地記錄台灣獼猴的出現資料,追蹤其族群變動趨勢,積累這些珍貴的科學數據。
註釋
[1] 台灣獼猴主要生活在森林棲地,團隊根據林務局發布的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報告,分析全島森林林型分布圖層,發現台灣本島海拔50公尺以下的森林不僅面積小(約占全部森林面積的2.4%)且分布零散,不是猴群主要的活動區域。因此,團隊僅採用海拔50公尺以上的森林棲地,作為後續資料分析的地理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