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惡地誌》人與環境永續共存的新可能:地質公園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臺灣惡地誌》人與環境永續共存的新可能:地質公園

2022年10月14日
作者:黃惠敏
什麼是惡地?惡地在何處?惡地直接取名自英文的Badland,意指地表極易受到水流侵蝕,形成無數深刻的蝕溝及細小溝紋,不易行走,草木難生,不利農業生產,因此經濟活動受限,聚落規模難以擴大。故有「惡地」之稱。

在險惡環境下生存的人們,有著異於一般人的堅毅性格,淡泊名利、安居樂業,且比一般人更懂得互助合作,因為只有團結才能在這塊惡地中生存下來。這樣的思維根深蒂固。外界給的壓力愈大,愈能凝聚出動能,總能在惡地低潮中翻轉求生。


惡地,就像造山運動,不斷的碰撞、擠壓、抬升,同時隨順自然侵蝕、變動、消長。攝影:黃惠敏

居民們累積的能量如何被延續、當地資源如何持續記錄與整合、運動如何轉型、如何讓更多公民參與環境守護?惡地的真正價值究竟為何?深耕在地文史工作的陳聰賢老師引領我去參加地質公園的座談。

以前從未聽過什麼是地質公園,跟馬頭山又有什麼關係?之後發現,地質公園所談的四個核心價值,包含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及社區參與,不就是馬頭山正在努力做的事嗎?環境運動是護土的起點,環境保護更沒有終點,2019年6月2日自救會轉型成立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將環境運動時建立的人文基礎再深化。


馬頭山鄉親祭拜馬雲宮石頭公伯以及土地公,希望將環境危機轉化成為環境永續發展。攝影:黃惠敏

例如由在地居民結合人文與保育演出酬神子弟戲「馬頭山傳奇」,以表達對石頭公(馬神)的感謝;並舉辦山村市集,推廣在地農特產、生態旅遊,帶著大家一起尋找馬頭山傳說中的「黑金磚」與「金扁擔」。馬頭山—庄頭走讀透過各種形式,希望將環境危機轉化成為環境永續發展。

地質公園的概念與實踐,開啟了我重新認識家鄉人、文、地、產、景的視角;讓我見識到在這一片泥岩惡地中獨特且多元的地貌多樣性,許多社區前輩們更是早在幾十年前就已默默耕耘、實踐著地質公園的精神,像是援剿人文協會等。


環境運動後,社區持續學習、監測生態並發展各式文創工作,例如林業植物拓染訓練課程等。攝影:黃惠敏

援剿人文協會的創辦人林朝鵬回憶起1995年當時成立的初衷。一次不經意間,讀到聯合報副刊一篇文章〈淡水河我的故鄉〉,很受啟發。作者是一位文史工作者,林朝鵬想起幼時跟著阿公到廟口聽大人講古以及自己故鄉的諸多故事,是否也能夠被記錄下來呢。於是,開始在燕巢、滾水、援剿右各庄頭騎著摩托車四處繞、帶著相機到處拍,在廟口訪談榕樹下的耆老與文化、收集已漸漸被遺忘的文史資料、撰寫鄉土教育的相關題材、舉辦藝文活動、文化講座與辦理田園教學等。1999年台灣遭逢921大地震災變,中部受創嚴重,旅遊業者轉往南部發展,協會除了持續累積文史工作,也更積極投入自然環境生態教育與解說。


援剿人文協會積極培育解說員,並時常進行跨區的生態考察活動。攝影:陳士文

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一直是援剿人文協會投入保育與生態旅遊的重要據點,一開始管理並不完善,且前來的遊客在缺乏專業解說的情形下,只能很簡略粗糙地瞭解泥岩,並將泥漿往身上塗塗抹抹。

由於希望提升旅遊品質,讓訪客得到正確的認知,於是援剿人文協會主動聯繫縣政府生態保育課,毛遂自薦擔任義務解說員,與鄉公所合作協力導覽解說。之後,透過高雄師範大學的齊士崢教授邀請,加入地質公園網絡團隊,如今的援剿人文協會已成為高雄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環境教育與地景保育、生態解說的先驅與引領角色,志工們更從興趣變成是使命。

2021年9月,高雄泥岩惡地地質公園在由援剿人文協會等九家在地人民團體提報計畫後,正式成為國內第九座公告的地質公園。地質公園是一種由下而上、由地方而中央的保育行動;在地人訴說自己的故事,使地方創生出無可取代的獨特性,愈在地愈國際。

──摘自《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臺灣惡地誌》書籍封面。圖片來源:野人文化

作者:蘇淑娟、梁舒婷、吳依璇、劉閎逸、柯伶樺、邱峋文、黃惠敏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8月3日
ISBN:9789863847588

台灣本島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惡地地形是西南部台南到高雄一帶,面積廣達1000多平方公里,厚約3000到4000公尺深。這片泥岩(mudstone)惡地雖僅占國土百分之三,卻驚異地創造了觀看、理解台灣的多重視角,而且封存了台灣400年族群發展縮影,更意外成為淺山地帶生態方舟。

本書從地質的大尺度出發,告訴你位於西部麓山帶的這一片泥岩惡地是如何形成、如何見證台灣600萬年前造山運動的前後結構相,以及如何反映出台灣環境的特性。

此外,還爬梳了400年來,在溝谷交錯、空間迴旋錯置的環境下,人們如何發展、選擇聚落、遷徙,並在族群勢力不斷交替間,形成短暫或持續的、穩定或變動的、時消時長的多元生活樣態。這是一段人與環境之間相互試探與適應的過程。

雖然惡地環境似乎不宜人居,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已在此活動數百年……

作者簡介

蘇淑娟

地理學工作者,相信知識的價值在於行動與實踐。善於走路的非洲人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期待重要的台灣環境議題能有一群人一起走、接力到達遠方的目標。

梁舒婷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畢業、惡地農夫工作室永久成員。成長在高雄市田寮區,人稱「月世界」的地方。神創造萬物,也創造了像台灣西南部泥岩惡地這樣的地方。惡地上有丘陵、有水文,有在地的人文產業還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一切交織成為一幅風景、一個屬於我們的DNA。

吳依璇

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畢業,喜歡一邊聽沒有人聲的古典樂、一邊趕稿,最常做的事就是拖稿。法蘭西斯.培根曾說過:「讀書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寫作使人精確」。而我正在努力往這三個目標前進。

劉閎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兒時踩著濁水溪畔黑泥黏土,旅居高屏近十載後,重返校園修讀地理學碩士。對於山林水土的地理環境與城鄉生態發展有深刻的好奇心。

柯伶樺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從小就喜歡跟前跟後在村子裡趴趴走,總被大人叫野腳;現在幸運能全台走跳做生態研究,從海岸、溪谷到山巔,窺探迷人的世界。現任野人谷長工,與各路夥伴一起守護這片土地。

邱峋文

於聖稜線上感受陽光灑落時內心的感動、於白石池目擊水鹿奔騰時心靈的震撼,是踏入山林的初衷。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畢業後持續於山野工作,望能盡綿薄之力守護眼前的風景。

黃惠敏

放羊的孩子。人稱小邪,從小幻想當一位充滿正義的女俠。現任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參與反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環境運動。

※ 本文摘自《臺灣惡地誌》,轉載請洽野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