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下,中國製造業和基礎建設如何適應氣候變遷?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極端天氣下,中國製造業和基礎建設如何適應氣候變遷?

2022年10月23日
轉載自中外對話;文:夏志堅(夏志堅,自由撰稿人,關注環境議題,現居成都。)
2022年6月22日,廣東省清遠市,被珠江漲水淹沒的公園。圖片來源:Alamy
2022年6月22日,廣東省清遠市,被珠江漲水淹沒的公園。圖片來源:Alamy

剛剛過去的夏天,中國製造業重鎮飽受極端天氣衝擊,工業與基礎建設的氣候適應問題已被納入國家戰略。

大半個中國在今年夏天都感受到了氣候的異常。洪水、極端高溫、乾旱、限電、山林大火,這些充滿災難感的詞語在這個夏天不斷出現在媒體、社群平台以及人們的日常交談中。

廣東遭遇百年一遇洪水,多個鄉鎮淹沒於洪澤之下,數十萬人生活受到影響。大範圍的極端高溫乾旱令四川、重慶多地經歷了持續數日的罕見電力短缺,企業不得不停產以保民生用電,重慶更是在一週之內發生了10餘起山林野火,當地民眾不得不忍受缺電、高溫與滅火的多重考驗。

就在這個災難性的夏天拉開帷幕之前,生態環境部等17個部會在6月7日聯合印發了《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以下簡稱《戰略》),這是中國在未來如何適應氣候變遷的最新政策指引。

與2013年11月發布的首版《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相比,新版《戰略》用相當的篇幅強調了提高社會經濟系統的氣候調適能力,這其中既包括了農業、城市、公共衛生等方面的氣候調適,也涵蓋了加強敏感產業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以及與穩定當前經濟頹勢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的氣候韌性建設。

極端天氣下的製造業危機

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中國企業的生產一旦產生波動,便會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過去2年多的疫情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而氣候變遷之下日趨頻繁的極端天氣,讓正在遭受疫情、戰爭衝擊的全球供應鏈變得更不穩定。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鋰電產業鏈的重要基地,四川在今年夏天經歷了嚴重的高溫乾旱天氣。8月17日,中國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消息確認,從今年6月13日開始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由於連日的極端高溫以及歷史同期的最少降雨,以水力發電為主要電力供應的四川,經歷了大範圍限電。為了保證民生用電,從8月中旬開始,政府不得不下令讓工廠暫時停工,並號召居民減少空調等大功率電器的使用。

有媒體用「四最」來形容四川此次極端高溫乾旱天氣及其引發的電力危機:歷史同期最高氣溫、歷史同期最少降水量、歷史同期最枯水位、歷史同期最高電力需求。

四川鋰鹽企業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從8月15日開始持續到8月30日的限電措施,加劇了本已緊張的市場狀況。據上海有色網(SMM)預測,本輪限電將導致行業8月碳酸鋰減產1250噸、氫氧化鋰3050噸。儘管限電已經結束,但是生產完全恢復尚需時間,華西證券分析指出,目前多數鋰鹽廠家仍以補交長期期貨合約為主,現貨市場依然緊張。供需不平衡已經反映在了價格上,以電池級碳酸鋰為例,與限電前(8月12日)每噸報價48.4萬元相比,截至9月9日報價已上漲至每噸50.3萬元。

這只是今年夏天中國製造業企業受到高溫乾旱影響的一個面向。而6月中下旬的廣東,製造業受到的影響則來自於洪水。

入夏不久,廣東就遭遇了打破歷史紀錄的強降雨,珠江水系主流之一的北江水位暴漲並發展成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直接威脅著地處下游的中國製造業重鎮珠三角。為了保護廣州、佛山等製造業雲集的城市,經濟相對落後的英德市即使在多個鄉鎮被淹的情況下,也沒有開閘洩洪,約40萬當地百姓的生活被迫受到影響。這一局面暴露出珠三角製造業中心在極端天氣面前的脆弱性。

氣候危機的現實已經擺在眼前,問題在於如何應對以減少損失?

構建對於災害更加有效的預警系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部分答案。《戰略》的主要目標中提到,要持續增強氣候變遷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能力,開發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氣象服務產品,以提升敏感產業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衍生災害的能力。

「我認為將衛星即時監控、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到氣候風險管理上,構建預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中國有能力去構建這樣的體系。」 長期關注氣候變遷對勞工影響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勞工與工作生活計畫(Labor and Worklife Program)研究員胡熙告訴中外對話。

此外,位於產業鏈下游的企業應當盡可能擴充自己的供應商,多元化供應鏈,而不是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由於極端天氣帶來的破壞,現在能夠給你提供原材料的企業可能突然就沒有辦法給你,所以一定要多元化企業的供應鏈,降低風險。」胡熙說。「在國外有很多供應鏈數據公司,可以為企業即時預警供應鏈的問題。比如哪一個地方發生了洪水,剛好這個地方有你的公司的供應商,那麼你就會及時收到風險訊息,從而及時調整。」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此前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也表示,如果是受極端氣候影響較大的上市公司,應作出相應風險預警和管理,包括披露廠房、供應鏈環節、物流等方面的影響,並把氣候風險及相關應急備案納入日常的企業經營運作中。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近期發生的這場由於缺水導致的電力短缺,進而影響供應鏈穩定的危機,也突顯了當前電力系統在極端天氣下的脆弱性。《戰略》在敏感二三產業部分中,重點強調了要提高能源行業的氣候韌性,加強極端天氣事件下輸配電系統保護和應急調度,提高電力基礎設施安全風險預測預警、防禦應對和快速恢復能力。

輿論中已經有如何加強電力系統穩定性的討論,例如加快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建設速度,以及推廣分佈式新能源,實現多能互補;加強輸電通道的雙向輸送能力建設,提升跨省電力互濟能力;推動燃氣發電以保障能源供給的穩定性等。但是未來具體將採取哪些舉措來增強電力系統的氣候韌性仍有待觀察。

提升基礎建設氣候韌性

在疫情、地產危機和極端天氣令中國經濟承壓之際,中國政府正期望通過加大對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力道,穩定住黯淡的經濟前景。

在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只增長2.5%的背景下,1-7月份,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逆勢增長了7.4%,且增速連續3個月加快。

然而,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正在給交通等基礎設施帶來新的風險。根據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合作的一項研究估算,全球變暖造成的極端降雨天數增加,而影響鐵路沿線發生土石流、山崩、洪水等災害,未來可能會給中國鐵路部門造成每年高達35.3億美元的損失

降低基礎建設投資的氣候風險已經迫在眉睫。《戰略》中專門提及要推動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的氣候韌性建設,逐步完善與氣候變化相適應的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技術標準體系,同時結合對中長期氣候變化趨勢的預估,編制未來工程技術標準,調整和修訂計劃並展開事前研究。

這樣的做法在全球範圍內已有先例。比如,南非政府制定德班港擴建規劃時便進行了氣候風險評估,納入了對海平面上升和更強風暴的考慮,從而加高了港口設計並製定了應急計劃。

「我認為需要從兩方面來提升基建的氣候韌性。首先就是將氣候模型應用到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因為每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氣候風險的基礎數據精確度要很高。第二個就是要了解新建基礎設施的脆弱點在哪裡,從而在設計的時候就採用高標準。」胡熙說。

不過,應用氣候模型對未來的風險進行預估,以及針對基礎設施存在的薄弱點提高建設標準勢必會增加建造成本,如何說服出資方增加這一筆投資是一個全球性的難題。

「為什麼氣候變遷對基礎設施的經濟影響評估極度欠缺,因為大家都不了解提升建設標準到底有什麼好處,經濟價值到底在哪裡,這就是為什麼氣候調適一直很少有人去做的原因。」胡熙表示。

世界資源研究所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在去年發布的《加速氣候韌性基礎設施建設》是為數不多給出了提升基處建設氣候韌性潛在經濟價值的研究報告之一。

根據對寧夏、武漢和深圳三個地區的案例研究,這份報告指出,在氣候韌性基礎設施上每投資1元(如寧夏的節水灌溉措施、武漢的海綿城市基礎設施和深圳的灰綠結合海堤等),除本身的經濟效益外,加上避免乾旱、城市淹水、風暴潮等災害對經濟活動和基礎設施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及減少污染、調節氣候等社會環境效益,未來30年共計可產生2~20元的收益。

然而,報告同時指出,當前中國氣候韌性基礎建設面臨嚴重的資金供需不匹配問題,為提高中國基礎設施的氣候適應能力,未來5年內需要彌補近5000億元的年均資金缺口。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在接受中外對話採訪時表示:「國內現在大家都特別重視氣候變遷,各個行業、各個部門都在考慮氣候適應這方面的工作。政策層面也提到了要利用金融手段讓資金向更為綠色、更為氣候韌性方面去投資。但是我感覺真正實踐的手段並不多。」

川藏高鐵上一列成都至雅安的火車。這條鐵路的第一段於2018 年開通。最後一段預計將於2030 年完工。圖片來源:Alamy

川藏高鐵上一列成都至雅安的火車。這條鐵路的第一段於2018 年開通。最後一段預計將於2030 年完工。圖片來源:Alamy

除了缺乏資金,目前中國國內基礎建設計畫也存在氣候可行性論證不足的問題。所謂氣候可行性論證,是指對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的規劃和建設等計畫,進行氣候適宜性、風險性及可能對局部氣候產生影響的分析、評估活動。

「以正在建設過程中的川藏鐵路為例。在建設之前的設計階段,就需要對整個沿線的氣候風險進行很好的評估,我們參與了一些工作,但是由於鐵路沿線觀測資料有限,評估不夠精細。另外,現在很多評估是基於過去幾十年的氣象數據,但是未來鐵路沿線的氣候不完全是過去氣候的線性變化,這就導致對未來的風險考慮得不是特別精準。在評估的過程中需要基於氣候模型做未來風險預估,儘管結論有不確定性,但也是一個參考的依據。」巢清塵說。

一些國家已經在進行將氣候模型應用於基礎建設規劃的嘗試。胡熙告訴中外對話:「英國等國家已經要求工程單位做氣候情景模型分析,在一個計畫開始建設之前,需要經過很多的韌性測試(resilience tests)。我認為中國也可以藉鑑。」

規劃設計之外,巢清塵認為在基建的建設及運行階段也需要氣象部門更多地參與,加強建設部門與氣象部門之間的合作。

「比如川藏鐵路沿線有很多涵洞,在建設的時候就應該在這些地方設立相應的氣象觀測站網,通過在建設過程中獲取的數據,進一步調整建設用材以更好地適應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但是就我自己的了解,目前建設部門與氣象部門的數據訊息共享,還有進一步提升和合作的空間。」巢清塵說。

此外,對於大型的基礎建設計畫,在建成之後的維運階段,通過加強部門合作,可以更好地評估計畫產生的生態影響,以及在氣候條件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計畫維運可能面臨的風險。

「總體來說,我覺得基礎設施工程都需要在設計前、建設中和運行後加強氣候風險與氣候生態環境評估和分析。」巢清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