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北極研究基地的日常:酷寒、墜機、冰層崩裂與串門子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開箱北極研究基地的日常:酷寒、墜機、冰層崩裂與串門子

2022年11月11日
轉載自願景工程;文:梁玉芳、許詩愷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遠赴格陵蘭,要克服極地酷寒、交通困難及生命危險,只為了將第一手的研究數據與親身感受帶回來。圖/William Colgan提供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遠赴格陵蘭,要克服極地酷寒、交通困難及生命危險,只為了將第一手的研究數據與親身感受帶回來。圖片來源:William Colgan

格陵蘭南部小鎮納沙史瓦克人口僅123人,有美軍二戰後留下的機場,號稱「世界十大危險機場」之一。今年8月初機場旁小旅館舉行晚宴,接待130位由南極一路搭船北上的科學家,人數比居民還多。

不論研究冰河、地質、氣象、生物,格陵蘭彷彿巨大的冷凍實驗室。各路人馬帶著裝備,遠赴終年零度以下的冰原,期待從中挖掘知識,看見氣候變遷的縮時歷程、世界的明日預言。

一名台灣學者形容,在極地設立研究站,等同「國力展現」;美歐大國早已各處插旗,建立了不下30個站點。幸好,極地生活仰賴互助,這些科學家樂於共享,也歡迎台灣學者申請前往。

國際科學家支持中心(KISS)每天都有各國科學家來來往往,走廊上的牆壁貼滿了各國科營單位的卡片、貼紙,宛如小小「聯合國」。記者余承翰/攝影

國際科學家支持中心(KISS)每天都有各國科學家來來往往,走廊上的牆壁貼滿了各國科營單位的卡片、貼紙,宛如小小「聯合國」。攝影:余承翰

此次「解凍格陵蘭」團隊拜訪了兩座基地,包括百年歷史的「北極站」,以及「KISS」國際科學支持營區。

親自踏上冰原 感受數據背後的重量

北極站負責人丹麥科學家莫頓・瑞雪(Morten Rasch)形容:「這裡就像旅館,只是把泳池換成實驗室;客人的行李重量以噸計算。」他極度尊重「客人」隱私,還親自到當地碼頭載運客人的高科技「行李」。

KISS由美國舊軍營改建,可容納172位科學家。常駐學者約根・史蒂芬森(Jørgen Steffensen)以「郵局」形容此地的物資倉庫,「儀器送來了,我們就分類,這是法國的、德國的等等」;科學家由冰原急送回來的樣本,則會送入KISS的冰庫中,等著運往各國。

國際科學家支持中心(KISS)常駐學者約根・史蒂芬森(Jørgen Steffensen)介紹世界各地科學家送來的研究儀器與採集樣本。記者余承翰/攝影

國際科學家支持中心(KISS)常駐學者約根・史蒂芬森(Jørgen Steffensen)介紹世界各地科學家送來的研究儀器與採集樣本。攝影:余承翰

今日世人對極地氣候變遷的理解,由科學家冒險犯難所得。加拿大的冰河學家威廉・柯根(William Colgan)說,上冰原最大的風險就是酷寒,第二是墜機,第三是滑倒或掉入冰洞,第四是遇上北極熊,但這極罕見,「15年前遠遠見過一隻,這就夠了。」

雪白冰原危機四伏,深不見底的地縫常躲在稜線背後,科學家出發前得通過嚴格訓練。當暴風雪來襲,氣溫更會驟降到零下30度,「這時我們只能等待」,柯根分享,暴雪下的能見度不到10公尺,他們提前插上標籤,指出各個帳篷的方位;待大自然息怒,還得再花半天挖出道路。

柯根說,你當然可以當個「安樂椅科學家」,靠電腦模擬、衛星遙測得到資料;但踏上冰原,才能得到現場數據,並真正感受。

加拿大的冰河學家威廉・柯根(William Colgan)與團隊在雪白冰原上執行研究任務。圖/William Colgan提供

加拿大的冰河學家威廉・柯根(William Colgan)與團隊在雪白冰原上執行研究任務。圖片來源:William Colgan

酷寒、落足、墜機、北極熊 當學者成了探險家

KISS營地的史蒂芬森說,「我上冰原研究42年來,沒有失去任何一位夥伴」,隨後他小聲呢喃「只有一次差點墜機」。至於北極熊,他曾在2018年有過近距離接觸。

那頭北極熊為覓食深入內陸,又因融冰失去回家的路,在營地附近徘迴不走。「方圓十幾公里,牠唯一的食物只有我們帶來的糧食,與人類」,史蒂芬森回憶。

屏息等待50分鐘,北極熊仍舊伺機攻擊,眾人只好開槍射殺。史蒂芬森強調,「沒有人想這樣做」,狩獵瀕危的北極熊當然是犯罪,但如果能證明生命受到威脅,就不在此限。

事發後,史蒂芬森必須「寫上五頁報告給當地政府」,還得深埋熊屍,避免遭人挖掘。因為北極熊全身都值錢,熊爪一只能賣新台幣8000元。

台灣中央大學教授倪春發近日到挪威極地研究,也帶了銅鑼代替嚇跑熊的空氣槍,他說不用耗材、很環保。

外來者比當地人還多的格陵蘭 莫忘居民心聲

雖然研究艱辛,不少學者從此愛上格陵蘭。在北極站30年的瑞雪賣掉哥本哈根公寓,定居偏遠的小島郊外。極地生物學家卡斯登・伊望研究極地海鳥十年後,也轉職攝影家,用影像記錄格陵蘭的獨特狩獵傳統、動物與人。

瑞雪因為填錯大學志願,陰錯陽差到北極站工作,一待就超過三十年,見證了海冰消失對當地帶來的影響。記者余承翰/攝影

瑞雪因為填錯大學志願,陰錯陽差到北極站工作,一待就超過30年,見證了海冰消失對當地帶來的影響。攝影:余承翰

琳恩・荷姆(Lene Holm)是在丹麥長大的格陵蘭人,她會說六種語言,回鄉研究格陵蘭文化,並嫁給漁夫。她說,格陵蘭歡迎科學家,但她建議眾人研究之前先做一件事:住到村子裡,與居民聊聊,「理解我們需要什麼」。

「在這裡完成研究,有利於學者職涯,但對格陵蘭人無益。」荷姆說。瑞雪也主張,要讓研究加入「格陵蘭觀點」與當地智慧。

※ 本文轉載自願景工程,原文標題〈酷寒、墜機、冰層崩裂 北極科學家的冒險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