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淪兇器 民間團體臥底兩年 揭全台六處非法拍鳥場所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快門淪兇器 民間團體臥底兩年 揭全台六處非法拍鳥場所

2023年02月08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提供多種保育猛禽拍攝,費用2000~8000元」,拍鳥樂趣變了調,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簡稱動社)今(8日)揭發,不當拍鳥行為已在台灣形成產業鏈,嚴重傷害鳥類及生態保育。動社兩年前臥底調查新竹、台中、南投、桃園等全台六處非法拍攝場所,揭露及「籠拍」、「巢拍」、「誘拍」三大不當拍鳥行為。動社表示,將會把相關證據交給行政部門與檢調單位,並呼籲鳥客停止付費參與不當拍鳥行為。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8日)與立委林淑芬共同召開記者會,揭發不當拍鳥行為已在台灣形成產業鏈,並嚴重傷害鳥類及生態保育。攝影:廖禹婷

「拍鳥」樂趣變調 動社耗時兩年臥底調查 揭業者違法私營不當拍鳥

賞鳥、尋鳥、拍鳥是無數愛鳥人士的樂趣,不過近年來,有許多鳥類攝影人士開始以籠拍、誘拍及巢拍等不當拍鳥方式,捕捉美麗「飛羽」或珍稀鳥類照片,甚至販售盈利。動社今(8日)與立委林淑芬共同召開記者會,揭露過去兩年內與《鏡週刊》人物組合作臥底調查,藉由加入由不同業者經營的不當拍鳥群組,蒐集業者私營鳥類籠拍、誘拍及巢拍的違法證據。

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群組中每群人數約200至700人不等,不定期公布各種可能涉及違法取得的鳥種,以誇張話術招攬顧客前來拍攝,如「雞場爆報,翡翠愛愛版,今日早上到中午2時共交配6次,眾鳥友爽拍」,指的就是讓拍攝者捕捉爪哇翡翠及白領翡翠在籠內交配的畫面。其中也出現不少珍稀或保育鳥種供付費拍攝的情況,業者甚至寫明「提供多種保育猛禽拍攝,費用2000~8000」等,並留下場所座標及電話等資訊開放私下預約拍攝。

陳玉敏說,會將相關業者名單及證據提交給檢調單位,並呼籲所有參與不當拍鳥行為的鳥友,只要「即刻放下屠刀」,動社就不會再另行舉發鳥友不當拍鳥行為。

桃園雞場籠拍現場畫面。圖片來源:鏡周刊提供

非法捕鳥形成產業鏈 22種珍稀鳥類遭帶入全台六大籠拍場所 

籠拍是將鳥類帶進人造、室內環境,並向拍攝者收取入場費、會費等。目前動社所調查掌握的全台六處籠拍場所(又稱為「雞場」),分別位於桃園龍潭、新竹北埔、新埔、台中外埔及南投魚池,每次入籠拍照收費價格約500至8000不等,視鳥種珍稀程度或畫面特殊情況而定,例如拍攝保育類或翠鳥交配、育雛等就會收費較高,甚至還提供「拍到飽」的會員制度。

動社兩年來調查發現,被帶入籠拍場內的鳥類,至少有22種為台灣稀有且沒有合法引進紀錄的過境鳥、候鳥或迷鳥。陳玉敏說,某段時間鳥友在野外搶拍的熱門迷鳥或過境鳥,常在幾週後就悄悄「降落」在各大雞場,例如稀有冬候鳥銅藍鶲就曾被發現在桃園雞場供人拍攝。

而籠拍場內的鳥類來源不明,涉及非法獵捕、走私、不當圈養及騷擾虐待,更容易造成鳥類傷亡,甚至引發人畜共通疫病傳播的風險。例如有業者為方便鳥客拍攝,還會剪除稀有迷鳥「琉球歌鴝」的初級飛羽限制飛翔;將翠鳥幼鳥從巢內挖出「排排站」在樹枝上;或以發出巨響或放鞭炮的方式讓鳥類受到驚嚇而出現「振翅飛起」的畫面。

陳玉敏說,台灣非法捕鳥已形成上下游產業鏈,許多捕鳥人盜取鳥巢、野鳥或鳥蛋,供貨給鳥店或籠拍場所,發現有利可圖後甚至也開始規劃經營籠拍場所。

籠拍業者將尚在育雛階段的翠鳥幼鳥從巢內挖出,擺在樹枝上「排排站」供拍。圖片來源:動社提供(網路截圖)

巢拍影響野生動物繁殖育幼行為 誘拍使鳥類降低戒心增路殺風險

至於「巢拍」、「誘拍」則是拍攝鳥類在巢育雛過程,親鳥與雛鳥互動及啄蛋殼等畫面;誘拍是靠提供食物、播放鳥鳴等方式引誘鳥進入業者預先設置的場景中,如樹枝或岩石。這些均涉及破壞鳥類棲地生態及影響其自然行為。

例如「新竹翠鳥學苑」的夜間誘拍領角鴞收費活動,陳玉敏指出,業者會在領角鴞活動出入場域設置「祭壇」,待鳥客架好攝影器材後,將小老鼠夾在祭壇上並打上強光,供鳥客拍攝領角鴞俯衝捕食的畫面。不僅以人為方式改變野鳥覓食行為,作為「誘餌」的老鼠更是來路不明,若有寄生蟲或傳染疾病可能危害野鳥健康,且長期餵食恐會降低鳥類人類環境的戒心,增加路殺機率。

業者將翠鳥從巢中挖出,放到室內供拍,嚴重干擾育雛。圖片來源:鏡周刊提供

新竹「墨瑞鱈翠鳥學苑」業者供鳥客拍攝領角鴞俯衝捕食的畫面,以人為方式改變野鳥的覓食行為。圖片來源:鏡周刊提供

野保法、動保法皆可管 不當拍鳥「像癌細胞擴散」卻遭漠視

「不當拍鳥場域像癌細胞一樣不斷擴散」,陳玉敏說,不肖拍鳥業者每年獲利至少上百萬,保育主管機關及檢調卻常漠視此情形。動社理事、環境律師詹順貴表示,業者的誇張行逕不會沒法可管,獵捕野生動物涉及野保法第17、18條,購買保育類鳥種則違反野保法第35條。

林務局保育組副組長黃綉娟表示,林務局自2019年就已展開查緝,在2021年也與保七總隊成立專案加強查緝,近兩年來已在野生動物熱區辦理超過4000場查緝工作。而過程中若未取得業者持有或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證據,「要構成違法的要件的確是很難」。

黃綉娟也預告,林務局今年預計啟動相關計畫,訂出更明確的生態攝影倫理指引。

「野保法不是只有管保育類」,林淑芬對林務局回覆表示不滿,即便是獵捕一般類鳥類也必須依規定通報或申請許可,只要業者無法清楚交代鳥類來源,若是保育類會涉及刑事處分,一般鳥類即使沒有刑事責任,依然可處行政罰。

「這些鳥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在這些地方」,詹順貴強調,比起如何遏止不當拍鳥行為,關鍵更在於溯源處理,只要鳥出現在不應出現的場所就該認真調查來源,若說不清楚就「多移送」,即便法院最終沒有判決,業者也會因此有所收斂。

動社召開記者會揭發台灣非法捕鳥已形成上下游產業鏈的事實。圖片來源:動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