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查獲鳥店非法「放生鳥」、全球最大天然滑冰場因暖化缺冰、特斯拉在美擴增他牌可用合規充電樁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基隆查獲鳥店非法「放生鳥」、全球最大天然滑冰場因暖化缺冰、特斯拉在美擴增他牌可用合規充電樁

2023年02月15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2月14日

基隆市查獲販售台灣原生種野生鳥「放生鳥」 搶救計16種76隻

基隆市仁愛區南榮路鳥店販售十多種台灣原生種野生鳥類「放生鳥」,民眾向基隆市動物保護所檢舉,昨天會同保安警察第七總隊刑警至現場查緝,救出16種76隻台灣原生種野生鳥,包括五色鳥、綠繡眼等,可能都是在山裡濫捕的,由於這些鳥兒都養得健康,動保所人員帶到暖暖區東勢坑山區野放,回歸山林,業者則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處6萬元罰鍰。(自由時報報導

冰河孑遺山椒魚 玉山「微笑精靈」圈養孵化曝光

「微笑精靈」山椒魚是冰河孑遺生物山椒魚,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年研究園區的阿里山山椒魚,發現十年前標放個體仍存活著,代表壽命可達十年以上;在塔塔加棲地有進行圈養研究,觀察卵串孵化與變態為陸棲過程。由於山椒魚對環境相當敏感,玉管處呼籲民眾垃圾帶下山,未來若有整建或闢建山屋,也會注意生態影響。(自由時報報導

氣候異常影響 台南將軍胡蘿蔔供應量估減四成以上

有胡蘿蔔故鄉之稱的台南將軍區,近期開始採收胡蘿蔔。因去(2022)年9月栽種後缺水乾旱,又遇到多波寒流攪局的雙重氣天氣因素打擊,一分地產量大多在5000到8000台斤間,與往年一分地約1萬2000台斤至1萬6000台斤相比,產量銳減。(公視報導

大湖後龍溪治理線引發部分居民疑慮 盼兼顧自然生態

水利署第二河川局2019年公告的苗栗縣大湖鄉後龍溪治理線及規畫工程,最近引發部分地主及權益人疑慮,除了質疑當初未發文通知所有權益人就逕行公告,也擔心河川治理工程影響自然景觀及生態。陳情民眾建議沿現有蛇籠溪岸新建低密度河堤,取消防汛道路與台三線共用,並希望二河局提出的大湖農工至觀音宮第一階段河堤設計能重新規畫,且邀請公民參與討論。(聯合報報導

運具電動化廢電池多 環保署:目前處理量能足夠

為了達成2050淨零排放,政府積極推動運具電動化,但電動運具的電池會老化、廢棄,推估到2030年廢棄電池將達到近萬噸。環保署指出目前的處理量能依然足夠,在2025年處理量能應可以到達9000噸左右。此外,客運業者對於電池安全性也相當擔憂,加上供電設施建置瓶頸,希望政府推動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的腳步可以放慢一點。(公視報導


暖化缺冰 加國全球最大運河滑冰場今年恐不開放

據加拿大環境部數據,渥太華正處於有紀錄以來第三溫暖的冬季,在12月和1月的大部分時間裡,氣溫大約只略低於冰點。而且現在預估氣溫將開始回升。該城市最具代表性的麗都運河天然滑冰場(Rideau Canal Skateway),今年冬天可能因缺冰而無法開放。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戶外溜冰場,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每年通常於12月底開放30至60天,但近年開放時間越來越晚,也越來越短。今年若無法開放,將是5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央廣報導

研究:遏止森林砍伐 大型跨國企業做得不夠

去(2022)年年底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談判中,各國宣示在2030年前保護世界30%的陸地和海洋。不過,非營利研究組織「Global Canopy」今發布「森林500」(Forest 500)分析報告指出,許多直接或間接導致森林砍伐的主要全球企業和金融機構,並沒有任何保護森林的政策,增加了災難性自然損失的風險。報告呼籲,如果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森林砍伐採取行動,可以對氣候危機和自然危機產生巨大影響。(央廣報導

美國重啟太陽能、氫能等綠電補貼 最高減稅達50%

拜登政府《降通膨法案》落地挹注新能源產業資金達10億美元後,美國財政部14日宣佈,綠能專案將擴大美國製造業、減少工業溫室氣體排放的業者,以及關鍵供應商,這些業者可在5月底開始申請進階減稅優惠補貼。財政部表示,該計畫將可減稅30%,受惠範圍涵蓋碳捕捉、現代化電網、氫能,電動或燃料電池車等相關業者,另外,購買減少工業設施排放的設備也享有減免。(鉅亨網報導

美國加速擴大電動車充電網 特斯拉助攻

白宮15日表示,特斯拉同意在明年底前將開放7500個充電樁供所有電動車使用,包括高速公路沿線3500個超級充電樁與4000個設立於旅館與餐廳等場所、速度較慢的充電樁。快充站僅需30分鐘便能為電動車充飽電。廣設充電站被視為電動車普及關鍵。特斯拉在全美逾1650個地點設有1萬7700個超級充電樁,約占全美總數六成,但該公司目前並未開放給其他品牌車主使用。(中時報導

美出軌化學火車疑污染水源 逾3000條魚暴斃

美國俄亥俄州半個月前發生貨運火車翻覆意外,列車上面裝載大量巨量的氯乙烯等有毒化學物,吸入後對於人體會造成傷害。當局緊急疏散將近2000民當地居民,並進行小型引爆,讓有毒氣體在受控的情況下排放。不過,事發兩週後,當地陸續有居民感到身體不適,河川約有3500條魚暴斃,導致人心惶惶。州政府趕緊出面保證,空氣檢測結果與事故前差不多,河川污染物也將被稀釋。(公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