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變得更熱更乾燥 研究證實:大規模毀林破壞水循環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熱帶雨林變得更熱更乾燥 研究證實:大規模毀林破壞水循環

2023年05月12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鍾友珊 編譯;孫依婷 審校

熱帶雨林又稱「地球之肺」,它有非常獨特的降雨循環系統,讓森林內的動植物獲得足夠的水。最新研究發現,森林覆蓋率的下降改變了全球三大雨林區的天氣型態。科學家希望透過這項研究,促使政府及雨林區內的農業公司投入更多資金,加強保育工作。

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與毀林區。圖片來源:Axel Fassio/CIFOR(CC BY-NC-ND 2.0)

雨林自產雨水比例高 毀林打破循環引發乾旱

這項研究發表在3月份的《自然》期刊上,英國里茲大學(Leeds University)地球與環境學院教授斯普克倫(Dominick Spracklen)主持的團隊發現,熱帶雨林高比例的降水是來自雨林樹木蒸發的水蒸氣。因此,大規模的毀林會導致雨林區降雨量減少。

研究作者解釋,降雨時,雨林樹木會透過根系吸收水份,水份再經葉片氣孔蒸發或葉緣泌液釋出。水蒸氣上升凝聚成雲,累積產生降雨。這個過程稱為降水的再循環。

亞馬遜地區降水再循環所生成的雨水占總降雨量的41%,剛果地區則高達50%。一旦樹木遭到砍伐,循環就會遭到破壞,雨水難以形成,進而引發乾旱。研究人員解釋,森林消失導致降水循環減少,對農業、水力發電、氣候韌性以及雨林本身造成嚴重影響。

在卡麥隆,一台木材運輸車駛過小路。圖片來源:Ollivier Girard/CIFOR(CC BY-NC-ND 2.0)

4萬平方公里每減1%森林覆蓋率 月降雨量少0.25mm

研究團隊檢視數個雨林區2003~2017年間的衛星影像和氣象資料,包含橫跨九國的亞馬遜雨林、世界第二大雨林剛果盆地,以及坐擁印尼尤澤(Leuser)生態系的東南亞雨林。

團隊發現,不需要很大的範圍就可以看出毀林對降雨的影響。毀林區面積大於2500平方公里時,降雨量會更明顯減少。研究採用的最大測量範圍為4萬平方公里,以這麼大面積的土地來說,每減少1%的森林覆蓋率,每月的降雨量就會減少0.25mm。

科學家估計:2100年剛果將因毀林,減少8~10%降水量

這些地區的毀林主因是林地改作農地,其中光是在2000年~2010年間,亞馬遜雨林估計就移除了約2428萬公頃以上的樹木,主因是為了種植黃豆及飼養牛隻。

期刊作者之一、里茲大學研究員史密斯(Callum Smith)表示:「樹木砍伐後,原本透過樹木蒸散而累積於空中的水氣就會消失,無法形成雲層與降水,導致環境更加乾燥。」

科學家估計,到了2100年,剛果的降水量將因毀林而減少8~10%。「重點是,我們還沒有把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納入,僅是砍伐就足以造成這樣的結果。」史密斯強調。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那加悉森林(Ngazi)正值稻作收成時期。圖片來源:Axel Fassio/CIFOR(CC BY-NC-ND 2.0)

毀林對地方的衝擊 讓護林更具說服力

毀林的影響,居民最有感。他們說,隨著樹木覆蓋率降低,天候也變得比較乾。科學家原本就知道砍伐樹木會減緩蒸發作用,故而推斷降雨量會隨之減少。

斯普克倫表示:「當地民眾會覺得,森林被砍伐後天氣變得更熱也更乾燥,研究證實了他們的感覺是對的。」

斯普克倫說,要說服開發中或貧窮國家的政府和企業少砍樹,光說樹木有助於碳封存沒什麼用,他們覺得這只對北半球的工業國家有好處。講毀林減少水循環會對當地造成的影響,會更有說服力。

大旱下的農損與未來政策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社會和環境正義主管瓦萊(Raul Valle)舉例說明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Sul )已經連續三年乾旱,造成的農損高達數十億雷亞爾(約2億美元)。據該州市政協會聯合會(Federation of the Associations of Rio Grande do Sul Municipalities )估計,總損失超過120億雷亞爾(相當於23億美元)。

「從當地居民的角度去講述為何要保護熱帶森林,如此才能有效影響政策」,斯普克倫說。「希望我們的努力能促使熱帶國家的執政及立法單位積極保護熱帶雨林,維持當地涼爽濕潤的氣候,並保護農業與人民。」

參考資料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補助廣告經費

作者

孫依婷

生活光影深淺中最好不過:林梢有鳥、河清有魚。想攪和著科學思維與大地涵養塑造一個「自然生態保育帝國」。

鍾友珊

空氣吸了會中毒、房子老是淹水,好吃的魚被捕光、芒果不再香甜......手機功能再強大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