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台北市區、佔地達8.2公頃的台北植物園,開放時間含括夜晚。為了兼顧植物與行人的需求,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及與中強光電藝術文化基金會合作展開「台北植物園植光計畫」,改造園區內和平西路口至博愛路出入口間,435公尺步道的夜間光照環境。昨(5月31日)記者會上宣布啟動,除透過恰如其分的光線引導行人前進,不忘顧及周遭生態,並打開行人的五感體驗。
植物園肩負植物保育 夜間照明只為君
台北植物園由行政院林試所管轄,目的是收集海內外熱帶、亞熱帶植物進行栽培、試驗。1896年開園至今,收集的植物逾2000種。林試所長曾彥學致詞時指出,台北植物園常被大眾視為公園使用,要求全日無休開放,但其實植物園扮演著傳遞植物知識、資訊的重要角色,除了教育解說,還兼具研究功能。
曾彥學表示,「植物除了提供研究人員研究,也和人類一樣需要休息。」植物園和公園最大的不同在於,植物園肩負保育植物的使命,因此環境要盡可能維持自然韻律,提供植物良好的生長環境。
在考量園區生態環境後,植光計畫透過重新設計燈具、調整位置,「減光」為較不影響昆蟲的色溫波長,並解決原本照度不均等的問題。遊客不管從博愛路或和平西路大門入園,都能透過逐漸遞減的照明光源,自然適應園區的低度照明。尤其當荷花池畔的亮度減至最低需求,格外地展現夜間植物生態。
「燈光不僅用以妝點城市,也能藉由適度收斂與自然達成和諧平衡。」長期致力推廣友善光環境的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表示,為了安全,只一味地強光照明,其實在光與暗反差越大,反而不利眼睛適應環境的能力。此次與台北植物園合作「植光計畫」,重新思考光線的運用,「植光計畫說明了讓行人安心行走的路,並不須過度的亮光。」
當光線調整到剛剛好,不但改善視覺,也讓聽覺、嗅覺及觸覺等感官得以開放。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兼照明設計顧問周鍊認為,改造後的台北植物園,不只帶來視覺感受的轉變,同時提高人們對於花香、草木、風聲、蟲鳴鳥叫的感知能力。
「能多暗就多暗」 減光要求考驗照明規劃
參與本次計畫的照明設計師林靖祐表示,第一次遇到業者不要求夜間照明要很亮,而是「能多暗就多暗」,深具挑戰性。在放眼皆是植物的植物園,沒有一株植物須要為它打光,「照明」全為了人們的需求。
植光計畫將原有每盞20瓦的燈具,調整為8瓦的亮度,並將原本人行道上兩排的燈具,減為單邊。20瓦雖然很亮,卻只照亮下方,佈開的範圍也不大,而在調整高度及計算分布範圍後,光效不輸於過去。減光不但友善生態與人體感官體驗,更達到節能省電的邊際效益。
「廣泛的照明談到人與環境的關係。」林靖祐目前任職沁弦築影照明設計有限公司總監,他解釋,照明的概念不完全依賴燈光,大自然本已賦予不同亮度的光,只有伸手不見五指的之處,才需要人類發明的燈具。他認為,與其追求照明數量、讓光度極大化,不如重視質,讓剛剛好的光線,避免明暗對比過大而造成視覺上的不適感。因此,「在黑夜中看見螢火蟲發光,也會覺得好亮!」
長期改善照明 感召專家一起來
園方表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夜間人造光會對動植物有影響。例如:長期觀察靠近燈源的槭樹及漆樹等落葉樹種,發現其秋季紅葉或落葉物候現象延遲、延長。夜間人造光也可能造成樹木葉芽提早打開、生長異常,並且干擾植物傳粉者的行為,進一步使植物開花及果實產量減少等。
為了用路人的需求和照顧植物生理,台北植物園自2016年起,便著手調降植物園內路燈高度,採用照射地面的矮燈,減低夜間泛光燈散射對於植物的影響,並於2020年提出「台北植物園:減光護生・都市綠洲計畫」參加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台灣光環境獎」。
雖然未能獲獎,卻吸引時任評審團主席的周鍊注意,認為這項計畫十分有意義,並進一步促成植光計畫,照亮疫後逐漸增多的行人腳步,減少對生物生理的影響。
這項計畫不須全園實施。園方為此設置「植物小區」限制開放時間,減緩晨間運動的民眾對植栽區的干擾,夜間關閉小區便不須照明設備,讓昆蟲及植物沉浸在自然的黑暗之中。
台北植物園長范素瑋說,照明是為了人的需要,植光步道藉由燈光指引行人前進,之外的園區並沒有照明的需要,也不希望人為干擾,因此不會進一步使用照明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