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推動綠色經濟的國際知名媒體機構GreenBiz與標普全球(S&P Global Sustainable1)攜手出版《2023綠色產業報告》(State of Green business 2023)。
本份報告匯總標普Trucost數據庫,以及標普全球1200指數中組織的環境績效數據,整理出在經濟衰退、政治動盪、疫情紛擾下的十大關鍵永續趨勢,包含運輸轉型、碳移除、自然資本、替代性肉製品、ESG數據管理、強制碳揭露、循環經濟、水資源管理等。本文摘錄10項全文主題,提供讀者參考。
趨勢一、 微型交通(Micromobility)和公共運輸:實現零碳排放的關鍵
Our World in Data網站指出交通運輸部門占了全球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歐盟運輸部門更是占了其整體碳排的四分之一。為此,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呼籲,為了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搭乘公眾運輸工具的比例必須在這10年內成長兩倍,才能有效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家具龍頭宜家(IKEA)受到如巴黎和倫敦等氣候領先城市對企業送貨服務加速脫碳的要求,在2022年於荷蘭試行了整年的「太陽能貨物自行車」來載送客戶們的家具,結果相當樂觀。除了本身可以載運90%的宜家產品系列,產生的碳排更是比現代柴油貨車減少高達98%。共享交通公司Lyft和Lime則是表示分別有36%和27%的用戶,藉由它們提供的不同交通選項,從汽車轉移到如電動腳踏車、電動滑板車等微型交通。
除了公眾運輸工具,微型交通(Micromobility)及迷你車(Minimobility)也在近年開始受到關注。微型交通是指車輛總重少於500公斤、時速低於25公里的交通工具,一般常見如電動滑板車、電動腳踏車等代步工具;迷你車則是指可以容納一到兩名乘客的三或四輪小型電動汽車,它們相較一般汽車而言,更具有移動方便、能耗少、原物料需求少、價格更便宜的優勢。根據國際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2022年調查,有30%的受訪者表示考慮在未來駕乘迷你車出遊。
不過報告也表示,微型交通及迷你車希望取代的是燃油汽車,而非排擠公共運輸或走路。此外,要改變民眾既有的習慣絕非易事,政府在政策和法規方面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除了重新思考城市規劃,例如建設新的自行車道並加強與車道的區隔以提高用路安全外,還要投入大量資源來擴大、電氣化和改善公共運輸交通以服務更多人。
趨勢二、企業開始將永續、ESG相關內容加入員工教育訓練
為了鼓勵員工從自身實踐永續,並在工作中融入永續思維,企業開始透過教育訓練讓員工了解企業的營運活動與永續、ESG的關聯性,以幫助企業達到永續目標。
事實上,市面上已有許多成熟的相關線上課程,例如Linkedln Learning、Trailhead、terra.do等線上學習平台,部分課程完課後會提供證書,讓學員能夠在越來越重視永續人才的職場上更有競爭力。然而,由於看不到自己與這些議題的連結以及永續、ESG作為較難在短時內看到成效,員工往往會忽略其重要性,參與意願不高,進一步降低了訓練的成效。GreenBiz的報告指出,成功的關鍵在於利用公司的業務舉出具體案例,並提供因人而異的課程及學習支持。
全球房地產服務及投資企業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 JLL)即提供全球各地的員工一系列影片說明永續及ESG的基本概念,再連結公司採取的措施,以及說明其作為對於公司、客戶的重要性。而電子元件製造商安富利(Avnet)更獎勵員工透過社群平台,分享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中如何實踐永續,來促進同儕間的學習效益。
企業透過推出影片、線上工具箱、遊戲、互動式模擬等方式,跳脫過往對教育訓練「開班授課」的形象,來吸引員工參與和行動。當企業訂定永續目標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如何讓員工成為其中的助力會是一大關鍵。
趨勢三、量化數據以驅動永續管理
當企業永續逐漸從「承諾」轉換成「實際行動」時,評估營運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並設定具體目標成為關鍵。然而,並非所有會造成氣候危機的因素都能輕易量化,進而評估和管理,例如生物多樣性。不過在2022年年底聯合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通過了歷史性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The 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GBF),此框架將保護生物多樣性目標具體化,即為著名的「30X30目標」:「2030年將高生物多樣性重要性區域的損失減少到接近零,以及到2030年保護或恢復30%的陸地。」
而致力於推動有科學依據的目標來應對氣候變遷的「科學基礎目標聯盟」(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為土地資源及水資源保護設立量化目標的指南,作為衡量企業在自然損失績效的重要標準。這些目標立基五個主要造成自然損失的因素:土地利用變化、氣候變遷、污染、自然資源利用及開發、外來入侵物種,幫助企業了解其營運活動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其環境績效。法國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Kering)有感於產品原料供應與保護生物多樣性間的緊密關係,承諾在2050年前集團全品牌達到「自然正值(Nature positive)」,並計畫在2025年前將供應鏈地區100萬公頃的農田和牧場轉為再生農業。
GreenBiz報告也指出預計不久之後,ESG中的社會(S)面向將會躍上檯面成為下一個量化數據的重要議題。ESG的數據量化除了可以幫助企業和投資者更好地衡量和監測企業的ESG治理績效,更能幫助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及管理風險。
趨勢四、替代蛋白備受關注,瞄準主流市場
推廣動物產品替代品的非營利組織「優質食品協會」(Good Food Institute, GFI)指出,全球替代蛋白公司在2021年共獲得了50億美元的投資,比2020年增加了60%。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則是發現,在替代性蛋白的消費客群中,「維根主義」(Vegan)占最多數且增加的速度最快。這樣的趨勢顯示出基於健康、環境或是動物權益等多元因素,替代性蛋白的消費市場正逐漸擴大。
除了專注於替代肉的公司如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外,也有越來越多如Nestlé、Unilever、Tyson、Cargill等老牌跨國食品公司開始進入這塊新興市場。不過在Greenbiz的報告中也提示,若替代肉僅是提供給素食或蔬食消費者更多選擇,而無法擴及主流的肉食消費者,可能無益於降低食品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市場的發展也容易受到限制。
為了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替代肉業者首要突破的三大難題分別是味道、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價格:
- 味道:許多業者正在開發口感和味道更接近於真實肉品的替代肉產品。Mission Barns就在其生產的植物性香腸中添加培育的動物脂肪,使口感更接近真實肉品。此外,替代肉也出現更創新的做法,包括利用精密發酵的乳製品和蘑菇製成以及由動物細胞培養而成的替代肉。
- 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提升替代蛋白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和消費者採用率,幫助消費者對產品形成正面的看法,並促使他們購買和使用替代蛋白產品。
- 價格:解決價格挑戰是替代性蛋白產品成功的關鍵因素。透過政府、大規模投資者和大型食品公司的支持以達到規模經濟,讓替代肉對消費者來說更可負擔和可得。
趨勢五、從「自願」到「強制」:碳揭露在企業永續發展中面臨轉變
企業的強制性碳揭露義務日益增加,企業透明揭露自身碳足跡的壓力也不斷增加,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BlackRock便一度表態認為「自願性、沒有管制的碳揭露時代即將結束」。且越來越多的國家已將企業需參照國際「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的揭露義務納入國內法規。
此趨勢下,美國國會也通過了由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所提的《投資人氣候相關揭露增強及標準化》(The Enhanc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 for Investors)規定,要求企業揭露可能對其業務、經營績效或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的氣候相關風險以保障市場投資人。
報告中接著提出了三個強制性碳揭露帶動的趨勢。首先,最直觀的便是所謂的「MRV人員」需求的上升——碳盤查(Measuring)、報告(Reporting)和認證(Verification)的專業人員。由於這是相對新興的技能,各國政府也紛紛開始積極、加速培訓相關人才。
其次,GreenBiz報告提到將會有愈趨嚴格的標準化措施,以確保企業揭露的數據是可比較且有助於決策的,其中TCFD和「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將提供未來報告揭露的基本原則。而國際永續標準委員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將會透過不斷的審核和檢討,確保這類的標準能夠發揮其效用。
接著,強制性碳揭露的範圍將會逐漸擴及「範疇三」,即為企業營運過程中,產生自其他非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最常見的例子便是來自供應鏈的碳排放及產品使用時所產生的碳排放,雖然追查並蒐集各供應商的數據在碳盤查上相當困難且耗時,但範疇三的碳排放往往才是一個企業碳排放最大的來源。目前已有多國政府已開始研擬相關法規,很多大型企業也已經開始為範疇三的碳盤查展開布局。
趨勢六、水科技(Water Tech)迎接新浪潮
水資源與氣候變遷的關係密不可分。氣候變遷會導致水循環紊亂,並進一步造成水資源的供需失衡,隨著氣候變遷成為各國首要面對的課題,亦帶動新創企業投入水科技的研發。
水科技在過去獲得的關注遠不及氣候科技,然而,現在科技龍頭如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元宇宙(Meta)等開始重視「水資源正值」(Water Positive),透過水資源再生補充來源,並投資水科技公司以減少其資料中心的用水量。電動車公司特斯拉(Tesla)也因為擔憂長期水資源供應,而推遲啟動在德國的製造廠。當「水」這個要素開始被企業視為重要的營運風險,投入水科技的資金和新創公司的數量也跟著急速上升。
根據水資源研究公司Bluefield Research研究預測,全球產業2030年應用科技技術和解決方案來改進水資源管理的支出,將從2021年的259億美元躍升到552億美元。波士頓的新創公司ZwitterCo專注於為含有油脂、脂肪、蛋白質等特殊污染物的廢水提供「膜」技術解決方案,為企業免去了昂貴的廢水運輸成本。該公司於2022年9月公布了一筆高達3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是迄今在水科技領域中最大的早期融資之一,顯示出該公司的潛力和價值受到市場和投資人的認可與青睞。
此外,水科技的創新應用也在各個領域湧現。如新加坡水資源解方公司Pure Active Water致力於提供無化學物質的水處理技術;印度的廢水處理公司Indra Systems則致力於開發和製造移動式的污水處理設備,並且被應用於當地的紡織製造和生物煉製等行業中。
趨勢七、自然資本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自然資本投資一直具有環境保護的道德意義,但近期的趨勢顯示其也同樣兼具經濟意義,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估計,保護自然和增加生物多樣性每年可以創造價值10兆美元的商機以及將近4億個新工作。問題在於,投資者要怎麼抓住這樣的商機?
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2022年推出了《生物多樣性金融參考指南》(Biodiversity Finance Reference Guide),旨在提供投資人一個支持自然資本的投資清單。此外,自然相關財務風險小組則是預計在2023年9月完成揭露框架(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提供企業揭露生物多樣性資訊的依循,進而幫助投資人衡量企業自然相關財務風險,彌平金融機構和企業間的資訊落差。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2020年時推估,各種來源的生物多樣性融資總額在每年780億美元至910億美元之間。而隨著幾個投資企業如Aviva、Schroders和專門從事永續投資的RobecoSAM開始對生物多樣性在其投資策略的重要性表態,可以預期這筆金額將會持續擴大。
趨勢八、「碳時代來臨!」碳技術吸引數十億美元資金
碳技術(Carbon Tech),廣義來說包括捕捉、儲存、使用,以及減少和管理碳的技術。雖然碳技術對減緩氣候變遷是否有效仍有爭議,其需要投入的昂貴成本始終限制了它的發展。
然而,在2022年間,有關碳技術的風險投資交易數量突然增加,根據提供風險投資資料的Pitchbook公司數據顯示,碳技術的投資在2019年只有32億美元,而在2022年前三個季度交易上升到高達170億美元,成長相當可觀。這樣的成長不僅拜賜於碳密集產業對於投資減碳技術的承諾、新興碳市場不斷擴大的發展潛力,更拜賜於鼓勵碳技術發展法案陸續通過。如Greenbiz指出,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通過將鼓勵投資者增加碳捕捉技術的投資並促進未來資金的挹注。該法案透過修訂《45Q稅負抵減條款》(45Q tax credit),將原本碳技術公司每儲存或捕捉一噸二氧化碳能獲得的50美元補貼提高至每噸180美元,且在提高獎勵機制的同時降低補貼門檻,吸引更多資金進入該市場。
此外,一些石油和天然氣業者也紛紛投資碳技術的開發,儘管這樣的投資本身帶有爭議。例如全球石油巨頭之一的艾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便在2022年與印尼的一家國有能源公司簽署了一份價值25億美元的協議,旨在於印尼開發碳捕獲和封存中心,以支持印尼實現206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另一方面反對者則認為,此做法實質是鼓勵化石燃料業者利用碳抵消的方式來代替實際減少碳排放,且這些業者極可能利用捕獲到的二氧化碳加壓注入地底以沖出原油,如此不僅無益於全球碳排放的減少,更延長了化石燃料的壽命。不過即使存在這樣的風險,碳捕捉技術仍普遍被認為是淨零轉型必要投資的一個項目。
趨勢九、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循環經濟加速發展
在有限資源以及廢棄物污染的壓力下,企業被迫開始重新思考是否存在一種不只能夠讓企業獲利,也能同時達到妥善運用資源的商業模式,讓經濟活動與有限資源的消耗脫鉤,創造市場與環境雙贏的局面。
循環經濟(Circularity Economy)即創造了此雙贏的商業模式,以下介紹三種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一、「重新設計和重新思考」(redesign and rethink)
近期一個引人注目的案例是瑞士的專業跑鞋品牌On,以循環使用為出發點,提供訂閱和回收機制。不只產品本身便是以降低化學染劑使用、單一材質來減少環境負擔,它還是一雙「你永遠不會擁有的鞋」(The shoe you'll never own)。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除了考驗消費者的接受度,也考驗業者克服定期支付服務、逆向物流等帶來的挑戰。
二、「重新填裝」(milk bottle method)
近年來越來越多販售液體清潔劑、洗髮精的公司提供重新填裝服務,並和無包裝商店合作,鼓勵消費者改變過往以「方便至上」的消費習慣,在食品及生活用品上漸漸減少一次性包裝的使用。
三、永動價值(Ouroboros)
生產者將自己生產的產品回收,再製後賦予新的壽命。以全球最大的建築設備製造商之一的開拓重工(Caterpillar)為例,旗下品牌Cat Reman專門從事再製造的業務,將母公司的舊設備和零件再製造、更新和加工,延長產品使用壽命的同時也減少廢棄物和資源浪費。
趨勢十、地熱能市場熱度上升
根據美國能源局的預估,我們僅需獲取0.1%地球的熱量,就能滿足人類200萬年的總能源需求。然而,由於地熱在開發前須先探勘地底的地質特性,再透過鑽井探勘和產能測試才能確認何處擁有良好的地熱儲集層,前期成本和風險皆相當高,使再生能源業者對於踏入地熱開發態度始終較為遲疑。
儘管目前盛行的風力發電及太陽光電在政策補貼及技術成熟下,已逐漸與化石燃料的成本平準化,但是終究具有間歇性供應的缺點。相較之下,地熱具有全天穩定供應的優勢。隨著全球掀起電力「脫碳」的潮流以及地層探勘技術的革新,各國政府都正透過政策鼓勵當地地熱能源的創新和發展。舉例而言,美國政府設定了在2030年實現50%能源去碳化的目標,並發布「能源地球射擊計畫」(Energy Earthshot),旨在2035年將增強型地熱能源的成本降低90%。而菲律賓的立法者正在允許大型地熱項目由外國開發商擁有,以鼓勵進一步的地熱發展。這些政策有助於推動地熱能源的創新和發展,並有助於實踐能源轉型。
近期,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等科技巨擘和一些美國在地的公用事業公司紛紛簽署地熱採購協議,以便因應當局要求使用不受天氣影響的清潔能源。此外,一些歐洲國家也積極開發地熱能源,以轉移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美國2022年8月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則是允許地熱享有與風能和太陽能相同的稅收優惠,這將吸引更多業者加入地熱開發。
同時,研發者也竭力尋求能讓地熱開採更簡單和便宜的技術突破。美國猶他州的一間新創公司Zanskar即嘗試使用大數據創建模型來定位地熱資源,企圖降低因錯估地熱地點而投入的時間和成本。此外,各國也開始競逐所謂的「超臨界地熱(Superhot Rock Energy)」,這項突破性的技術不只能夠讓地熱開發延伸到更多區域,每單位生產井甚至能達成比過去技術多10倍的產能。部分人士表示若順利解決技術障礙,可能會使地熱能未來在全球能源結構中占比超過二至三成。
※ 本文授權轉載自《CSRone》,原文標題〈GreenBiz 報告:2023全球綠色發展10大趨勢出爐!〉,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