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新北首座地熱發電廠預計10月完工 年發電量可供1500戶用電
新北首座地熱發電廠預計於10月份完工商轉!新北市政府攜手結元公司開發地熱,並將金山區四磺子坪(1MW千瓩)設為先導電廠,新北市府在23日核發首座地熱能發電設備登記函,年發電量達640萬度電,開發成功後可供應約1500戶4口家庭全年用電,將成為新北市開發地熱能源重要的里程碑。(工商時報報導)
台中梧棲資源回收廠昨大火 濃煙具塑膠異味環保局將開罰
台中市梧棲區梧南路,一處資源回收廠22日下午傳出大火,火勢延燒到晚間10時多才受到控制。23日消防人員還在現場警戒處理殘火,而環保局表示將對業者依《空污法》和《水污法》開罰,兩者合計最重可處800萬罰鍰。(公視新聞網報導)
護海公投訴願遭駁 領銜人王醒之:不排除憲法訴訟
台電研擬在基隆外木山海岸填海造地,建設外稱為「四接」的天然氣接收站,基隆市府和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發起「基隆護海公投」向行政院提起公投訴願,但被認為此舉違背憲法及中央法規,依法予以撤銷並停止執行後續作業。基隆市政府和護海公投領銜人王醒之不服,再度提起訴願,卻二度被駁回。市長謝國樑說,會審慎評估其他救濟方式;王醒之說,不排除提起憲法訴訟。(中央社報導)
后里焚化爐驚現回堵垃圾車龍 垃圾量大中市府將協調分流
台中后里焚化廠兩週前遭雷擊,電腦遭損維修,但23日早上9點廠區仍未開放民營業者傾倒,垃圾車回堵在廠外,大排長龍,10點左右才陸續消化。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廠區修繕期間,累積大量垃圾,故較需時間消化,將與業者協調,暫時分散至不同焚化爐。(公視報導)
竹東、埔里垃圾堆置 環境部估年底可獲緩解
環境部23日表示,關於竹東、埔里垃圾堆置問題,隨著如桃園、台東、花蓮等地的垃圾處理設施投入營運,增加每日焚化處理量能800至1000噸,預估年底前垃圾堆置問題可獲緩解。(中央社報導)
研究:氣候變遷助長 野火發生機率提高至少七倍
世界氣候歸因組織(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今發布新科學分析指出,由於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導致的全球暖化,使發生火災的情況增加50%,也是導致加拿大今年遭遇史上最嚴重的野火季。研究人員使用電腦模型模擬來比較今昔氣候,結果顯示,氣候變遷使得這種嚴重季節發生的可能性較工業化前時代高出至少七倍,且這是偏低的估計,因為研究人員面對統計不確定時會選擇保守作法。(中央社報導)
日本北海道飆高溫 札幌36.3℃寫觀測史新高紀錄
日本北海道今受到高氣壓籠罩等影響飆高溫,札幌市被觀測到36.3℃,改寫1994年8月的36.2℃紀錄,創當地觀測史上新高紀錄;北見市也出現北海道今年最高溫37.1℃。高溫造成北海道逾百間學校停課。除了宗谷、釧路、根室地區外,北海道多數地區都接獲「中暑警戒警報」,這波熱浪預計持續到26日。(中央社報導)
空氣污染地區有福了 瑞士新型「捕霧網」可以用日照淨水
祕魯、智利北部等中南美洲高山國家,很少下雨,但多霧多風,當地人透過「捕霧網」來攔截水氣,導入水管或水箱輸送與儲存起來,但因空氣污染而影響了蒐集的水質,不宜用於飲用或炊食。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開發新捕霧網,能收集8%的水,去除94%的污染物,且只要在陽光下30分鐘,網子上的二氧化鈦就能維持「清潔工作」24小時,因此即使日照不足,也能發揮效用。(科技新報報導)
全球最大浮動式風力發電場 挪威外海正式啟用
《法新社》報導,挪威在北海建造的全球最大浮動式風力發電場Hywind Tampen,今天正式啟用,風力發電場由11台容量各達8.6百萬瓦(MW)的風力渦輪機組成,為鄰近的五個石油和天然氣平台提供約35%的能源需求。與固定在海床上的離岸風力渦輪機不同,浮動式渦輪機顧名思義安裝在錨定於海床上的浮動結構上。這項新興技術被認為有助歐盟實現擺脫化石燃料,邁向綠色能源轉型。(中央社報導)
全球氣候危機? 新研究:熱帶雨林恐因太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據《CNN》報導,來自美國、澳洲、巴西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權威期刊《自然》發表研究報告,指葉子的溫度達到46.7℃左右時,葉子的光合作用能力(即從二氧化碳、陽光和水產生能量的過程)會開始失效,樹葉的溫度通常比氣溫高得多。
報告稱,這個比例雖然很小,但隨著地球暖化,數字將會增加,對世界熱帶森林構成威脅。熱帶森林覆蓋了地球約12%的面積,擁有世界一半以上的物種,它們還在吸收和儲存碳以及幫助調節全球氣候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由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