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季風吹襲的北海岸陰雨綿綿,低溫又潮濕,大多數的生物都會躲起來等待冬陽到來時再出來活動筋骨。每年4月中下旬春雨到來,氣溫逐漸回暖。夜晚池畔邊也開始出現青蛙大合唱團,在一陣吵雜中,若仔細聆聽,偶爾會出現像小鳥般「嘰~嘰~嘰~」的蛙鳴聲。
這像小鳥般的叫聲來自台灣最小的赤蛙——台北赤蛙,身軀僅約3~5公分,背部有金黃綠色或綠色條紋,體側條紋則為白黑相間,擁有「赤蛙界名模」般可愛外觀。1909年美國博物學家范・丁柏格(John Van Denburgh)在台北八里地區發現並為之命名,是除台北樹蛙外,唯二以台北為名的青蛙。
台北赤蛙主要棲息於台灣西部低海拔沼澤、埤塘、水田與灌溉溝渠,每當春雷打響,除了是農忙的開始,也象徵台北赤蛙繁殖季到來,這時牠們會躲在水池旁草叢、植物根部或者池塘中央的荷葉上鳴叫,因此也被稱為「雷公蛙」。
與農田一起出現、一起消失的台北赤蛙
過去的農業時代,台北赤蛙和農民依賴著水田而生,但在農業型態改變,水田休耕、土地開發、田地轉作其他旱作,以及農藥及除草劑的使用下,台北赤蛙面臨生態廊道消失與棲地破碎化等問題。
當繁殖、覓食與躲藏的環境消失,台北赤蛙更容易被天敵捕食,加上其體型嬌小的劣勢,也可能成為其他大型蛙類的食物。種種影響下造成台北赤蛙野外族群數量逐年遞減,今日已至族群瀕危的情況,並於2017年公告成為二級保育類。
數量稀少的台北赤蛙,目前野外僅剩新北石門、三芝、南桃園埤塘以及台南官田等地可觀察到。位於石門的阿里磅生態農場擁有許多埤塘濕地環境,是新北市觀察到最多台北赤蛙族群的地點。
從百來隻到40隻 為何台北赤蛙逐年減少?
阿里磅生態農場自1997年起,以「定存大自然」為理念,由60個家庭集資購地設立,秉持「自然保育、低度開發」的原則,使園區維持淡水濕地與低海拔森林的生態樣貌。
農場中約有20個深淺不一的埤塘濕地,創造了多樣的棲地環境提供生物棲息。在過往的調查中,共發現100多種蝴蝶、70餘種鳥類、19種蛙類、134種水棲昆蟲以及許多珍稀的保育類動物。然而原本穩定的台北赤蛙族群,在2018年左右,觀察到逐年下降的趨勢。過往每年約百來隻的台北赤蛙,在近兩年調查中剩下約40隻。
2022年農場委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經營管理,工作團隊經過與各方專家學者討論以及現存台北赤蛙棲地踏勘交流後,歸納出台北赤蛙族群下降的可能原因:
- 農場森林面積擴張,草生地面積逐漸縮減,造成覓食與躲藏空間的減少
- 水中外來種及強勢種植物(人厭槐葉蘋、大萍)的過度生長,造成水下光線的遮蔽,使得沉水性植物消失,影響繁殖時期蛙卵的附著與被捕食風險增加。
- 水中掠食性魚類與大型蛙類的捕食壓力。
阿里磅引入志工 營造濕地環境
為守護濕地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多場生態工作假期,招募一般民眾以及企業志工共同參與棲地營造,穿著連身防水衣下水維護水池環境並營造池邊草生地環境。
志工在行動中除了認識台北赤蛙與濕地生態保育之重要性,也藉由自己的雙手加入保育的行列,增加了民眾的保育意識以及行動力。期待透過棲地的營造與大眾的參與下,能再次於5月台北赤蛙繁殖季節時,看到那嬌小可愛的公蛙,站在浮葉植物上努力鳴唱吸引母蛙的畫面。
若您有興趣參加濕地保育行動,歡迎您加入「阿里磅生態農場」臉書粉絲頁,不定期有生態工作假期的資訊,也有冬季志工行動的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