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金龍湖 大嘴巴家族外來種氾濫
透過細細的釣魚線,長長的釣竿,可以知道水面下有什麼。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的會員楊恭一,耐心站在池邊垂釣。從小跟著父親釣魚的他,經常到奶奶家附近的金龍湖,湖裡有什麼他很熟悉,國中時曾經在這裡,三個小時釣到將近兩百條高體鰟鮍,現在卻一條都釣不到。
高體鰟鮍俗稱牛屎鯽,游泳時身體會反射彩色的金屬光澤,是棲息在低海拔靜水域的小型魚類,最大體長6公分,因為體型小,容易成為外來種的目標。
看不到記憶中的魚,反倒是發現外來種氾濫,不想只是旁觀,一個人,一根釣竿,楊恭一開始了移除行動,有時也邀請好友一起來。「盡我們所能去清除牠,清一隻少一隻。移除對象以大嘴巴家族為主,像泰國鱧、魚虎、大口黑鱸這些。」
這些外來種是人為放進來的。除了釣客把想釣的魚種放進去,也會有民眾棄養的寵物魚,這樣的景象,代表著生活在埤塘的原生魚遭遇強敵。楊恭一說,他曾在一個月逛了苗栗以北五十多個埤塘,全部都有慈鯛或大嘴黑鱸這些外來種。
新北市汐止如意湖 來自本土的外來種台灣細鯿
位在新北市汐止區的如意湖,也有外來種入侵。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的會員,帶著精巧的小物釣竿與籠具,來做例行調查。理事長洪茂源說,早期的研究報告,如意湖是以青鱂魚為主,協會這三年來進行調查,發現青鱂魚已經消失。目前主要的發現,大部分都是後來被放進來的外來魚種,像是朱文錦、劍魚。
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是由釣魚愛好者組成的民間社團,因為經常到各地釣魚,親眼目睹原生魚正持續消失,協會目前主要是以埤塘型封閉水域的魚種,做為優先保種跟復育對象。
這天,釣上來的台灣細鯿是保育類,必須放回,外來種就帶下山,如果遇到《台灣 淡水魚類紅皮書》中,瀕危、易危、接近受脅的魚種,而棲地已經受到外來種入侵或面臨開發,他們會視情況採集,帶到「水生走廊」保種。
「水生走廊」收集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物種 兼具保種與教育功能
協會創始人之一的鍾宸瑞,退休前是裕民國小的老師,因為蓋斑鬥魚,從原本飼養觀賞魚的人,轉進台灣原生魚的天地,童年時常和朋友一起去田裡抓蓋斑鬥魚,長大後整個田野變成科技園區,魚都不見了。
為了找回童年的魚,他在2003年建置兼具保種與教育功能的「水生走廊」,收集了《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中的物種,例如瀕危的史尼氏小鲃、菊池氏細鯽、接近受脅的高體鰟鮍、易危的七星鱧、青鱂魚等。希望為這些弱勢的原生魚盡一點力,讓下一代可以認識土生土長的台灣原生魚。
十多年,一邊收集,一邊做教育,一邊看著野外環境劣化,心是揪緊的。鍾宸瑞將原生魚減少歸納出兩個原因,天災與人禍。天災指的是乾旱或洪水,大幅度改變棲地樣貌,人禍則包括棲地消失、工程、水質污染、外來種入侵等多重危機,「水生走廊」空間有限,這些原生魚需要更多庇護站。
重整生態池或廢耕水梯田 打造封閉環境庇護站
位在新北市汐止區的秀峰高中,有座原本充斥外來種吳郭魚的生態池,也是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會員的楊政憲,得到校長蔡春來的支持,將生態池重新整理,第一階段把水整個抽乾,曝池,第二階段種植原生的水生植物,第三階段放入生活在水域上層的青鱂魚、中層的史尼氏小鲃和掠食性的七星鱧來控制數量,現在進行第四階段,導入同樣來自宜蘭的青鱂魚,避免原來的族群產生基因問題。這座生態池位在校園裡不對外開放的區域,避開了被任意放入外來種的風險,成為一個穩定的庇護站。
庇護站必須是外人無法隨意進出的封閉環境,如果環境能夠很自然就更好,他們在汐止山區,找到另一個適合的地方。這裡曾發生「鹿窟事件」,導致山上的水梯田荒廢,把這裡改造為蝴蝶園的廖學廣,希望能增加生物多樣性,與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的另一位會員,秀峰國小的張淩翔主任合作,重整荒廢的梯田,再引進適合的原生魚,並且定期前來觀察牠們的數量與生活狀況。
在新北市石門區,也有一個庇護站,同樣是梯田,同樣有乾淨的水源,以及願意保護魚的人。農友陳國志與協會合作,在廢耕水梯田裡建置獨立的生態池,為了讓魚能生活的好,池裡的水生植物都是特地挑選,這樣一來,不用餵食,生態池自成循環。現在這個池子有六種靜水型原生魚穩定生活著,和其他庇護站一樣,為原生魚保住重返自然的機會。
面對問題,從能力所及的地方開始做起,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積極移除外來種,進行野外調查,收集各地的受脅原生魚,進行保種。他們特別注重採集地點,因為這些靜水型的魚,受到地理阻隔,具有基因差異。相較於野生環境受到的破壞,這股救援力量似乎有點微小,他們盼望政府能成立一個單位來統籌瀕危物種的復育,與民間保育單位合作,將瀕危的魚復育起來,在牠們碰到天災或人禍時,還能將牠們保種在某些地方。
每種生物都有牠存在的價值,共同撐起生物多樣性的盎然生機,當牠們因為人們的需求與行為而節節敗退,需要多一些人幫助牠們重回野外,自由生長。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湖心映危機|搶救靜水型原生魚】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