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大漁電共生 大亞志光首期商轉 里長盼當良好示範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全台最大漁電共生 大亞志光首期商轉 里長盼當良好示範

2023年10月02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 台南報導

本土電線、電纜龍頭業者大亞集團近年跨足再生能源,旗下漁電共生案場「志光」規模全台最大,第一期85MW今年7月取得電業執照正式商轉,發電量逾億度。大亞也積極佈局儲能,光儲合一儲能系統同步竣工,目前規劃中的志光案場第三期,不排除規劃為室內型漁電共生。大亞董座沈尚弘強調,光電進場更需顧及社區及環境,會先得到里民的支持才做。

志光漁電共生案場內部。攝影:陳昭宏

志光漁電共生案場內部。攝影:陳昭宏

全台最大漁電案場首期落成 同步發展「光儲合一」

大亞集團規劃的「志光」漁電共生案場位於台南七股三股子地區,占地160公頃、總裝置容量120MW,是全台規模最大的漁電共生案場。第一期2021年施工,2022年11月完工併網,2023年7月取得電業執照正式商轉,總共85MW的裝置容量,至今已發電逾億度。

上月27日,大亞集團在志光案場第一期啟用典禮上表示,第二期35MW原訂今年底完工,但因行政問題,明年第四季才能併網。大亞也宣布,現已完成「光儲合一」系統,可儲存日間生產的電力,留待晚上尖峰時段放出,強化用電效率。大亞目前正規劃志光案場第三期35MW,不排除往室內型漁電共生方向規劃。

大亞集團近年積極布局儲能,志光案場23.3MW的儲能容量,在去年能源局光儲合一招標中獲配;位於關廟的集團總部也投入台電「調頻備轉輔助服務」(AFC),提供13MW儲能容量。

志光案場中的儲能及光電系統。攝影:陳昭宏

志光案場中的儲能及光電系統。攝影:陳昭宏

有意進場室內型漁電 大亞董座:會顧及社區和環境

室內型漁電由於不需經過環社檢核機制,環團早指出背後的隱憂,就怕業者為了增加光電板覆蓋,冒出一座座「為屋頂光電而生的」室內養殖場,喪失更多的水鳥棲地及傳統魚塭面積。

面對可能的環境疑慮,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反問,政府積極推動屋頂光電,「室內養殖場屋頂不應該設太陽能嗎?」但也表明不會硬做,會和民間妥善溝通。

大亞和多個養殖戶合作,並引進專業養殖公司,精進技術和環境監測,資訊分享給鄰里養殖戶,達成產業共好。目前第一期案場已有蛤蜊、白蝦、烏魚、午仔魚、虱目魚等水產養殖,共計132池,預計每年產量500公噸、產值5000萬元。

沈尚弘強調,光電進場之於社區及環境,「不可以生雞蛋無,放雞屎有」(閩南語,形容人什麼有用的事都不會做,只會惹事生非)。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攝影:陳昭宏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攝影:陳昭宏

七股里長:盼一個成功案例 讓地方安心接納漁電

志光案場所在的七股區,曾爆發在地不滿光電迅速擴張,逾百名鄉親北上總統府前抗議的爭議。七股區三股里里長黃仙立表示,綠電常造成農地損失,但大亞已和養殖漁民、地主充分溝通,也在學校、社區、宮廟投入公益資源,期待大亞案為漁電提供示範,顧及「養殖為本、綠電為輔」,地方才能安心接納漁電。

經濟部能源署主秘翁素真表示,志光漁電共生案場為早期申設的「漁電共生試驗專案計畫」,雖不需執行政府日後要求的環社檢核,業者仍投入環境調查及社會溝通,為後續環社檢核帶來參考案例,可說是漁電共生開發的先行者。

根據法規,漁電共生案場的光電板只能遮蔽四成以下土地,且若案場位於政府公告的「關注減緩區」,光電商還必須根據「漁電共生環社檢核」機制,提出對環境與社區友善的因應對策。相較於此,室內型漁電共生可覆蓋八成土地,也不受環社檢核規範。

作者

陳昭宏

探索矇矓中開展的世界、滲透身體的網,與身體和環境結盟,共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