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使用核能發電歷史長達40多年,用過核燃料處置場的選址仍遲遲未定。環團4日舉辦「核廢立法論壇」,前台電潛在母岩調查計畫主持人林鎮國要求政府具體透明公開地質調查,並解決民眾不信任、缺乏專責機關等問題,才能建立地下實驗室,跨出選址的關鍵一步。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回應,針對用過核燃料的立法內部持續討論中,最快在立法院下個會期(2024年2月起)提出草案。
效法瑞典「埋核廢」 學者:台灣地殼太活躍
核能發電會產出高放射性與低放射性廢棄物(簡稱高放、低放),高放是指用過核子燃料。根據台電「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規劃採取「深層地質處置」,將用過核燃料埋在約300公尺至1000公尺深的地下岩層,將核燃料永久安置,隔離人類生活圈。但目前國內仍缺少高放最終處置場的選址法規,相關計畫難以展開。
環境法律人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4日辦理「核廢立法論壇」,討論選址的地質條件。前台電潛在處置母岩調查計畫主持人林鎮國指出,台灣目前主要研究的核廢料處理方式是瑞典的KBS-3技術,方法是炸出5公里長左右的緩坡隧道,將約30噸的核廢料沿隧道埋至深處。然而按照原能會2017年的研究,台灣核廢料的放射性遠高於瑞典案例,且瑞典、芬蘭等北歐國家地質穩定,近3億年來都沒有地殼運動和地震,台灣不一定可效法相關技術。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根據台電計畫書,2018年應進入「候選場址評估與核定階段」,從全國普查進入地方場址細察。目前候選場址鎖定在花崗岩、泥岩、中生代基盤岩等幾種岩性地區,花崗岩包含花蓮、宜蘭和離島馬祖;基盤岩有澎湖花嶼;本島西南部則有泥岩。
陳文山進一步指出,除了岩質外,還要調查火山、斷層和地震帶。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近幾年研究,東部近30年的地震次數就超過80萬次,只有離島金門、馬祖較穩定,然而台電在金門等地區多年來進行的地質模擬多是紙上作業,必須配合鑽探、勘查,乃至建設地下實驗室,模擬才有意義。
核廢放何處? 缺乏地方溝通、建不成實驗室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林正原表示,最終處置場需建置地下試驗室,展開技術研發、安全評估測試和公眾溝通,按台電規劃,地下實驗室預定於2033年開始建構,卻已有多個縣市表態反對,呼籲台電儘速處理民意接受度和土地取得問題。
林鎮國表示,根據高放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規範,場址不得位於活動斷層、高人口密度地區、地質結構抬升沉降地區,而探勘與試驗都需要民間同意和重重資料驗證。林鎮國說,期待政府立法的同時,盡快建立與地方民眾溝通和技術的平台,「核廢料不會自己消失,沒解決就會代代相傳,當我們什麼都不能做時,還可以教育!」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部會內部已討論建設地下實驗室和相關配套措施許久,核廢處理地點也持續在調查,然而調查內容涉及到有無斷層、火山活動等部分,整體會花上許多年,希望能在2024大選後的下個立法會期提出立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