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意傷害環境可能吃上牢飯 多國考慮將「生態滅絕」入罪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蓄意傷害環境可能吃上牢飯 多國考慮將「生態滅絕」入罪

2023年11月14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 編譯;許祖菱、黃海寧 審校

人類破壞環境的行為,通常只有在傷害更多人類時才會受到重視,然而現在有愈來愈多國家認真考慮,將大規模破壞環境的「生態滅絕」(ecocide)正式定調為刑事犯罪。

生態滅絕Make ecocide law - Climate Protest at Swanston Street, Melbourne圖片來源:Alpha(CC BY-NC 2.0)

2019年澳洲墨爾本的氣候遊行中,有民眾訴求要將生態滅絕入罪(Make ecocide law)。圖片來源:Alpha(CC BY-NC 2.0)

多國討論生態滅絕入罪

根據「停止生態滅絕組織」(Stop Ecocide International,SEI),墨西哥眾議員巴隆佩拉萊斯(Karina Marlen Barrón Perales)7月30日提案將「生態滅絕」正式入罪。

草案要求在墨西哥《聯邦刑法》加入新條款,任何人或組織在「明知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大規模或長期傷害」的情況下犯下不法行為,將可求處10至15年有期徒刑且每日罰金高達1000至1500墨西哥披索(約新台幣1800元至2750元)。

巴隆佩拉萊斯的草案引用了停止生態滅絕組織的定義來界定何謂「生態滅絕罪」。該組織成立於2017年,訴求將生態滅絕罪納入《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the 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中,以對123個成員國施加影響。

愈來愈多國家正嘗試把生態滅絕罪納入內國法。比利時的刑法改革草案在今年7月完成二讀,該案也納入了生態滅絕這項新罪。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議會也正積極推動,希望西班牙將這項行為入罪。 蘇格蘭的一份相關草案預計在今年秋天進入公眾諮詢程序。

歐盟第一起生態滅絕罪進入審理程序

目前全球僅少數國家將生態滅絕入罪,包含越南、烏克蘭與俄羅斯,法國則是在 2021 年成為第一個將生態滅絕納入法律的歐盟國家。

根據《衛報》,法國法案對生態滅絕的定義與用字不如外界期盼的嚴厲,但已有案例進入調查與審理程序。《Euronews》報導,法國第一樁相關案件是一對母女2019年在自家後院發現比法定標準高出800倍的致癌物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這裡以前是一座工業洗衣廠。

今年6月,新卡科夫卡水壩(Nova Kakhovka Dam)潰堤, 大量河水沖往聶伯河下游,逾四萬居民被迫緊急疏散。 烏克蘭指控是俄軍炸毀水壩,檢察官已對這是否構成生態滅絕展開調查。

Kherson_after_the_destruction_of_Kakhovka_Hydroelectric_Power_Plant,_2023-06-07_(01)
新卡科夫卡水壩(Nova Kakhovka Dam)2023年6月潰堤,烏克蘭指責這是俄羅斯蓄意所為。圖片來源:烏克蘭國家緊急救難服務處(State Emergency Service of Ukraine)(CC BY 4.0)

參考文章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

作者

許祖菱

大學就讀傳播學系,現在是文字/影像/翻譯工作者。

曹可芝

文字投影師|在字裡行間讀懂世界

黃海寧

執業律師。執業領域為電業及能源法,也涉略氣候法律及ESG。在台灣時研究國際公法與國際貿易法,到美國後起心動念開始研究環境法與行政法。關切環境、氣候、永續與貿易議題,也熱衷法律在這些議題中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互動。工作之餘偶爾發表文章,和不同圈子的夥伴進行有趣的倡議和研究。熱愛大山大海及很書呆的旅行,喜歡讀書、看紀錄片、爬山、以及發掘城市中的咖啡店。一隻柴柴的主人,堅實的狗派,偶爾變貓派。所有發表均為個人見解,不代表本人任職之事務所、所屬公會或任何其他機構之立場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