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羅馬尼亞多瑙河三角洲生物圈保留區(Danube Delta Biosphere Reserve)巡護員布列特(Bogdan Bulete)接到一通電話,要他去蘇利納鎮(Sulina)海灘察看鯨豚擱淺的情況。他原以為只是例行任務,但到現場,映入眼簾的卻是30隻海豚橫屍沙灘上。
他接受《Mongabay》專訪時表示,當時情景讓他「大受震驚」,部分鯨豚似乎受到灼傷,所有鯨豚的尾巴或腹部都有繩網纏繞的痕跡。
鯨豚死亡慘重 但缺乏直接關聯證明
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黑海海灘上就不斷傳來鯨豚傷亡的消息,數量超出以往。在2022年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召開期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對俄國做出「生態滅絕」(ecocide)的指控。在此之前,敖德薩(Odesa)地檢署已先一步在7月宣布,將針對鯨豚生態滅絕事件,對俄國展開調查。
至今,黑海鯨豚的死亡已累積不少事證,但確切死亡數的估算仍有差異。此外,科學論證是否足以證明鯨豚死因是戰爭,看法也仍分歧。「戰時科學」(wartime science)很重要,但難度也十分高。
科學界展開鯨豚遷移與死亡分析
就在澤倫斯基指控的前幾天,研究人員首度提出俄烏開戰以來,鯨豚死亡和移動模式的科學分析。資料顯示,在2022年春季,戰區以南的保加利亞海域,港灣鼠海豚(harbor porpoise)的數量較2021年同期增加了5倍。保加利亞漁民捕撈大菱鮃(又稱歐洲比目魚)時,誤入漁網的鯨海也比過去三年激增了10倍。
總部位於瑞士的海洋保育顧問公司「海洋保護(Ocean Care)」於2022年12月2日馬爾他的「黑海、地中海和鄰近大西洋區鯨豚類保育協定」(ACCOBAMS)締約國會議上發表這份調查結果。《Mongabay》取得了這份資料。
保加利亞環境研究組織「綠色巴爾幹(Green Balkans)」的帕帕夫(Dimitar Popov)負責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他告訴《Mongabay》,戰爭的噪音可能是驅使鯨豚往南遷徙的原因。
烏克蘭圖茲洛夫斯基利瑪尼國家公園(Tuzlovsky Limany National Park)研究組負責人盧塞夫(Ivan Rusev)認為鯨豚死亡和戰爭脫不了關係。他對《Mongabay》說,黑海的鯨豚從未經歷過這種大規模戰事,牠們的異常行為與軍用聲納、砲火轟炸有直接關聯。
相關還是因果?
烏克蘭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研究員葛丁(Pavel Gol'din)參與了死亡海豚的解剖。他說,俄羅斯在2月24日開始砲轟烏克蘭,而3月的第一週,就發現大批海豚被沖上岸。
這段期間,烏克蘭亞速海(Azov)和黑海沿岸的國家公園大多被俄國佔領,導致鯨豚監測中斷,圖茲洛夫斯基利瑪尼國家公園是唯一例外。在軍方允許進入的範圍內,盧塞夫從2月至7月,在不到6公里的海岸線間共發現45隻鯨豚屍體。戰事發生前一年,全長44公里的海岸線也不過3隻被沖上岸。
盧塞夫說,直到烏克蘭將俄國趕出蛇島(Zmiinyi),有強力聲納功能的船艦駛離,鯨豚擱淺的情況才暫時停止。
葛丁和其他受訪的科學家表示,俄烏戰爭迫使數量空前的鯨豚離開棲地或死亡,但仍需科學研究才能證明兩者關聯性。
烏克蘭敖德薩海洋生態科學中心(UkrSCES)海洋脊椎動物實驗室負責人維什尼亞科娃(KarinaVishnyakova)說,「證據蒐集需要時間,精確性也很關鍵」。
已知的遠低於實際 鯨豚死亡數難掌握
從戰爭爆發以來,各方對鯨豚死亡數的估算並不一致。根據研究員與公民科學家回報的數字,維什尼亞科娃認為,擱淺在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土耳其海灘的海洋哺乳動物約有900隻。她承認這數字遠低於實際死亡數,但不願在缺乏研究的情況下貿然推斷。
盧塞夫則估計,自2月以來鯨豚死亡數超過5萬隻。這是多數媒體所採用的數據。
盧塞夫的算法是,先依據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俄羅斯、喬治亞聯絡人加上網路回報數據,統計出鯨豚擱淺約2500隻。不過,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的鯨豚死後都沉到海裡而非擱淺海灘、食腐動物也會在鯨豚擱淺死亡後就毀掉屍體、另外還有很長的海岸線無法取得數據等。綜合上述因素,他推估出死亡5萬隻的數字。
布列特則表示,包含他5月9日在蘇利納發現的海豚,光是羅馬尼亞多瑙河三角洲就有超過100多隻鯨豚擱淺,而這些數據並未被納入國際記錄。
鯨豚死亡慘重 海洋生態恐失衡
維什尼亞科娃認為,戰爭確切的影響尚待研究釐清,但從鯨豚數目的減少來看,生態系統恐會因此失衡。
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紅色名錄,黑海港灣鼠海豚(學名:Phocoena phocoena relicta)和黑海瓶鼻海豚(學名:Tursiops truncatus ponticus)均屬於瀕危(EN)物種;黑海真海豚(學名:Delphinus delphis ponticus)則屬易危(VU)。
維什尼亞科娃將這些只出現在黑海的鯨豚歸為關鍵物種(keystone specie),稱他們是「海中的狼」[1],牠們的捕獵行為有助維持物種的平衡。鯨豚大批死亡後,黑海生態可能受到影響,連帶波及產值達2.51億美元的漁業。
地檢署展開調查 追究「生態滅絕」難度高
敖德薩地檢署2022年7月採取行動,依烏克蘭法律追究俄羅斯造成生態滅絕的責任。《Mongabay》進一步詢問地檢署但未獲回應。
想證明這項罪行難如登天。除了需要有力證據外,生態滅絕並非國際法所定義的犯罪行為,更何況俄國並不承認國際刑事法院(ICC)。
2021年,一個12名律師組成的國際組織正式提出「生態滅絕」的法律定義:「明知對環境足堪構成廣泛或長期嚴重傷害之非法或惡意行為」。他們也提案修改國際刑事法院的《羅馬規約》,將生態滅絕定為刑事犯罪。
為證明俄羅斯造成黑海鯨豚死亡,地檢署特別對鯨豚進行病理解剖。負責檢驗的葛丁發現,死亡鯨豚的回聲定位器官有出血及組織損傷,至於是否能歸因於戰爭噪音,則須生物學家和獸醫再進行樣本解析。樣本也會送到歐洲實驗室進行噪音損傷評估、病理學與毒理學的測試,以排除疾病等因素。
2020年5月,媒體開始關注到鯨豚死亡的訊息。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報導提到,克里米亞的卡拉代科學站(Karaday Scientific Station)俄國生物學家洛格米諾娃(Irina Logominova)表示,鯨豚的死亡數目「仍在年度統計的範圍內」。罪魁禍首很可能是疾病、而非戰爭。《Mongabay》向他進一步詢問,但未獲回應。
就在澤倫斯基的指控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歐洲和紐西蘭國家代表也跟進譴責俄國造成的環境破壞。俄國代表雷布里科夫(Denis Rebrikov)則回應,這類指控「和議程無關」。
戰火隆隆 鯨豚聲波定位與覓食受影響
戰事對鯨豚的影響主要是聲音。維什尼亞科娃解釋,鯨豚倚賴聲波進行定位、覓食,對爆炸和巨大聲響「極其敏感」。
即使不在爆炸區附近,爆炸聲還是可能損及鯨豚的回聲定位器官,讓鯨豚壓力增加、迷失方向、甚至死亡。根據研究,北約於2021年曾在波羅的海保護區引爆42枚英國二戰時期的地雷,造成港灣鼠海豚擱淺。檢驗後發現,牠們的中耳骨和軟組織均有受損。
沒有人知道俄羅斯在黑海部署或引爆了多少地雷,俄烏互相指責對方埋下了數百個地雷。烏克蘭在海岸進行防禦性布雷,2022年6月起禁止民眾在海邊游泳。
盧塞夫說,2月至7月期間,潛艇和配備強力聲納的船艦襲擊黑海西北部,船隻聲納直接干擾了鯨豚的回聲定位。
大規模轟炸常對準港口和戰略哨所,烏克蘭艦隊幾乎全軍覆沒,鑽油平台和民用船隻也遭到重砲襲擊。烏克蘭國防部報告則指出,俄國的黑海艦隊損失了16艘,包括4月14日被擊沉的莫斯科號(Moskva)以及5月7日蛇島附近被炸毀的俄軍登陸艇。
兩次攻擊的震動威力遠及40公里外的蘇利納。布列特辦公室的門窗被震開,他說強度類似地震,戰鬥機低空飛行的聲音也很恐怖。
5月9日的大規模鯨豚死亡事件,是發生在羅馬尼亞200公里海岸線最嚴重的一次,時間點正是登陸艇擊沉的兩天後。布列特說,鯨豚可能是因逃離爆炸時驚慌誤入漁網,或因受傷而沒發現漁網。
「烏克蘭人民為捍衛生存權和自由權付出了巨大代價」,維什尼亞科娃說,「然而,我們(科學家)的研究不能停止。要讓世人看見,不只是人類、自然界在這場戰爭中也受到慘烈的威脅。」
[1] 編註:1920年代狼群遭大量補殺而近乎絕跡,美國黃石公園麋鹿數量因此迅速成長,摧毀植被。為解決生態失衡,因而黃石公園引進狼群。據信此舉讓公園內的生態系統恢復平衡。該故事被拍成短片並廣為流傳。
參考資料
- Mongabay(2022年12月16日),Black Sea dolphin deaths prompt ecocide allegations against Russia
※ 本文經授權全文翻譯自報導,如需轉載請來信:infor@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