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栗鼠在緊要關頭 可以斷尾求生
松鼠毛茸茸的尾巴具有很多功用:走在樹枝上可以保持平衡,跳躍時能夠當降落傘使用,減緩降落速度的同時,也能減少著地的衝擊力。睡覺時又像棉被,也有人目擊松鼠在下雪、下雨時,把尾巴當傘遮在頭上,雙手抓著堅果吃。
松鼠的尾巴與狗尾巴一樣,有表達情緒的功能。看到蛇類天敵,很緊張的時候,松鼠會緩慢大幅度左右搖晃尾巴,拍打腳下的樹枝。這是一種滋擾(mobbing)行為,透過佯攻威嚇達到驅敵的效果。除此之外,搖尾巴也是在暗示周遭的松鼠:「敵人出現了[1]」。
尾巴的功能雖然很多,但是花栗鼠的尾巴一抓就會輕易斷開。與蜥蜴被敵人抓到時的原理接近,就是斷尾求生。但不同於蜥蜴的是,松鼠的尾巴不會重新長出來。
斷尾後脫落的只有表層的毛皮,剩下的尾骨則是漸漸斷裂消失。我每次在山上看到短尾的松鼠都在猜想:「牠怎麼了,沒有尾巴應該很辛苦吧!」同為嚙齒目的還有日本睡鼠和日本姬鼠(Apodemus argenteus),牠們的尾巴也很容易斷,千萬不要亂抓喔。
野生獼猴其實沒有「猴王」
日本獼猴(Macaca fuscata)會由十幾隻到150隻個體組成猴群,猴群基本上以有血緣關係的雌猴為核心,並加上幾隻雄猴個體。
為了避免搶奪食物,猴群中的雄雌猴各有位階之分。位階高的可以先取得好食物、睡好地方,位階低的個體要禮讓位階高的。這樣一來,生活中才不會發生無謂的爭吵。
曾有一位獼猴的研究員很好奇:「哪一隻日本獼猴的位階比較高?」因此進行了「蜜柑實驗」。他在兩隻獼猴之間放置一顆蜜柑,結果率先拿取蜜柑的一定是位階高的獼猴,此時的牠們可能會對位階低的獼猴做出威嚇動作,也可能實際進行攻擊,受到攻擊的獼猴則是哭喪著臉逃走。我們去動物園不是會聽到猴子群體中傳出激烈的叫聲嗎?這些常常是吵架聲,或者說是以大欺小……嗯,就結果來說,猴群還是免不了衝突啊。
然而在觀察野生獼猴時,我們發現獼猴既不會大叫,也不會吵架。這是為什麼?因為獼猴愛吃的水果和嫩芽都分散在不同的樹上,每隻個體分散開來覓食,自然沒必要為了食物爭吵。弱者只要遠離強者就可以平安無事,野外的世界沒有所謂的「猴王」[2]。
潛水捕魚的西表山貓
西表山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是僅存於沖繩西表島的稀有貓科動物,牠在1965年被發現時,被認為是「新種」,電視媒體也大幅報導,現在日本只剩下約一百隻。若是從DNA來分析,西表山貓屬於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又名亞洲豹貓)的亞種,石虎則廣泛分布在各大陸塊,不過,小型貓科動物的DNA都很相似(分家是比較最近的事了),我其實有點懷疑,單憑DNA是否能辨別「物種」層級的差別[3]。
西表山貓個性溫和,一般的小型貓科碰到人類就躲,牠們卻會悠悠哉哉地走出來,所以很容易被車撞傷。
西表島面積小、獵物少,生活並不容易,不但要捕老鼠或爬樹偷襲小型鳥的棲所,加上牠們也不怎麼挑食,所以蝙蝠、蜥蜴、蛇類、蛙類或灶馬都來者不拒。除此之外,野鴨為了避免危險,會在池水中央睡覺,西表山貓甚至能潛水過去獵鴨或捕魚。我們很少聽說貓科會潛水的吧!
小型貓科動物一般在吃鴿子大小的獵物時,會先除毛再啃肉,西表山貓卻習慣把羽毛一併吃掉,讓自己吃得一嘴毛,糞便中都能看到大量的羽毛。牠們的進食方式非常沒有效率,不過沒效率卻很有原始物種的特色。而且身為肉食動物的牠們偶爾也吃草,有一說認為吃草有整腸的效果,另一說則認為吃草才吐得出毛球。
遇見山林裡的小動物:76篇漫畫圖解,帶你走進充滿驚奇的里山,輕鬆吸收生態知識
作者:今泉忠明
插畫:帆
譯者:陳幼雯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8日
ISBN:9789865082703
超萌超有戲漫畫,搭配里山動物生態短文,由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大利專業審訂,一本知識量媲美DISCOVERY、可愛不輸角落生物的科普圖文讀物!
本書分成5個章節,共76篇短文,由日本生物學家今泉忠明操刀,描寫大自然裡各種常見動物的生態知識短文;再由知名漫畫家帆,為每篇短文繪製漫畫或圖解,溫暖可愛的筆觸,讓大自然裡的各種動物化身呆萌角色,並賦予鮮明特性,原來動物也得過著人類那般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甚至還有獨屬牠們的愛恨情仇,而這些故事。
作者簡介
今泉忠明
1944年出生於東京都。從東京水產大學(現在的東京海洋大學)畢業後,以國立科學博物館特別研究生的身分參與哺乳類的生態調査。後來參與了文部省(現在的文部科學省)的國際生物學事業計畫調査等數次的研究調查。現任日本動物科學研究所所長、伊豆高原貓咪博物館館長。審訂與著書眾多,包括《殘念生物事典》(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高橋書店)。
帆
漫畫家,令人莞爾的動物日常漫畫「熊與狸貓」在推特上受到關注,著作包括《熊與狸貓》、《熊與狸貓2》(クマとたぬき,KADOKAWA)、《熊與烏鴉》(クマとカラス,文藝春秋)。推特:@p6trf_w
※ 本文摘自《遇見山林裡的小動物》。轉載請洽遠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