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把自己繡回原鄉——小林村文化復振「針線繽紛大武壠」特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一針一線,把自己繡回原鄉——小林村文化復振「針線繽紛大武壠」特展

2023年12月08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蕭紫菡 報導

2009年莫拉克風災(八八風災)重創高雄市小林村,帶走400多條人命。活下來的人,除了得面對家人離去的痛苦,也同時面臨了文化失傳的困境。然而,當地的大武壠族(Taivoan)族人在這十多年來,也重新意識自己從何而來,不僅年輕人紛紛回鄉,復興原生植物、傳統祭祀文化;小林社區發展協會也與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合作,一針一線找回祖先繡花傳統文化,並於近期舉辦「Patah Ki Hima.Raan Ki Tara 手心紋.回家路——針線繽紛大武壠」特展,呈現族人文化復振成果,預計展出至2024年2月3日。

參展者潘玉燕表示:希望用自己的雙手讓更多人看見來自小林村的美。攝影:蕭紫菡

參展者潘玉燕表示:希望用自己的雙手讓更多人看見來自小林村的美。攝影:蕭紫菡

只要文化還在,小林村永遠都在

大武壠族為平埔族原住民的一支,原居於台南市玉井盆地,後遷到楠梓仙溪中游與荖濃溪流域建立29個部落,現今主要生活於高雄、台南的丘陵與河谷地帶。

台大人類學博物館與小林村的緣份,從1999年開始。那年台大首次接待來自原居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的小林部落耆老參訪團,建立雙方友好的夥伴關係。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小林,重建後分為三個新聚落;分別是位於甲仙區舊部落旁的五里埔「原鄉小林」,以及重建於平原,位於杉林區的「日光小林」與「小愛小林」。

面對陌生的環境、分散的族人和永久屋等,種種改變的艱辛挑戰,族人沒有因此失落太久,反而以積極正向的態度,全心投入大武壠族文化的復振之路,部落長輩為此專程到台大人類學系的庫房查看日本時代自東阿里關庄所採集的文物。

受到由台大人類學系胡家瑜教授編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的《針線下的繽紛:大武壠平埔衣飾與刺繡藏品圖錄》啟發,以及胡家瑜的協助鼓勵下,族人再次進入人類學博物館庫房,分析與檢視祖先們製作的服飾,並邀請專業刺繡老師指導十字繡技法、開始學習服裝打版與製作,一針一線找回傳統,將大武壠族美麗的繡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並傳承給下一代。他們相信,「只要文化還在,小林村永遠都在。」

潘鄔奈運用大武壠繡花將傳統刺繡與現代服飾及球鞋結合。攝影:蕭紫菡

潘鄔奈運用大武壠繡花將傳統刺繡與現代服飾及球鞋結合。攝影:蕭紫菡

育兒揹帶、球鞋,都是傳統復振的媒介

此次展覽,共計約14件作品。舉凡從大十字格繡布到小十字格繡布、從練習的繡片到自己製作服飾上的繡花,都可在作品中看到族人為孩子、為愛、也為自己繡作的文化衣裳。

繡花多以刺繡為主,主色為紅色並以白、藍、黃、紫、桃紅等多彩的色線進行點綴,將繁複的圖型繡在黑、藏青或深藍等暗色布塊上,呈現鮮明的對比。技法上的運用相當豐富,以十字繡、平針繡、挑繡等技法構成圖紋之外,也運用包邊繡、魚骨繡等技法進行輔助收邊,族人喜歡在同一件衣飾上使用多種技法,其中方塊或菱形十字紋,心型和針狀花球(雞腳刺花)紋是大武壠族最具代表性的繡紋。

此次展品不僅內容豐富,參展者背後的故事更耐人尋味。參展者潘燕玉表示,2015年胡家瑜老師來到小林與幾位部落繡女聊天時,聽到她表示沒有《針線下的繽紛——大武壠平埔衣飾與刺繡藏品圖錄》這本書籍可收藏,回去後還親自寄送給她。

一開始,她並不確定自己可以把美麗的圖紋重現,卻當全心投入學習及參與復振工作之後,漸漸開始認同了自己的母體文化,更成為大武壠族繡花復振工作的重要推手及部落傳統工藝講師。她說:「希望用自己的雙手讓更多人看見來自小林村的美。」

另一位參展者潘鄔奈,2012年因看著1871年蘇格蘭攝影師家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1837-1921)來到高雄内山記錄下木柵部落的母子圖,而去詢問耆老早期揹巾製作一事,並運用大武壠繡花做出了嬰兒揹巾,而後也開啟繡花系列作品,將傳統刺繡與現代服飾及球鞋結合。或許對很多學者而言,這可能不是傳統,但她記得,有一次胡家瑜教授來小林訪視時,她把自己的作品分享給教授,原以為教授不會喜愛,但當她述說想法跟為何如此呈現時,教授卻跟她說:「很好啊,這樣呈現是很棒的繡花作品,充滿母親對孩子的愛」。

因為這一席勉勵,潘鄔奈深受感動。成為母親之後,為了讓孩子們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開始努力學習服飾打版。2020年,終於為孩子們、為自己做出第一套的大武壠族女性傳統服飾。

潘鄔奈運用大武壠繡花做出了嬰兒揹巾。攝影:蕭紫菡

潘鄔奈運用大武壠繡花做出了嬰兒揹巾。攝影:蕭紫菡

博物館不只被動辦展,而是更積極的文化再造媒介

潘燕新則是大武壠族與布農族的混血,因為兒子曾說:「媽,你要幫我繡傳統服的繡紋,不然別人穿的傳統服都會有漂亮的繡紋,我會沒有!」於是展開了馬不停蹄的刺繡工作。

原本只是想要幫兒子的傳統服飾配件繡圖紋,結果整個家族的孩子紛紛都來向她要繡紋,她因而努力地一件一件為孩子而繡,讓每個孩子都有傳統服飾,感受榮耀。

劉冠慧從小不是在部落長大,但逢年過節一定會跟爸媽回小林部落,在對部落文化不瞭解的情況下,阿公阿嬤成了她與小林部落最重要的連結。後來,不住小林部落的冠慧也嫁回到小林,育有兩子,擅長美容美髮的她,與媽媽在甲仙有一間自己的店面。婆婆也時常把自己的繡作變成孫子們的服飾及配件,繡出一件又一件的傳統服。看著婆婆為自己孩子手繡的傳統服飾,加上每年都會回家參加祭典的她,因而起心動念投入繡花技藝的學習,透過婆婆的教導,也開始朝向完成自己與孩子手繡傳統服的道路邁進,傳承小林文化。

王于青則因為母親在莫拉克風災時離開,為了陪伴爸爸,辭掉工作回到故鄉。初接觸到大武壠族繡花是她在擔任小林平埔族群文物館員時,2015年因為文物館《回家小林》開展,並在胡家瑜教授一書中,驚嘆怎麼有如此美麗的圖紋,因而運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小型計畫開辦刺繡課程,邀請那瑪夏的布農族林玉妹老師來指導族人刺繡技藝,運用圖紋進行文創品的開發。就在那一年的8月,大武壠族繡花佩袋在經過百年後,重新回到當代大武壠族小林繡女們生活中。

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林開世表示,博物館不只是被動辦展,而是更積極的將展品做為媒介, 促成部落的文化復振。正如大武壠族的長輩所言,認真製作刺繡,就是要讓後輩能驕傲地穿在身上,為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進而讓傳承生生不息。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

作者

蕭紫菡

蕭紫菡,政大新聞系畢,現任《環境資訊電子報》、《故事:寫給所有人類的歷史》、《50+plus》、《人物誌》等特約記者,悠遊於文字與劇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