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問責時代開始了 一紙全球盤點報告如何擋住暖化1.5°C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氣候問責時代開始了 一紙全球盤點報告如何擋住暖化1.5°C

2023年12月0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全球高溫拉緊報,攸關未來減碳行動方向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正在杜拜召開,為期兩週的會議正好進展到一半。儘管一開幕就傳出「損失與損害」基金達成協議,將援助脆弱國家對抗氣候災害的好消息,但大會的重頭戲才剛要登場,那就是「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GST)。

「全球盤點」可說是國際減碳成績單,不僅要看成績,更要檢討如何改進,以將全球暖化控制在1.5°C以下。眼見升溫已達1.2°C,全球盤點能成為抗暖化的最後防線嗎?《環境資訊中心》專訪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藉由他多年參與氣候大會的觀察,解析史上第一次的全球盤點。

COP28 圖片來源:UNFCCC
這屆氣候大會是巴黎協定後首次的的全球盤點,各國將檢討缺失,提出確實的方案,才有機會將升溫控制再1.5°C以下。圖片來源:UNFCCC/ Christopher Edralin(CC BY-NC-SA 2.0)

減碳不及格 問責正要開始

2015年的氣候大會通過《巴黎協定》,訂下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限制在2°C以內,力求控制不超過1.5°C的目標。協定也要求每五年定期檢討進度,這就是全球盤點

每次盤點時間為期兩年,今年9月聯合國發布一份盤點的綜合報告,預估2100年全球氣溫將將上升2.4~2.6℃,明顯不及格,但比先前預期的升溫幅度小。范建得為全球的減碳努力下一個簡評:「有初步成效,但還不夠」。

許多人將綜合報告當成「全球盤點」,但這說法並不完整。范建得解釋,全球盤點不僅只有數據,還需要檢討、修正、行動,才能控制升溫,而COP28被賦予了這項任務。換言之,氣候大會上的各國代表必須提出真正的行動,這才是完整盤點報告的意義。

他對盤點的註解是:「全球盤點讓本屆大會成為史上最大的氣候行動問責」。

合作取代批判 南北國家團結減碳

既然要問責,是否要把「壞學生」抓出來檢討?這是問責要做的事嗎?范建得給了不一樣的答案。

他提醒,過去大家一味的責怪工業國家排碳,反而讓大國紛紛退出《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取而代之後,特色就是不苛責工業國家,並且加入南方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國家間相互比較可能不公平,或因此喪失合作機會,相當可惜。

「大家一起來,能多做一點的就多做,少做一點還是要努力,你做不下去我也會去幫忙。這就叫團結。」

COP28 圖片來源:UNFCCC
COP28主題是團結、行動、實踐(unite, act, deliver)透過首次的全球盤點,減少分歧、共同合作減碳。圖片來源:UNFCCC/ Mahmoud Khaled(CC BY-NC-SA 2.0)

損失與損害基金是重要「軸點」

已開發國家跟發展中國家真有合作機會嗎?富有國家自2009年就承諾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作為氣候基金,這張支票至今未能兌現,雙方信任基礎愈發薄弱。

「這凸顯了今年損失與損害基金的重要。」范建得指出。

他解釋,不僅南方國家需要北方國家的資金,北方國家的減碳計畫也需要南方國家的協助,例如雨林的復育、再生能源、海洋中的藍碳等等。沒有全球合作,減碳之路就難前進。

「不解決人的問題,行動都是假的。」

范建得認為,支撐南北平衡與信任的「軸點」,就是損失與損害基金。這不僅僅是資金問題,更有對脆弱地區的關懷和支持的象徵意義。當合作關係缺乏人本精神,信任就難長久。

COP28 圖片來源:UNFCCC
南北方國家合作才能共同減碳,資金重要,第一線的社區與國家間的信任感也很重要。圖片來源:UNFCCC/ Christopher Edralin(CC BY-NC-SA 2.0)

創造新利益 淘汰化石燃料的契機

隨著氣候大會的論辯升溫,最迫切的淘汰化石燃料衝突也跟著上升。多年無法解決的利益糾葛,加上俄烏戰爭之後各國擁能源自重,恐不是一個盤點就能突破。

范建得觀察到,不僅工業國家反對淘汰化石燃料,連發展中的脆弱國家也擔心經濟成長受影響,「說穿了都是錢的問題」。

既然大家都想要經濟成長,那就來創造動能吧!

范建得說,建設再生能源比呼籲淘汰化石燃料更快、更吸引人。已有100多個國家連署推動2030年再生能源增為三倍,就是這個道理。

他提醒,減少甲烷排放、加強自然保育、終止森林砍伐、永續農業等這些議題都要在大會場上檢討。各國每五年要繳交一次的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s)也需要再改進。讓盤點報告化成真實的條約,才能加速減碳的步伐。

緩慢但前進 一點一滴匯聚大改變

綜觀過往氣候大會,最終承諾往往是打折再打折。《巴黎協定》就是一例,原本控制升溫1.5°C以下的目標,最後變成「控制升溫不超過2°C,但力求1.5°C以下」。

國際氣候角力戰場令人失望,但范建得從政治與談判角度看到不一樣的前景。他說,「當1.5°C寫入條約時,目標就已經達成了。」

「你有沒有發現,巴黎協定之後,大家再也不敢理所當然地講2°C?大家談的都是1.5°C,這就是實質的公道自在人心!」

「不要小看這些事情。」他解釋,國際公約的進展雖然慢,但輿論往哪邊推,力量就會累積,終究成為翻轉的力量。瑞典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能號召眾人參與氣候抗議,背後的道理就在此。

沒有制裁力的報告 指向減碳的鐘擺

說到底,全球盤點或許只是一份報告,也無法執行任何制裁。但是,范建得在多份報告中看到,國際組織已經將盤點作為切入氣候行動的依據。

「我認為這份全球盤點是有衝擊力的」。

氣候的角力持續在杜拜的氣候大會上演,字字句句的斟酌暗藏著未來的方向,撲朔未明的結論裡,是否有全球團結控制升溫1.5°C以下的契機?

范建得預期:「今年(COP28)會是承諾翻新的一年」。

COP28 圖片來源:UNFCCC
根據排放差距報告,全球再度減碳失敗,再不加強行動,本世紀末的溫度可能比工業化前高出2.5~2.9°C。圖片來源:UNFCCC(CC BY-NC-S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