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在即,中選會於26日舉辦第二場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藍、綠、白陣營在能源政策議題上針鋒相對,民進黨賴清德指蔡政府綠能發展有成,現在備轉容量都在10~15%左右;民眾黨柯文哲則批評賴清德非核目標,迴避核電機組停機問題,強調務實面對核能,主張核二核三先延役;國民黨侯友宜亦質疑賴清德多年前「乾淨的煤」言論,重申「以核減煤」。
賴清德稱綠能發展有成 即使尖峰時刻用電也有剩
賴德清在第二輪發言時,率先提及能源政策。他表示,「蔡英文總統是台灣史上第一個推動能源轉型的總統」,並指出2016年之前燃煤比例非常高;近年蔡政府發展綠能產業有相當成果,2022年綠能發電占整體10%,已超過核能發電5%。他續稱,台灣最缺電時是馬英九把政權交到蔡英文的時間,但現在「不管任何時候」備轉容量率都在10~15%左右,「即便是在尖峰時刻」,用電仍有剩餘。
針對2025非核家園政策,賴清德說明,核三廠第二機組的法定除役年限在2025年,執政黨才「順勢提出」2025非核目標,並不是要在2025年強制中斷運轉中的核能機組。核能停機之後,政府大力發展綠能,這幾年已有相當成果。
蔡執政前 已打開再生能源躉購制度
蔡英文推動能源轉型之前,2008年行政院曾核定「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當時設定再生能源要在2025年占發電系統的8%以上;200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於立法院三讀通過,開啟政府保證收購再生能源(躉購)制度。意即馬英九擔任總統的年代,已有推動能源轉型。
針對賴清德稱「2016年之前燃煤比例非常高」,根據台電官網統計,2015年的燃煤占比為35.7%,蔡英文上任後,2016年升至36.9%,翌年進一步升至39.2%,至2018年稍微降至38.8%,但仍比2015年高。
另外,根據經濟部能源統計月報,2022年綠能占比有8.3%,核能占比8.2%,與賴清德所描述的數字不同。
蔡英文上任後,備轉容量率低於6%的天數,在2018年有29日,2021年有3日,2022年有2日。台電官網亦顯示,2023年有幾天的備轉容量率亦低於10%。
主張務實面對核能 柯文哲攻賴侯核能歷史
柯文哲在第三輪發言時亦提到電力問題,認為不是先決定非核目標,再轉過頭來要求再生能源快速發展。他主張再生能源應當要穩健的發展,「要以一個比較務實的態度來面對核能」,因此他提出核二、核三先延役,核四盡速體檢。
柯文哲指出,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上,有22個國家以2020為標準,希望到2050年核電增為三倍,質疑賴清德在今年10月的記者會上曾說自己「不是要競選未來10年甚至更久的總統」,所以迴避核電問題,指責他「沒長期規劃」、「只想炒短線」。他也向侯友宜開火,稱他主政的新北市卡關乾式貯存槽,反應爐中用過的燃料棒是無法取出,台電送件13次市府也不核定,才導致僵局,「難道這就是你的『好好做代誌』嗎?」
除了強調核能發電規劃,柯文哲的電力政策也包含輸電、儲電與節電。他強調台灣需要打造智慧電網、配合再生能源間歇性建立儲能電系統,並加速推廣節能。
柯文哲稱賴清德「不是要競選未來10年總統」的說法,來自於10月的一場記者會,根據《中央社》報導,媒體詢問賴清德關於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童子賢支持小型核能發電(SMR)的看法,賴當時表示,他此次競選的任期是四年,並非競選10年或未來更久,在SMR或其他核能技術發展方面,因為四年內沒人提出新的作法,故他會把目標放在發展其他綠能,如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氫能等。
質疑賴「乾淨的煤」之說 侯友宜強調以核減煤
候友宜在第三輪發言中,質疑賴清德對核電說法不明確,「如果核能機組不想停,是不是核一核二核三要延役」,若啟用核電,應就2025年非核家園這個「錯誤的政策」向全民道歉。
關於能源轉型政策,他狠酸賴清德多年前「乾淨的煤」言論,質疑「哪裡有乾淨的煤?」,目前肺腺癌是全台癌症第一,重申「以核減煤、以綠永續」的政策,才能跟上國際減碳的腳步。
對此次政見發表會三人表現,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aiwan Climate Action Network,TCAN)表示,侯友宜及柯文哲在最關鍵的核廢料處理議題上卻未深入著墨,也忽略2021年核四商轉公投時,多數民眾投「不同意票」的公投結果;三名候選人對於「光電發展如何提高社會接受度、與現存的農漁等產業共融、平衡對於環境與社會的衝擊」等最關鍵的議題上,也未提出具體的因應對策或是相關的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