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室小小的,像一個置物間,裡面坐的地方只有一個,冷氣還壞的,聽說壞很久了。兩、三個人在裡面就滿了。志工室的門口貼了一張公告:一是限志工「10點後才可以牽狗出去」,二是「一次只可以牽一隻狗」。
「一次只可以牽一隻狗」明顯是個笑話。一籠至少有四到八隻不等的狗,全部有700多隻。
「以前收容所規定志工一次只能遛一隻,怕我們遛丟。」
「那這樣我們不一直在牽狗嗎?」
平日去的志工也不會超過五個,熟練又有力氣的一次就拉四隻、六隻的都有。這條規則很明顯被志工反彈,他們現在也都一次拉好幾隻。所內無可奈何。不過像是「10點後才可以牽狗出去」、「4點離開」,志工也只好遵守了。有好幾位志工都提到「以前他們不准我們餵食」。現場看到志工在弄老狗的食物、給病狗加菜刺激食慾,就是讓狗「久久一次」能吃到一點新鮮食物。光聽我說,應該就知道如果禁止志工餵食,全部貓狗會有多可憐了吧。
志工一到要先掃手印、按號碼、輸入打卡,橘色的志工圍兜穿在身上,還要戴名牌,把自己的隨身物品放在志工室的櫃子。所內有幾個區域一般志工也不能進去,像是病房(限病房志工)、點交室、特殊獨籠區等。規定很嚴格,就算你只是要幫一隻在病房的癱瘓貓拍照找包養,也是禁止的。當然,以上那些也都是一般民眾如我看不到的區域。所內的貓要領養前都是「我們這裡沒有互動」,只能隔著籠子看,後來貓志工有自己在粉專「天龍收容所貓情報」提供預約和貓互動的需求。不過,一般民眾從收容所的官方平台或現場,不會看到這樣的訊息。
「這樣我們不一直在牽狗嗎?」
志工有100多位,每年招收兩次。2021年疫情停招(後來年底招了一次,只招貓志工,聽說是因為準備要搬家,狗志工沒有餘力訓練新生)。目前常出現的志工,平日約莫是個位數,這幾位志工撐起了整座收容所的人性與希望。他們一般10點左右準時報到,到下午兩點或四點離開。他們耗費體力遛狗、幫狗洗澡、幫特別的狗做特別的照護等等。四位櫃檯人員坐在大廳吹冷氣,身上沒有一滴汗,沒有曬到一點太陽。我跟著志工進進出出,是體力活,絕對是體力活,尤其是夏天。
所內沒有招呼他們要不要訂午餐,沒有提供飲料,中午櫃檯自己吃完午餐就熄燈午休。我沒有、從沒看過志工吃飯,聽聞他們會自己帶便當,但也沒有一個可以讓他們好好吃飯休息的地方。志工室很小,只有一個位子,再來就是大廳,但疫情關係又很麻煩。
我跟著志工一早上,根本沒實際拉到狗或碰到狗(規定很嚴格,非志工不能碰狗),已經感覺又熱又累,根本撐不到下午。而且他們並不是住在附近,都得耗費不少車程才來到這裡。志工室裡完全沒有人類的食物,只有他們自己帶來給狗吃的雞肉(像溫蒂和她先生早上10點到下午2點多,直接不吃。一則沒地方坐,二則所內味道很重,我試過,根本不會想吃)。
姚大哥(十一年志工):
「這是糰子(咖啡加白底)。進來的時候很慘,都以為下週來就看不到牠了。送去外面醫院,好了回來了。」
「以前有安樂死的時候,真的,兩個禮拜。那時狗都吃不夠。現在伙食又太好了,變得過胖。」
「那你覺得沒有安樂死後,現在有感覺比較好嗎?」
「現在沒有比較好,全部擠在一起,傳染病、互咬。後面有一個冷庫室。走的動物都先冰凍在那裡。禮拜一或二會有一台車來載走。火化是外包的,算公斤的,我見過那台載屍體的車。我遇到民眾去火化。12.5公斤,900塊。」
有一次,我看他遛狗,想幫他撿狗屎。
「這是軟的,沒辦法撿。不撿吼,收容所是用糞便堆出來的。」
「老皮很聰明,會自己進籠子。」
太空艙裡,左右兩排,有幾隻類米格魯,幾乎都是因為咬人被退。
姚大哥似乎就弄這幾隻狗。
「我每個禮拜來一次,來看幾隻認識的狗,看看牠們好不好。」
志工萬達幾次留意到一隻獨籠狗。那隻狗很髒,她想幫牠洗澡,可是又不熟那隻狗。
「有時候,洗狗會被咬。」那一次,她問了比較熟的志工夥伴,夥伴也說不熟那隻狗。
那天,已經很接近4點,志工要在4點前把狗牽回籠(否則會被記點)。我後來知道接近4點的收容所氛圍,廣播器會響起,有一種急於清場的感覺。
萬達到美容室,美容室只有一個洗澡的空間。
「那隻狗很髒,很多毛打結,我就直接拿剪刀剪。沒想到我把皮剪了一塊下來,牠一聲都沒叫。」
「我看到水槽裡怎麼有血?想說不對勁,才發現自己把一塊皮剪下來了。我就把牠拉去二診,結果醫生只是貼了一塊紗布,叫我把牠放回籠子。」
萬達比了一個貼傷口的動作,眼眶就紅了,有點說不下去。
最後萬達看那是開放性傷口,籠子的處境也不利養傷,就把狗帶到櫃檯,說要自付就醫,搭計程車把狗帶去外面看獸醫。外面的獸醫幫狗縫合傷口,萬達自費讓狗住院,住了十天,這中間她每天來遛狗。十天後她決定領養那隻狗,雖然家裡已經有兩隻。而且那隻是大型狗,還是老狗。
「牠被關八年,沒有出去過。回到我家後,牠很乖很乖。那隻老狗,很瘦,坐下來都是骨頭撞到地板的聲音,還血便,問題很多。」
我每次看到萬達,都問她一次:「那隻狗真的被關八年嗎?」
「真的啦!我死後的錢要留給動物。」
「我的錢沒有很多啦。」
今生好好愛動物:寶島收容所採訪錄
作者/繪者:馬尼尼為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6日
ISBN:9786267061961
馬來西亞出生的作家馬尼尼為,在台北居住20年。她說,每次讓她返鄉後再回來台灣的動力,就是貓。因為愛貓,馬尼尼為開啟了這段台灣動物收容所的探訪之旅。
從草擬計畫、申請國家補助、親自進入收容所採訪志工及工作人員、實際領養貓狗,到最後直接加入志工的行列……她看了無數動物之死、官僚體系的腐化、人們對動物的傷害、棄養的殘忍、法規的侷限等等,她決定將這些真實事件寫出來,為不會說話的動物發聲。
這本書中,她集結自己在台灣收容所的經歷、訪談、觀察、親身體驗,以文字與逾150張畫作完整呈現。期望更多人能看見動物在收容所裡的真實狀況,致力改變,讓台灣的貓狗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作者/繪者簡介
馬尼尼為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台北逾20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30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著有:《多年後我憶起台北》、《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惹尼》、《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
2020年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桃園市立美術館展出和駐館藝術家;2021年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書寫專案〉圖文創作類得主、鍾肇政文學獎散文正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散文優選、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2年繪本《姐姐的空房子》獲選THE BRAW(波隆那拉加茲獎)100 Amazing Books、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2023年《癌症狗》獲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獎、《如果你問我收容所做志工遇到過的死》獲鍾肇政文學獎報導文學獎。
曾任台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三度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現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同事有貓兩隻:阿美、來福,每天最愛和阿美鬼混;也是動物收容所小小志工。
※ 本文摘自《今生好好愛動物》。轉載請洽新經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