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住變保」住宅地回復保護區 陽明山原居民:不要讓我們成為第一線災民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促「住變保」住宅地回復保護區 陽明山原居民:不要讓我們成為第一線災民

2024年01月30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陽明山保護區變更住宅區爭議逾20年,時代力量即將卸任的立委陳椒華與環團及居民,於29日召開記者會,要求將原草山保護區恢復,並允許當地原居民可以原地整建房舍,確保居住正義。居民指出,在極端天氣下,不該為開發而不斷砍樹,大面積土石擾動更可能會引發陽明山山坡地的土石流而造成傷亡。內政部國土署都市計劃組則指出,若草山回復成保護區,應就土地適宜性、規劃合理性及土地韌性,並參考公民或團體陳情意見併同考量。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中)向國土署代表發炮,促請將原保護區山坡住宅地回復為保護區,指出不要等到有天災造成傷亡才檢討。攝影︰袁慧妍

陽明山原居民︰不要讓我們成為第一線的災民

1979年,台北市府因應人口增長增長,將全市25處保護區變更為住宅區(保變住),大部分屬山坡住宅地;其中6-4、6-5、6-6三塊用地的自辦重劃開發案最受矚目。不過,台北市民政局人口推估報告顯示,2022年底台北市人口為248.1萬人,至2052年底將大幅減少至僅餘200萬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認為,沒必要連高風險的山坡地也開發為住宅區。

記者會上,有陽明山6-5的原居民稱,自辦市地重劃是「合法的大吃小」,財團和投資者透過收購未來興建道路及劃為綠地的廢地,成為陽明山地主,只要威迫利誘當地居民,得到逾50%人同意,就可強迫餘下的49.9%居民一起開發土地。但相較之下,都更的法定要求要超過80%住戶同意才可申請,不能理解為何陽明山山坡開發風險高,開發門檻卻比都更低。

陽明山原居民擔心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引發暴雨,在山坡大規模開發土地會引起土石流致居民傷亡。攝影︰袁慧妍

她續稱,目前士林區通往陽明山的主要道路仰德大道,平日下午2時起就會開始大塞車,開發商並無設計其他替代道路,如加上新住人口,交通勢必更擁塞,惡化居住品質並引起民怨。而面對極端天氣,一旦降強雨,大面積土石擾動或會引發土石流,危害居民安全,「不要讓我們成為第一線的災民」。

陳椒華︰不要等到有人死傷才檢討

陳椒華表示,1997年8月因溫妮颳風吹襲帶來豪雨,導致汐止林肯大郡山坡地住宅,因順向坡土石滑坍塌,造成多人死亡,因此不應草率鬆綁山坡地興建為住宅地的政策,並促請台北市政府盡速進行通盤檢討,將草山已變更為住宅區的土地,再變更回復為保護區。

台北市府近期已啟動全市性保護區專案通盤檢討,並會舉行四場座談會,收集意見制訂檢討標準。

陳椒華邀請了內政部國土署代表許嘉緯出席記者會,詢問中央政府對於「住變保」的態度,許嘉緯重申會持續與台北市政府溝通討論。陳椒華則發炮︰「是有人死了才來檢討,是嗎?不希望中央只聽地方意見,中央要有中央的態度。」

內政部國土署代表許嘉緯(左)只重申會跟台北市政府溝通和討論關於都市計劃通盤檢討。攝影︰袁慧妍

國土管理署都市計畫組簡任正工程司陳富義向記者表示,有關台北市府辦理通盤檢討,未來如經台北市都委會審議通過,報請內政部都委會審議,將討論擬變更回復為保護區的變更理由及合理性,內政部基於中央主管機關立場,對於台北市政府上述作法,為國土保安、水土保持、維護天然資源與保護環境及生態功能,會給予尊重及支持。

至於相關地區成為住宅區的交通配套問題,陳富義稱,應由申請人自行擬定細部計畫,規劃合理財務計畫及道路交通系統,並提請台北市都委會審議討論決定。

作者

袁慧妍

喜歡上山下海。從山山水水裡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