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報報】
野生動物逐漸搬入都市 卻無法安然度日
去年(2023年)11月初,台大森林系學會舉辦「角落生物的居住正義」展覽,邀請大眾關心都市野生動物議題。展覽呈現野生動物進入都市環境並適應的過程,野生動物可能因都市擴張、食物資源、市區綠地、環境溫暖等因素,選擇都市成為新住所。
但野生動物要在都市生存其實並不容易,從小接觸自然生態觀察的台大森林系學會長李欣岳舉例,像草花蛇、黑眉錦蛇還有赤背松柏根這些校園常見蛇類,也是都市野生動物,且不具毒性。但民眾只要一看到蛇,就打電話請駐警隊把蛇抓走。李欣岳無奈表示,駐警隊不是抓蛇專家,抓蛇過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蛇類受傷、死亡。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德恩指出,隨著都市持續擴張,與野生動物的棲地重疊也越來越高,加上許多野生動物也正快速適應人類干擾的環境,這使得都市裡發現野生動物的機率增加。一般而言,高度開發的市中心,野生動物種類通常較少,多為小型生物或鳥類,而都市周邊的淺山地區生物種類就更加多元,例如台北汐止、北投、天母等地,夜間常可發現白鼻心、穿山甲、麝香貓等保育類動物。
野生動物進入都市後,為了適應都市環境,生活習性也隨之改變。林德恩舉例,夜鷹原本棲息在河床地區,族群數量曾因人為開發,一度瀕危。幾十年前,夜鷹開始在都會區中出現,那是因為夜鷹學會善用都會區高樓屋頂繁殖,這樣的人工環境反而不易被蛇類、鼠類等天敵侵擾,繁殖成功率增加,族群數量也跟著穩定成長。其他鳥類如燕子、黑冠麻鷺等,也都是能適應都會生活的佼佼者。
林德恩也提到,生活於都市中心綠地的雄性攀木蜥蜴體型通常會較山區個體小。他解釋,這是由於體型較大的雄性攀木蜥蜴,領域性很強,會驅趕其他生物。此種習性在都會區容易曝光自身行蹤。所以體型小、雄性特徵行為不明顯的攀木蜥蜴,較有機會在都會區裡繁衍。
隨著都市野生動物和人類之間的衝突頻傳,林德恩表示,如何增進都市居民對野生動物的瞭解是一大挑戰,例如鳥類在冷氣築巢造成人們生活不便,或野生動物很可能帶有人畜共通的傳染疾病,也都影響民眾對於生態保育的態度。林德恩補充,如果能和野生動物和諧共處,除了可豐富都會區生態系,也有助於提升人們都市生活的品質,像是領角鴞可協助控制鼠害。
然而,野生動物若要在都市生存,需面對路殺、窗殺和遊蕩動物侵擾等風險。
都市野生動物生存危機一:鳳頭蒼鷹黃恩萼的路殺啟示
林德恩指出,「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資料庫近5年數據顯示,台灣路殺情形嚴重,平均每一年路殺死亡動物逾1400萬隻,都會區的路殺情形也輕忽不得,車來人往的市區街道,常讓野生動物成為車下亡魂。
林德恩建議,為減少路殺發生,政府可設立小心動物警示牌、動物導引圍籬。農業部也嘗試與導航軟體公司合作,提供路殺熱點路段資訊,民眾駕駛車輛行經時,導航會以語音和圖像方式,提醒注意動物及行車安全。林德恩提到,未來目標是利用紅外線感測器、超音波雷達等科技,及早發現進入道路的中大型動物,讓動物和車輛碰撞事故降低,保育野生動物也維護你我的交通安全。
從事猛禽研究與保育的台灣猛禽研究會秘書長蔡岱樺也指出,鳳頭蒼鷹是極少數順利適應都會區的猛禽,雖然食物來源選擇少,鳳頭蒼鷹只要佔據特定公園綠地作為棲地,就能確保食物來源無虞。但鳳頭蒼鷹仍要閃避路殺、窗殺等都會區生存風險。像是先前在大安森林公園裡,台灣猛禽研究會就線上直播鳳頭蒼鷹黃恩萼(黃N2)築巢育雛,吸引大批民眾一窺都市猛禽育雛日常,無奈黃恩萼卻在穿越馬路時遭路殺離世,不少網友發文悼念。
蔡岱樺建議,未來都會區在開闢新道路時,應控制道路密度、避免棲地破碎,透過減少動物跨越馬路的頻率,降低路殺風險。她也透過校園宣導,讓更多學校師生意識到都市猛禽的存在,並衷心期盼未來有天不再需要為都市猛禽操心,能夠回歸單純欣賞、和其為鄰。
都市野生動物生存危機二:大樓玻璃外牆的「隱形」殺手
臉書社團「野鳥撞玻璃回報」版主謝季恆,長期關心都市野鳥窗殺情況。她指出,都會區常見的大片玻璃外牆,讓鳥類在飛行中難以判斷前方景象的虛實,一撞上玻璃非死即傷。但因為窗殺多造成鳥類內傷,難從鳥類屍體的外觀辨別,而遭嚴重忽視。
窗殺成為鳥類非自然死亡的重要原因,臉書社團「野鳥撞玻璃回報」統計,在2019至2022年就有3000多起窗殺通報。謝季恆感慨,很多人都是在稀有野鳥窗殺死亡被人撿拾後,才注意到野鳥其實就在生活周邊。
謝季恆舉例,都市常見建築與樹木交錯的「馬賽克式」環境規劃,像校園建築物常以玻璃為外牆、又採用被樹包圍的「口型、ㄇ型」設計。鳥類受樹木開花結果吸引而來,卻未留意到周遭其實是反射樹影的玻璃,一起飛隨即遭遇窗殺。
為避免鳥類因撞擊玻璃傷亡,謝季恆指出,可行做法是貼上窗貼。以台灣鳥類生態而言,布置間距建議5公分乘以5公分,讓鳥類判斷自身無法穿越。像是台大思亮館國際會議廳、化學工程學系館等場域都已採行。而台北捷運站也存在窗殺問題,如麟光站、動物園站均在空橋做窗殺預防,但站方卻未處理月台閘門玻璃等高風險熱點,問題仍待改善。
都市野生動物生存危機三:16萬遊蕩犬貓的威脅
此外,遊蕩犬貓也對野生動物造成不小威脅,去年(2023年)台大校園就發生剛野放不久的白鼻心,被遊蕩犬攻擊致死,引起一片譁然。根據農業部去年5月發布資訊,2022年全國遊蕩犬數量推估近16萬,因犬攻擊致傷的野生動物數量近年迅速攀升,2019年遭攻擊的野生動物有47隻,2021年高達110隻。統計2019至2022年共274隻,其中有128隻穿山甲、41隻山羌。
關注動物福利的挺挺網絡社會企業創辦人劉偉蘋表示,遊蕩犬包括無主的遊蕩犬,以及有人養但自由出入家戶、未管理的放養犬。她指出,對比全國遊蕩犬數量近16萬隻,全國收容所可容納動物只有7000~8000隻。動物遊蕩在外福利不佳,會傷害到野生動物,並可能追車、追人導致死傷。
劉偉蘋建議,對於遊蕩犬貓管理應從三方面著手。首先,收容所應落實基於動物福祉的安樂死。其次,政府應積極宣導,讓民眾知道任意餵食造成的問題,包括使遊蕩犬貓數量難以透過抓紮下降、大幅增加動物之間疫病傳播風險等。
再者,不棄養、不放養、不私自繁殖等飼主責任管理必須落實。劉偉蘋指出,透過政府建立機制、投入行政資源及人力,問題才可能真正解決。她期待不論家犬貓等伴侶動物或野生動物,每一個生命都能適得其所。
保護都市野生動物 從認識牠們開始
都市野生動物保育的第一步,可以從增進社會大眾對於野生動物的認識來著手。
例如台灣猛禽研究會每月舉辦一次「賞鷹趣」活動,和大家一起走出戶外,認識生活周遭的猛禽生態。蔡岱樺表示,台灣猛禽研究會透過活動創造機會,將一群喜歡猛禽、對賞鷹感興趣的人聚在一起,彼此互相交流、探索自然,期待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和自然生態相處的方式。
野生動物保育的大眾推廣,在學校教育端的投入也不可或缺。恆毅高中教師山夢嫻,曾在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擔任研究員,現在積極於校園及民間團體做環境教育與動物保育。她指出,民眾意識不到都市裡存在野生動物,是推動都市野生動物保育的困難。
因此,山夢嫻在教學時不單談動物,同時著重討論人與環境、動物的關係。先提升學生覺察周遭環境的能力,再讓他們認識環境中的元素與野生動物。建立基本認識之後,山夢嫻會說明什麼是合適的互動關係,最後才談到路殺、窗殺等狀況。
山夢嫻以她設計的「鳥類偵探社」課程為例說明。課程內容包含學習鳥類知識,及實際觀察、辨識。她說,許多學生原先不會留意到學校裡的鳥類,在課程結束後,他們已經能夠叫出每隻鳥的名字,遇到受傷的鳥會主動通報,也更加關心校園內的動物。
人們從原先對都市野生動物視而不見,到逐漸可以關懷都市野生動物處境、與之友善互動,也體現了在都市中,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