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碳庫卻也最脆弱 台灣冷杉林固碳效果驚人、保育具重要意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最高碳庫卻也最脆弱 台灣冷杉林固碳效果驚人、保育具重要意義

2024年03月04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嘉義報導

提到生物多樣性保全,人們常以為人為干擾少的高海拔保育,應該沒有太多問題,然而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正逐步進逼,證據顯示近年許多生物顯著地往更適宜的地區移動,唯植物遷徙不易。台灣高海拔的冷杉林具備良好固碳功能,經永久樣區長期監測比較,其固碳效果優於美國猶他州、加州的樣區,顯示保育冷杉林具重要意涵。


合歡山冷杉林樣區成立於2008年,2022年複查顯示每公頃的生物量超過700公噸。圖片來源:趙偉村

冷杉林固碳力佳 卻因暖化威脅縮編

對於暖化的概念,常被大眾簡化為溫度升高,其實還牽涉到極端表現,及因此造成的連鎖反應(例如過於乾燥引發的火災)、雨量及其它複雜的氣象因子;光是溫度升高這點,白天升溫或晚上升溫也各有複雜的涵義。

冷杉屬植物在北半球為最北、或是最高海拔的森林界線物種,國內外許多研究學者以情境模式模擬,結果都認為冷杉屬植物在本世紀末會因暖化僅存不到一半的面積。台灣近期研究則預估2100年時,冷杉及鐵杉林帶會僅剩2015年的25.9%~79.5%。面對氣候變遷威脅,植物僅能使用種子或其他繁殖體(枝條等)形式遷移。

2008年,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支持下,靜宜大學教授楊國禎於台灣合歡山設立冷杉林樣區,為了瞭解冷杉森林到現在的實際狀況,2022年由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趙偉村,和宜蘭大學助理教授林奐宇複查監測發現,台灣的冷杉林具有驚人的生物量和碳儲存能力,每公頃的生物量就超過700公噸。

「冷杉林是台灣最高的碳庫之一,對於減緩全球暖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冷杉林也是最脆弱的森林,面臨來自自然和人為的多重威脅。」趙偉村表示,持續冷杉林的調查和監測,並採取適當的管理和保育措施,是讓冷杉林能在變化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的不二法則。


冷杉林是台灣最高的碳庫之一,對於減緩全球暖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重要作用。圖片來源:趙偉村

長期監測顯示 台灣冷杉林固碳力優於美國三座樣區

世界各地的冷杉林近年也陸續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去(2023)年暑假,趙偉村帶學生遠赴美國猶他州、加州等地參訪冷杉林永久樣區。這是由猶他州立大學自然資源學院(Utah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Wildland Resources)森林學教授詹姆斯.路慈(James A. Lutz譯音)所設立的森林永久樣區(Permanent plot),他在美國華盛頓州、猶他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設立風河、優勝美地與猶他等三個樣區[1]

路慈在這幾個樣區,以每年的新增存活調查與每五年一次全面測量調查,持續不輟的監測得知冷杉林的現況。美國優勝美地冷杉林2013年即曾歷經火災,致使半數生物量遭焚毀,而存活下來的植株又陸續受到樹皮甲蟲的危害導致死亡;猶他樣區則因為1990年的暖冬,使得樹皮甲蟲大爆發,造成半數冷杉死亡。


在路慈的樣區中觀察死亡的樹木,清晰的見到樹皮甲蟲啃咬的痕跡。圖片來源:趙偉村

從監測資料顯示,台灣冷杉林生物量遠高於美國的冷杉林。優勝美地生物量330公噸,即使火災前也只到550公噸;猶他樣區則為180公噸。

「冷杉雖然能長期、大量在生物體內儲存碳,一旦發生火災,就會導致大量的碳釋放。」趙偉村解釋,所以即使冷杉固碳效果佳,仍可能因大火紋身,而減抵效果。

另外,台灣的冷杉林存活的植株每年每公頃可以增加約7公噸的生物量,雖然死亡的植株會導致每年有3.6公噸的生物量損失,但是因為氣候寒冷,分解緩慢,因此植物體內仍保存大量的碳含量。扣除死亡損失,每年每公頃仍能增加約3.4公噸的生物量。調查顯示,台灣冷杉林目前維持穩定狀態,尚未因氣候變遷有顯著影響。

註釋

[1]路慈劃設的三個樣區是「全球森林觀測站」(The Forest Global Earth Observatory, Forest GEO)會員,這是由科學家和森林研究站點組成的全球網絡,致力於推進對世界森林的長期研究,目前共有來自29個國家、77座森林永久動態樣區,涵蓋超過7百萬棵樹、12000個物種。其中4個樣區來自台灣福山、墾丁、蓮華池、南仁山。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