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獎若不永續,還有可能成為「漂綠」幫兇。環保團體今(2)日舉辦「打造反漂綠生態系」記者會,針對國內四大永續獎項發布研究報告,其中「TCSA永續綜合績效獎」涵蓋最多污染及排碳大戶,且幾乎人人有獎。環團呼籲頒獎單位將零污染、零職災當成最低標準,以免失去公信力;政府則應建立反漂綠指引,形成屬於台灣的反漂綠生態系,避免業者誤踩「漂綠紅線」。
排放大戶並非不能拿獎 但需令大眾信服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盟)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TCAN)今日發布「2024企業永續追蹤報告」,檢視國家永續發展獎、TCSA永續綜合績效獎及氣候領袖獎、天下永續公民獎、遠見ESG企業永續獎等台灣四大永續獎項評選制度和結果。
「TCSA永續綜合績效獎」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被指出制度不夠透明、指標不夠嚴謹,恐助長企業漂綠。報告指出,2023年共119家業者報名該獎項,最後114家獲獎,得獎率高達96%、幾乎人人有獎。得獎業者中,卻有25家在2022年違反環保法規、34家違反勞動法規,情形遠比其他永續獎嚴重。
綠盟研究員陳震遠表示,TCSA永續綜合績效獎中有36家是排碳大戶,在2023年獲永續獎的38家碳排大戶中占最多,減排目標與國家標準同步(亦即2030年減排24±1%)的企業不到半數,更有五家是「未承諾淨零就能拿獎」。
「連長期違法的中油都能拿到永續獎(TCSA),我們真的質疑它的標準是什麼。」綠盟副秘書長曾虹文說。中油2023年永續報告書中宣稱2022年僅6案重大罰款事件、挨罰1046萬元,但調閱資料,實際上有23案、挨罰1667萬元。
曾虹文補充,排碳大戶和污染違規並非沒資格拿獎,但前提是要有進步;若改善程度有限卻獲獎,頒獎單位就有責任說清楚評選標準、讓大家信服。
業者易誤踩「漂綠紅線」 環團籲金管會、環境部訂「反漂綠指引」
不透明、不嚴謹的評選指標,可能讓永續獎淪為企業漂綠幫兇。但什麼是漂綠?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簡凱倫解釋,漂綠有兩種情境,包括隱惡揚善,以及華而不實卻無法驗證的承諾。業者通常遵循「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撰寫永續報告書,但當中無具體標準,讓企業經常不自覺地踩到「漂綠紅線」。
歐盟已在今年初通過「賦權消費者綠色轉型指令」(Directive to Empower Consumers for the Green Transition Directive),要求企業的環境表現聲明須公開可查證,且應有第三方監控,並向消費者說明成果。環團呼籲金管會及環境部訂出「反漂綠指引」,定錨漂綠行為,並與公平交易法、證券交易法連動,在「廣告不實、揭露不實」上監督及制裁業者,建立屬於台灣的「反漂綠生態系」。
排碳大戶說的動聽 「轉型計畫」卻未說清
台灣排碳高度集中在少數大戶,這些業者能否積極減量,是台灣淨零關鍵。2023年獲得永續獎的38家排碳大戶當中12家是半導體業。TCAN研究員林怡君表示,受到國際供應鏈要求,這類業者的資訊透明度都較高、且都承諾2050淨零,「但揭露做得好,不代表氣候行動有實質進展」。他表示,當中只有四家半導體業者的2030年減碳目標比國家積極、三家2022年的再生能源用量高於5%、四家訂出中長期2%以上節能目標。
半導體業之外,鋼鐵、石化、水泥等「難減排產業」也有業者入選永續獎,然而在2030年減量目標、節能或再生能源積極度也都不足。林怡均強調,近年國際氣候組織如碳揭露專案(CDP)、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FANZ)、氣候行動100+(Climate Action 100+),以及歐盟,都開始強調減排承諾之外更重要的是業者的「轉型計畫」,排碳大戶應對外說明研發投資、資產配置,以及產品及服務如何對應氣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