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休三日與ESG——中小企業傳產分享實踐心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週休三日與ESG——中小企業傳產分享實踐心法

2024年05月15日
轉載自願景工程;文:邱怡瑄

在全球淨零趨勢下,企業做ESG往往關注E(環境保護)中的「減碳」,但在大缺工時代,投身S(社會治理)、把自家同仁照顧好,才有機會留住好員工,並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和嘉澎塑膠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獲得B型企業認證,且都在「員工照顧」這一項獲得高分,前者致力翻轉會計業的加班文化,後者則於今(2024)年起推動週休三日。兩者都是老闆率先推動改革,輔以員工參與、發想創新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

嘉澎塑膠執行副總王政彥向有意改變的中小企業喊話:「公司不會因為某個短期運行的新制度就倒掉;重點是,你要不要勇敢踏出一步試試看。」

政治大學信義書院3日舉辦「企業進化:Building Better Business 中小企業ESG國際論壇」,探討B型企業如何實踐ESG轉型。攝影/蔡宗儒
政治大學信義書院3日舉辦「企業進化:Building Better Business 中小企業ESG國際論壇」,探討B型企業如何實踐ESG轉型。攝影:蔡宗儒

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打破「加班很正常」的都市傳說

政治大學信義書院3日舉辦「企業進化:Building Better Business 中小企業ESG國際論壇」,吸引逾300位企業代表及學者齊聚一堂,探討B型企業如何實踐ESG轉型。在專題演講時間,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和嘉澎塑膠分享中小企業如何在缺工時代吸引人才,並與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李瑞華對談。

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所長特助張宏尉說,許多人都覺得會計業「加班很正常」。但他的父親、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威珍多年前開始思考這件事的合理性,並從2013年逐步推動「減少員工加班」計畫。這讓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的離職率僅3%,遠低於同業的25%,且每年維持10%到15%的穩定成長。

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所長特助張宏尉(左三),帶領著公司同仁參與論壇,分享中小企業如何在缺工時代吸引人才。攝影/蔡宗儒
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所長特助張宏尉(左三),帶領著公司同仁參與論壇,分享中小企業如何在缺工時代吸引人才。攝影:蔡宗儒

怎麼減少加班?張宏尉說,嘉威團隊分析一整年的工作循環流程,發現造成大量加班的「瓶頸時間」落在製作文件與客戶溝通。因此,嘉威團隊導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系統,減少重複性工作,也協助客戶改善資訊系統,方便會計師找數據、提早分批接收資訊。

另一個減少加班的關鍵,是降低員工流動率。張宏尉說,「同樣的工作,熟手做的效率就會變高。」

然而,會計業新人間流傳著「進事務所兩年,接著就跳業界」的說法。張宏尉說,除了給出優於同業的待遇,也要了解每位求職者對工作期待都不同;有人想進入知名度高的事務所、有人希望工作充滿挑戰性,而嘉威團隊自身定位是「穩定」,希望找到願意在公司久待的求職者。

因此,嘉威團隊面試新人時,會確認價值觀是否與公司相符,也與台北商業大學建立產學合作,讓學生在實習階段先了解公司文化。「求職是員工和企業相互選擇的過程。」張宏尉說,「選擇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

種種努力,都是為了帶領員工跳出會計業「加班太忙」的惡性循環。張宏尉說,把「忙」字拆開來,是「心」和「亡」。如果忙過頭、心已死,就更難思考提升效率的創新工作法。

張宏尉表示,不敢說公司已經完全脫離「加班地獄」,畢竟還是會有加班的時候。「但如果地獄有十八層,我們現在大概待在第一、二層吧!」張宏尉說。

嘉澎塑膠:週休三日,讓員工每週多一天「充電日」

因認同B型企業「除了獲利,也要與員工、社會、環境共好」的理念,王政彥2015年接班嘉澎塑膠後,把B型企業的觀念引入公司營運。今年起,更進一步推動「週休三日」,在不減薪、產出不變的前提下,每週工時降至四天32小時。

嘉澎塑膠執行副總王政彥在論壇中分享公司推動「週休三日」時的過程及理念。攝影/蔡宗儒
嘉澎塑膠執行副總王政彥在論壇中分享公司推動「週休三日」時的過程及理念。攝影:蔡宗儒

王政彥說,嘉澎塑膠每年提供員工優於勞基法的10天自主假,「但後來發現大家不知道怎麼安排,會習慣把假積著,到了年底常常還沒用完。」而王政彥年輕時曾因突發疾病在鬼門關前走過一回、COVID-19疫情更讓他感概「生命如此脆弱」,「我就開始思考,工作和生活是不是應該有更好的平衡?」王政彥說。

王政彥上網搜尋國外實行週休三日的案例、讀了書,也向台灣已實行週休三日的企業請益,決定在去年10月開始試行週休三日。三個月後考核成果,公司年底結算不僅達標,還小幅成長8%,客戶滿意度也沒下滑,加上同仁願意延續這項制度,讓王政彥決定2024年起全面實施。

要多休假,得有配套措施。嘉澎塑膠將同仁拆成兩批人,分別在週一和週五休假,避免客戶找不到人。王政彥也強調,與週休三日有關的合約每年會重新簽署,若同仁因週休三日出現業績衰退、客訴變多等狀況,且無法解決,公司有權停止這項制度。

目前實施下來,王政彥對同仁積極提升生產效率的作為十分激賞。他分享,為了方便交接,員工用google試算表開發動態交接表,也將原本各自用skype、email等不同工具聯繫的採購資訊,結合Line群組,整合為同一份採購表單。「要改善工作效率,靠老闆自己憑空想,永遠想不出來,都是靠第一線的夥伴去改良、修正。」王政彥說。

王政彥把每週多休的這一天,定義為「充電日」。他說,有員工用來陪家人、考堆高機證照,最讓他感動的,是一位員工陪伴罹癌的朋友住院,讓對方的母親有時間喘息,後來朋友也順利康復。「所以,週休三日真的可以『救命』。」王政彥笑著說。

「慢,但有效」 以人為本是永續經營關鍵

政大商學院教授李瑞華(中)說,做ESG或許不會帶來短期績效,「但秉持信念去做,會有回報的一天。」政大商學院教授李瑞華(中)及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所長特助張宏尉(左)、嘉澎塑膠執行副總王政彥(右)於綜合座談中合影。攝影/蔡宗儒
政大商學院教授李瑞華(中)說,做ESG或許不會帶來短期績效,「但秉持信念去做,會有回報的一天。」政大商學院教授李瑞華(中)及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所長特助張宏尉(左)、嘉澎塑膠執行副總王政彥(右)於綜合座談中合影。攝影:蔡宗儒

王政彥2015年接班後,在公司內部推動一連串改革。他說,公司和員工互動帶來的良性循環,要三到五年才能看到成果。張宏蔚則說,嘉威聯合會計事務所為了翻轉加班文化,用了十年持續優化工作流程。兩人都表示,「對員工好」不是老闆短期畫大餅就行得通,要長期投入,員工才能建立起對公司的信任感,進而幫助公司長期經營。

「很慢,但有效。」政大商學院教授李瑞華總結,「這就是ESG的精神。」

「ESG就是要把眼界放遠,思考我們今天做的事,對下一代、對未來會產生什麼影響。」李瑞華說,做ESG或許不會帶來短期績效,「但秉持信念去做,會有回報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