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6月2日
6月1日世界珊瑚日 海保署成立「珊瑚特潛聯盟」監測生態及白化現象
6月1日是世界珊瑚日,海洋保育署同日宣布,已跟20家潛水業者合作,成立「珊瑚特潛聯盟」,認養40處珊瑚礁棲地,首批計畫培訓60位潛水教練,協助監測珊瑚生態,特別是珊瑚白化現象。(自由時報報導)
危害地方甚久的酸菜鹵水 雲林與台大合作找出解方
雲林縣大埤鄉,長久來對酸菜製程所產生的廢水與菜渣處理不易,造成土地酸化、汙染溝渠。雲林縣府委託台大進行廢水再利用研究,成功將含高鹽的酸菜鹵水轉化為養殖肥料,有助於藻類與貝類成長,讓囤積大量廢水菜渣的大埤鄉,去化廢料有突破性解決方式(聯合報報導)
鳳頭燕鷗遭魚線卡喉難掙脫 誤食海廢救援困難鳥友憂心
鳥友鏡頭拍攝到一隻鳳頭燕鷗疑似因誤食,導致釣鉤和釣線卡在喉嚨裡,據鳥友觀察,這隻燕鷗翅膀已經呈現垂放的虛弱樣貌,再不救援,恐因喪失覓食能力而餓死。縣政府表示,民眾如果發現海鳥受傷、受困,或者有幼鳥落巢,可打1999通報,會派專業人員救援。(公視報導)
南投埔里鎮樹林遭地主鏟平 3百隻鷺鷥無處可棲身
南投埔里鎮和平東路一處樹林吸引數百鷺鷥築巢育雛,但5月30日有民眾發現,地主請挖土機將其鏟平,大批鷺鷥無處可棲身。愛鳥人士投訴南投縣府,南投縣府農業處6月2日指出,在樹林棲息多為黃頭鷺,初估數量約有300隻,愛鳥人士救出約50隻,縣府與地主溝通後,工程先暫停,等到育雛期結束後再施工。(中央社報導)
宜蘭羅東運動公園虹明湖 氣候因素魚群暴斃發臭
宜蘭縣羅東運動公園虹明湖近日出現大量魚群死亡散發出臭味,有網友留言懷疑可能被下藥。縣府6月2日表示,近日因氣候變化大,且陣雨沖刷有機物,使得微生物增加分解,溶氧消耗大,造成魚隻死亡。(中央社報導)
日全新捕鯨母船可航行1萬3000公里 反捕鯨人士憂重返南極海
日本最新打造的捕鯨母船「關鯨丸」,可在海上進行最長60天的航行,航程高達1萬3000公里,同時船上配有可飛行100公里遠的最先進無人機。反捕鯨人士沃森(Paul Watson)向CNN表示,關鯨丸的高性能和超長航程,為的就是讓日本重返南極海進行捕鯨。日本水產廳的官員回應,去(2023)年派遣船隻前往南極海域是為蒐集鯨魚的數量和皮膚樣本,並未涉及捕殺鯨魚;而今(2024)年計畫的內容也跟去年相同,沒有任何改變。(公視報導)
歐盟通過法規 針對天然氣進口實施甲烷排放限制
歐洲聯盟(EU)成員國近日通過一項法律,自2030年起針對進口歐洲的石油和天然氣實施甲烷排放限制。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將在2030年前設定具體的甲烷限制,違反規定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商可能面臨罰款。此法旨在要求國際供應商減少易加劇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甲烷洩漏情況。(中央社報導)
研究:無效碳權頻傳 碳抵換市場價值萎縮61%
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碳抵換市場大幅萎縮,從2022年的市值19億美元驟降至去年的7.23億美元。此前一系列科研和報導揭露,不少碳抵換專案根本無助緩解氣候危機和減碳,因為它們允許主要污染者宣稱達成碳中和,卻未能減少溫室氣體實際排放量,一些旗艦計畫甚至有侵犯人權之虞。(中央社報導)
南韓能源草案:2038年七成電力來自零碳排能源
路透社報導,根據韓國5月31日公布的未來15年能源組合藍圖草案顯示,首爾計劃在2038年之前,有7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等零碳排。韓國政府維持先前在2038年增加4座核電廠的計畫,將使核電廠總數達到30座,但預期到了2030年,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量將從2022年的23百萬瓩(GW)增至72百萬瓩。(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加州內陸城市野火延燒逾5000公頃 州際公路關閉居民疏散
加州內陸城市崔西市6月2日爆發野火,猛烈火勢徹夜延燒,截至3日早,已焚燒5000多公頃土地,濃煙直竄天空,舊金山東灣通往崔西市的州際公路暫時封閉,附近居民被迫疏散。(中央社報導)
※編輯室另策劃2024年熱浪事件整理,頁面每日更新,詳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