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銀合歡與怪異癢癢病 澎湖造林護漁力挽「蟲蟲危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外來種銀合歡與怪異癢癢病 澎湖造林護漁力挽「蟲蟲危機」

2024年06月12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盧恩 澎湖報導

2021年9月下旬,澎湖各地出現奇怪的「癢癢病」,當地診所及衛生所大排長龍,近400位居民因皮膚紅腫搔癢就醫,發病原因不明。醫療專家緊急前往澎湖調查,才發現原來是黃毒蛾幼蟲毒毛隨風飄散引發的接觸性皮膚炎。事後,農業單位進一步調查,發現黃毒蛾幼蟲大爆發不僅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也與澎湖當地四處蔓延的外來入侵種「銀合歡」有關。

澎湖許多荒地與廢棄建築遭到入侵種銀合歡佔據,前方為慈心與澎湖縣政府以水寶盆樹苗要防止銀合歡擴散。攝影:盧恩

澎湖許多荒地與廢棄建築遭到入侵種銀合歡占據,慈心與澎湖縣政府透過水寶盆樹苗防止銀合歡擴散。攝影:盧恩

銀合歡大舉入侵澎湖,一度爆發癢癢病

全球化盛行,外來入侵種成為生物多樣性流失的一大危機。聯合國報告指出,全球約60%動植物滅絕與外來種有關。外來種對一般民眾而言也許不痛不癢,但澎湖的居民卻因銀合歡,有了「切身之癢」。

回憶起當年的怪病情形,一位馬公居民說,大家擔心蟲害減少出門即使天氣炎熱,都長袖長褲包緊緊才敢出門,一回到家就趕緊沖澡、換衣服,衣服也不敢曬在外面。

「黃毒蛾毛毛蟲特別喜歡棲息在銀合歡樹的周圍。」澎湖縣林務公園管理所所長李振綱表示,由於銀合歡在澎湖蔓延的情形相當嚴重,氣候變遷又導致銀合歡生長特別茂盛,使得黃毒蛾幼蟲增加。在澎湖的路邊,放眼望去幾乎只剩下銀合歡。然而,李振剛也觀察到,林務所園區周遭的林相豐富、生物多樣性高,順利躲過黃毒蛾的危害。

澎湖從前乾燥少雨、土壤貧瘠,不適合樹木生長,大多是草原,也沒有這麼多銀合歡。由於薪柴不足,先民以曬乾的牛糞當作燃料燒水、煮飯。日治時期為解決薪柴不足的問題,人為引進了生命力強韌的「銀合歡」,這種來自中南美洲的植物,開始在澎湖落地深耕、繁衍後代,成為澎湖木柴來源。

然而,隨著天然瓦斯普及,人們不再需要砍柴來燒,銀合歡便肆無忌憚地快速擴張,由於銀合歡的樹根分泌的「含羞草素」會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具有強烈的排他性,銀合歡逐漸佔據澎湖的荒地,成為當地最常見的樹木。

水寶盆造林妙招,防堵銀合歡二度入侵

銀合歡問題也與澎湖人口外流有關,李振綱表示,這幾年澎湖人口老化,許多土地休耕荒廢,銀合歡四處擴張,即使派人移除,如果土地沒有妥善管理很快又會長回來。

澎湖縣政府這幾年透過青青草園營造計畫 ,獎勵居民妥善維護社區周圍的休耕土地。李振綱說,長期推廣下,現在許多社區居民只要看到銀合歡都會自主移除,也有社區發展協會將銀合歡做成板凳、草木染等文創商品,將移除銀合歡結合地方創生與觀光活動。

部分公有地也會植樹造林、營造多元林相,防止銀合歡二度入侵。「但要在澎湖造林非常困難。」李振剛說,澎湖天然環境嚴苛,土壤貧瘠、乾燥少雨、風勢強勁且夾帶鹽分等條件,都導致樹木生存不易。2022年起澎湖縣政府與慈心基金會、和泰汽車合作植樹造林,在3.8公頃土地種下1萬5000棵樹,存活率達九成以上。


慈心基金會與澎湖縣政府合作,利用水寶盆在鎖港2.3公頃的濱海土地種下一萬棵樹,希望能庇護海洋生態。攝影:盧恩

克服先天環境不良的關鍵,在於慈心設計的種樹利器「水寶盆」。慈心種樹專案總監程禮怡表示,水寶盆利用棉線的毛細現象將水分導入根部,且能蒐集雨水、防止水分蒸散、提高樹苗初期的存活率,過去已被慈心運用到台灣各地海岸林。水寶盆由再生紙漿製作,使用約一年能自然分解,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李振剛說,為提高林木存活機率,每次造林前會進行排水改善及土壤改良,樹種經過規劃,在外側種植抗風性強的木麻黃、白水木等,內側則種植毛苦參、土沉香等共15種樹木。苗木也都先在林務所苗圃經過馴化,提高適應力。當林相成熟後,就有能力防堵銀合歡入侵,預計每年能減碳4.6噸,庇護當地約4000位居民,還能對澎湖的海洋珊瑚生態帶來正面效益。

日本有「魚附林」觀念,台灣則有「護漁林」守護海洋

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全球珊瑚都面臨滅絕危機。而澎湖海域環境特殊,珊瑚不僅面對海水升溫,也面臨極端低溫的危害。澎湖縣農漁局局長陳高樑表示,2008年的寒害就曾導致澎湖珊瑚大量白化、周邊海域魚群死亡事件。

氣候變遷加上海洋污染、過度捕撈等因素影響,澎湖珊瑚一度衰退只剩一成。過去20年的漁獲量更大幅減少3/4,年產值從40億元降到20億元。為拯救當地枯竭的漁業資源,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透過魚苗放流及珊瑚復育來保育海洋生態。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柯志鴻說,復育珊瑚的工作繁瑣,種苗場會將珊瑚分割,並在人造潮池中養殖到一定的大小後,再由潛水員移植到杭灣海域的珊瑚苗圃上,移植後也需要定期維護、清理,避免泥沙及藻類影響到珊瑚生長。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的潛水人員將珊瑚株帶到海下苗圃種植。攝影:盧恩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的潛水人員將珊瑚株帶到海下苗圃種植。攝影:盧恩

潛水員將珊瑚移植到珊瑚苗圃。圖片來源: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提供

潛水員將珊瑚移植到珊瑚苗圃。圖片來源: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提供

柯志鴻表示,珊瑚被譽為海洋的熱帶雨林,復育珊瑚就像是在海裡種樹,不僅能提供海洋生物豐富的棲息環境,也能增加海洋觀光資源。

種苗場也與當地潛水業者合作,設計珊瑚復育體驗,潛水客可以親手種下珊瑚,身體力行復育海洋生態,「當民眾跟海洋有連結時,就會更在乎海洋環境。」

慈心基金會行長蘇慕容提到,過去日本有「魚附林」的觀念,台灣也有「護漁林」案例,幫助守護海洋。慈心也曾與退輔會合作,在大甲溪上游的退耕地造林,守護櫻花鉤吻鮭棲地,在在顯示陸上造林有助於改善水域生態。

澎湖縣鎖港當地居民到場協助植樹,希望能透過造林改善生活環境。攝影:盧恩

澎湖縣鎖港當地居民到場協助植樹,希望能透過造林改善生活環境。攝影:盧恩

此次慈心與澎湖縣政府合作,由緯穎科技全額贊助,在澎湖鎖港陸上種植1萬棵樹、在杭灣海底種下8000株珊瑚,從陸地種到大海,跳脫單一物種、特定區域的保育思維,以生態系的廣度思考保育行動,希望能達到串連里山里海、跨地景的自然成效。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